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8)
- 2023(9154)
- 2022(7314)
- 2021(7099)
- 2020(5693)
- 2019(13058)
- 2018(13341)
- 2017(23801)
- 2016(13471)
- 2015(15191)
- 2014(15626)
- 2013(14407)
- 2012(13118)
- 2011(11698)
- 2010(12243)
- 2009(11335)
- 2008(11600)
- 2007(10737)
- 2006(9762)
- 2005(8826)
- 学科
- 济(50877)
- 经济(50828)
- 管理(39771)
- 业(33981)
- 企(28936)
- 企业(28936)
- 方法(21121)
- 数学(18447)
- 数学方法(17909)
- 中国(16462)
- 农(15582)
- 技术(14055)
- 制(13230)
- 业经(12522)
- 财(12210)
- 理论(10902)
- 地方(10402)
- 农业(10223)
- 教育(10198)
- 学(9668)
- 体(9197)
- 教学(9006)
- 银(8919)
- 银行(8911)
- 行(8500)
- 融(8078)
- 金融(8076)
- 和(7503)
- 体制(7376)
- 贸(7330)
- 机构
- 大学(180986)
- 学院(180980)
- 济(67549)
- 经济(65704)
- 管理(65450)
- 研究(62661)
- 理学(54190)
- 理学院(53599)
- 管理学(52055)
- 管理学院(51714)
- 中国(48562)
- 京(39947)
- 科学(38103)
- 财(34673)
- 所(31912)
- 江(30883)
- 中心(29282)
- 农(28275)
- 研究所(28215)
- 范(27330)
- 师范(27101)
- 北京(26308)
- 业大(25666)
- 州(25004)
- 财经(24972)
- 技术(23804)
- 院(23033)
- 经(22456)
- 省(21615)
- 农业(21409)
- 基金
- 项目(112777)
- 研究(89279)
- 科学(87318)
- 基金(75671)
- 家(64984)
- 国家(64352)
- 科学基金(54597)
- 社会(52902)
- 社会科(49896)
- 社会科学(49881)
- 省(47424)
- 教育(44168)
- 编号(38925)
- 划(38855)
- 基金项目(38156)
- 成果(34439)
- 自然(32874)
- 自然科(32109)
- 自然科学(32106)
- 自然科学基金(31423)
- 资助(31418)
- 课题(29351)
- 重点(26140)
- 发(24948)
- 年(24920)
- 创(24430)
- 部(24033)
- 项目编号(23948)
- 创新(22693)
- 性(22421)
- 期刊
- 济(85162)
- 经济(85162)
- 研究(60175)
- 中国(49491)
- 教育(38533)
- 财(28071)
- 管理(27224)
- 农(27181)
- 学报(25878)
- 科学(23429)
- 技术(22627)
- 大学(20858)
- 农业(18355)
- 学学(18085)
- 融(17947)
- 金融(17947)
- 图书(14378)
- 业经(13758)
- 财经(12410)
- 经济研究(12400)
- 职业(11865)
- 经(10824)
- 技术经济(10771)
- 书馆(10608)
- 图书馆(10608)
- 统计(10484)
- 问题(10474)
- 坛(10248)
- 论坛(10248)
- 科技(9795)
共检索到302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文俊 蒋芳
应用技术型高校是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高等教育系统变革进程中,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已经成为国家教育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转型、新建、升格"的方式,一批应用技术型高校逐步由顶层设计进入实践探索阶段。但是,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在办学定位、建设基础及内涵发展等方面依然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鉴于此,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需要在政策安排、特色化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及分类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以便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诉求与教育发展阶段性要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刘博
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历史性跨越具有全局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应用技术大学是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科学技术更迭的重要技术技能支撑。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立足一流学科、创设一流专业群、构筑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进一步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大学,有利于为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形成扎实牢固的"塔基",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关键词:
双一流 应用技术大学 逻辑 特征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魁鸿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高职院校发展仍面临结构问题、招考问题以及投入问题等体制性问题和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操作性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契合度不高,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应紧密关注所在地区的实际需求,从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服务方式、校际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转型为密切联系社会的社区学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房亮 孙翠香 李海斌
助力返贫防治是农村职业教育本质使然,也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践导向。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返贫防治对接,可有效化解贫困代际传递与贫困反弹常态化顽疾。从内在逻辑层面解读,农村职业教育助力返贫防治以培育技术技能人才为逻辑起点,以服务三农、推进乡村产业进程为逻辑内核,以提升“人”的核心发展能力为逻辑归宿,总体呈现双边适配、互通共融的逻辑形态。从现实问题层面分析,产教脱节、办学滞后、治理分化、资源短缺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助力返贫防治的突出梗阻。由此,提出以制度赋能焕发职教返贫防治活力、以产教协同发挥“1+1>2”联动效应、以多元共进形成职教返贫防治“共同体”、以资源共享搭建远程职业教育“桥梁”四条实践路径,助力农村职业教育提升返贫防治效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小艳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数字经济是构建信息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先导力量,是制造业转型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推力。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已显示出强大的科技优势、强劲的后发优势、领先的平台优势和广阔的市场优势,两者融合发展已初显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制度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和不足。