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0)
2023(10285)
2022(8366)
2021(7584)
2020(6054)
2019(13638)
2018(13313)
2017(24214)
2016(13612)
2015(15877)
2014(16074)
2013(15090)
2012(14334)
2011(13135)
2010(13580)
2009(12137)
2008(12128)
2007(11385)
2006(10300)
2005(9623)
作者
(39270)
(32645)
(32372)
(30758)
(20996)
(15528)
(14878)
(12697)
(12383)
(12104)
(11155)
(10938)
(10651)
(10534)
(10418)
(10006)
(9858)
(9631)
(9510)
(9337)
(8477)
(8122)
(8058)
(7621)
(7506)
(7475)
(7397)
(7292)
(6639)
(6623)
学科
(58581)
经济(58538)
管理(39729)
(39552)
(31764)
企业(31764)
中国(21756)
地方(19828)
方法(16841)
技术(16780)
(16768)
业经(15640)
数学(13743)
数学方法(13498)
农业(11988)
(11354)
理论(11056)
地方经济(10983)
教育(10784)
(10781)
(10764)
银行(10748)
(10595)
(10477)
(10230)
贸易(10218)
(10183)
金融(10182)
(9862)
(9847)
机构
学院(193948)
大学(189692)
(76150)
经济(74258)
研究(70436)
管理(68913)
理学(57400)
理学院(56669)
管理学(55508)
管理学院(55123)
中国(52085)
(42723)
科学(41987)
(35870)
(34894)
(32629)
研究所(32047)
中心(31249)
(30480)
(29696)
师范(29436)
北京(27959)
(26799)
技术(26794)
财经(26265)
(25911)
业大(25897)
(23562)
农业(23352)
师范大学(23000)
基金
项目(119398)
研究(94899)
科学(93502)
基金(79994)
(68227)
国家(67508)
科学基金(57642)
社会(57275)
社会科(54299)
社会科学(54286)
(51149)
教育(46547)
(41837)
编号(41161)
基金项目(41014)
成果(34821)
自然(34149)
自然科(33381)
自然科学(33377)
资助(32919)
自然科学基金(32733)
(32012)
课题(31621)
重点(27840)
(26517)
(26468)
发展(26180)
(25705)
(25608)
项目编号(24540)
期刊
(95988)
经济(95988)
研究(65259)
中国(52633)
教育(41838)
(29594)
管理(29445)
(26563)
学报(26409)
科学(25638)
技术(23537)
大学(21601)
农业(20865)
(19750)
金融(19750)
学学(18622)
业经(17083)
经济研究(15125)
职业(13385)
财经(13076)
图书(12345)
(11931)
论坛(11931)
问题(11665)
(11481)
(11411)
技术经济(11151)
科技(10484)
(9858)
商业(9074)
共检索到321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祥云  钱宇航  陈方红  李冬妮  
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是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与内涵发展阶段以及国家导向下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处在变革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其转型本身就是错综复杂、多元化的。缺少教育家办学、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和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大学转型举步维艰的症结,需要在改革实践中,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以不断实现政府、学校与社会各司其职,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并形成相互配合的转型体制,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名至实归其"应用技术型"的定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元宝  宋瑾瑜  
学校转型发展既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关键路径是: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着力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引育并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应用特色,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泽文  刘文帆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由各种内外因素的协同作用引起和推动的,目前其转型面临诸多困境。要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多路径突破和多样化发展,必须秉持协同发展理念,打破层级阻隔与部门壁垒,把多个发展要素耦合起来,促进利益主体之间有效联合,构建院校、政府、企业及中介"四位一体"的互哺共赢、协同发展工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白海雄  
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具有技术教育基础扎实、地方性特征鲜明、市场竞争意识强烈、体制机制灵活等比较优势,建议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及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确立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强化校地互动互融,建设地域特征和行业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构建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师发展机制,建立应用型教师队伍和教学团队;多方协同联动,开展应用研究与实用技术研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鑫  温恒福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既是新建本科院校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分类发展,各展其长,有效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本文认为,转型模式主要有断裂式转型模式、分布式转型模式和协作式转型模式三种。在转型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需要面向区域社会发展重新定位,根据自身资源和优势,关注和处理好学校发展战略、变革领导、办学行为、组织文化等转型核心要素,以实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优势。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林瑞  郭明顺  张默  孙婉  
基于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现状,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普通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提出SO、WO、ST、WT四种战略组合模型,为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斌  
通过综合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现,就内部条件而言,高等教育的本体性质、演进历程和分类发展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优势,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中存在的办学定位模糊、应用型师资队伍短缺、发展自主权受限和经费投入有限等劣势则限制其发展。就外部环境而言,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行业对技术的需求,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和国外的成熟经验为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但在评价标准、传统观念、教师队伍等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却面临严峻挑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孙泽文  刘文帆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共同引起和推动的。长期以来,由于缺少统筹规划、政策支持和推进策略研究,也忽略了相关参与方的支持和辅助,其转型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问题。本文认为:必须秉持协同发展理念,打破层级阻隔与部门壁垒,把多个发展要素结合起来,促进利益主体之间有效联合,从而构建院校、政府、企业及中介"四位一体"的互哺共赢、协同发展工作体系,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多路径突破和多样化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立平  
以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研究服务地方,既是应用技术大学的本质属性、社会职责,更是其科学发展路径。应用技术大学应科学定位、深化改革,实现成功转型。要优化与构建呼应地方产业结构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以专业技术能力体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突破制约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主要瓶颈;建立政产学研用良性互动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彬在《高教探索》2015年第4期撰文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转型的总体背景,指出了应用技术转型的内涵,介绍了应用技术转型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应用技术转型的路径选择。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带来了对高级技术专门人才的全新需求。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和日渐分化的大学功能催生大学类型逐渐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元宝  宋瑾瑜  
新建本科院校的"二次转型",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实现由"新建"到"新型"的跨越,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新建本科院校目前正处于内涵建设的关键阶段,学校必须从办学类型、办学功能及办学模式三个方面加快转型步伐,这是"满足需求"的人才质量逻辑、"资源依赖"的需求逻辑和"差异发展"的错位竞争逻辑的内在要求。转型的过程是痛苦的、艰难的,但也是必须的。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另一方面还需要积极主动开拓外部资源,拓展学校发展空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燕  
应用技术大学是以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主要办学类型的高校。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不仅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本文提出了将地方本科高校中的二级学院进行分离再整合,转型发展为单科型应用技术大学这两种转型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伟  
职业性与教育性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属性。当前,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呼声日益高涨,部分院校在转型过程中过分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训练,即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弱化甚至忽视了通识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即职业教育的教育性。本文以通识教育的内涵以及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为出发点,指出了通识教育存在的困境,并从通识教育定位、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庆栋  
廓清"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内涵是地方高校科学转型发展的关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发展本科乃至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成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主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代表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并非针对特定专业。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理工农医学科还是人文经管学科,无论是实务应用课程还是基础理论课程,都应遵循"应用导向",让学生学会思考,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既不能跟随研究型大学亦步亦趋,同时也应避免将"应用"简单化,滑向就业技能培训中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愚  李鹏  
在研究德国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点的基础上,并以典型院校为实例,总结了德国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的历史沿革和办学成效。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德国经验对我国地方院校转型所带来的启示,并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提出合理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