需要构建转型生态体系、夯实转型基础支撑、优化转型制度环境、强化转型人才支撑,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转型 理论逻辑 现实基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博文 肖宇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也是金融强国建设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数据要素凭借其虚拟替代性、非竞争性、动态实时性和马歇尔外部性等属性能够帮助普惠金融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数据确权定价机制不明晰、数据基础设施有待健全、公共数据供给制度不够充分、数据监管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从数据市场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数据供给、数据风险监管等方面着手,实现数据要素赋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斌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需遵循历史演进的逻辑、高等教育分类的逻辑以及实然与应然的逻辑。转型中面临不少的困境,如地方大学自我认同隐藏危机,行政统一规制与大学多元发展出现矛盾,不同类型院校转型面临分歧,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遭遇瓶颈。此外,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若干关键性问题尚难以突破,如何化解困境是实现转型的关键。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技术大学 逻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中亮
高校成立军转干部培训学院,开展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是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目前,个别承接高校存在政治站位不高、培训定位不当、培训课程适用性较差、教学方式滞后和管理技术失当等问题,制约了军转干部专项培训质量。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军转干部专项培训质量,应采取提升政治站位、明晰培训目标定位、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和改进管理技术等改革措施。
关键词:
高校 军转干部 专项培训 培训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国华 吴兆雪
在新一轮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应用型本科建设是国家对普通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三种类型高等学校发展的共同定位,折射出全球经济危机后经济转型升级重大压力的外在动因,也反映出分类实施双向并立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迫切需求的内在动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产业化后时代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建设应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重点借鉴德国FH模式和日本双元制串行模式等成功经验,彰显出高校的能动作用,在培养体系中自选学科链与产业链、在课程模块中自设校企合作与产业协作、在培养方式上自定学习时限与实践界限,加速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隋牧蓉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内在地要求高校着力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育大格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解决各主体对课程思政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割裂与对立、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课程思政形式化和功利化等问题,加强深入贯彻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与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合力,以育人为目标导向切实提高课程思政实效,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意识与课程思政能力,求真务实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统一、与思政课程的协同。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教学实效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史广龙
自贸区跨境资金池存在着门槛设定过高、监管制度繁琐、内控机制涣散、缺乏国际视野等四方面主要问题,导致制度的实际效果与跨国公司的期待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为有效降低企业负担、提高自贸区跨境资金池的吸引力,在借鉴国外跨境资金池治理与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制度设计者应逐步采取放宽主办企业限制、转变监管理念、完善治理机制、设计链接端口等方式以增强自贸区跨境资金池相对于国外同类制度的竞争力,切实服务于实体经济。
关键词:
自贸区 跨境资金池 改革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天佑
"应用型大学"是类型学范式下的先验性概念,建设应用型大学已成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个选择。策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化解特定高校生存发展困境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现实与实践逻辑。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分类参照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知识与理论逻辑。建设应用型大学既要应对理论逻辑上的困惑,又要解决实践逻辑上的困境。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童夏雨
本文首先探讨了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定位和核心概念内涵;然后从组织特征、办学定位、基本职能、办学模式、师资队伍、组织文化等维度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特征进行梳理;并针对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背景,从办学理念、组织目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资源配置和组织文化等角度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提出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国钧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面对数字技术不断升级的趋势,税务部门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牢牢把握税收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要求,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聚焦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税费服务模式。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税收现代化 税费服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家强 刘昌宇 唐代盛
我国城市化的演进逻辑体现为人本主义的兴起、市场化方式的介入、"马丘比丘宪章"理念的植入和社会基础的统一性,城市化的成功实践,得益于城市目标模式、城市经济模式、城市道路模式、城市管理模式、城市体系模式和城市生态模式的转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现代意义的城市化需要在城市和农村两个层面实现新的突破,一方面做实国家战略城市群的基础大都市区的发展,让更多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实现城市化由"雅典宪章"向"马丘比丘宪章"的演进,城市化模式由此演化为"结构形态转换型";另一方面实现从"单向性"城市化向"双向性"城市化转型,设计社会权利与社会资源对等配置的城乡制度,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和"乡贤文化"的回归,做实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业农村的崛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