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2)
- 2023(4252)
- 2022(3555)
- 2021(3324)
- 2020(2924)
- 2019(6642)
- 2018(6718)
- 2017(11712)
- 2016(6826)
- 2015(7937)
- 2014(8090)
- 2013(7429)
- 2012(6744)
- 2011(6030)
- 2010(6360)
- 2009(5501)
- 2008(5492)
- 2007(4978)
- 2006(4244)
- 2005(3747)
- 学科
- 济(27899)
- 经济(27891)
- 管理(21717)
- 业(21260)
- 企(18392)
- 企业(18392)
- 方法(17736)
- 数学(16383)
- 数学方法(15940)
- 技术(12342)
- 理论(7897)
- 教学(7263)
- 技术管理(6360)
- 中国(6319)
- 农(5703)
- 学(5576)
- 教育(4896)
- 学法(4669)
- 教学法(4669)
- 业经(4652)
- 财(4222)
- 学理(4085)
- 学理论(4085)
- 农业(4055)
- 贸(3787)
- 贸易(3786)
- 划(3709)
- 易(3708)
- 环境(3647)
- 研究(3473)
- 机构
- 学院(96740)
- 大学(95313)
- 管理(37268)
- 济(34679)
- 经济(33819)
- 理学(32578)
- 理学院(32235)
- 管理学(31100)
- 研究(30951)
- 管理学院(30928)
- 科学(21034)
- 中国(20964)
- 京(20817)
- 农(16882)
- 业大(16558)
- 所(16143)
- 技术(15825)
- 江(14997)
- 研究所(14927)
- 中心(14290)
- 农业(13403)
- 北京(13180)
- 财(13078)
- 范(13073)
- 师范(12896)
- 州(11996)
- 院(11372)
- 财经(10812)
- 职业(10796)
- 科技(10767)
- 基金
- 项目(67895)
- 科学(52735)
- 研究(48791)
- 基金(46362)
- 家(41236)
- 国家(40925)
- 科学基金(35025)
- 省(29457)
- 社会(27966)
- 社会科(26597)
- 社会科学(26590)
- 教育(25929)
- 划(24421)
- 自然(23939)
- 基金项目(23801)
- 自然科(23499)
- 自然科学(23496)
- 自然科学基金(23006)
- 资助(20591)
- 编号(20274)
- 重点(16070)
- 成果(15619)
- 创(15478)
- 课题(15378)
- 部(14482)
- 创新(14419)
- 发(14070)
- 计划(13422)
- 科研(12845)
- 大学(12820)
共检索到140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硕豪 耿乐乐
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人才培养规格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其内涵包括了培养对象人文素养、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内容,应用技术型本科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应该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能力素质。基于技术知识的技术本科教育理念、社会人才类型结构和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相耦合、产业结构应与人才类型结构相耦合、以差异化战略获得高等学校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应用技术型本科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动因。为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应用技术型本科应树立人文素养是教育活动基础的教育观、构建以技术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婷婷 王辉 谢晓莉
民办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特征,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型高校,肩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区域性经济服务的重要使命。目前民办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教学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应该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应用技术型专业,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典兵
文章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理念转变上看,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创新为重和学术自由的教育理念;从目标定位上看,应当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从制度设计上看,需要构建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化课程体系、产学研合作制度和学生科研制度;从影响因素上看,必须充分发挥外部和内部两种因素的积极作用;从内部机制上看,需要建立健全适合创新人才形成的选拔、激励和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衍聪 李军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具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旨在通过专业教育培养能够满足行业需求的贯通应用工程型与应用技能型两种应用型教育的工程技术型人才。这种对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要求与OBE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遵循OBE的内涵主旨和实施要素,以行业标准引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为主导,以实践应用的价值取向重构课程体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关键,构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体系,有助于形成并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和质量,以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
OBE 应用技术型 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广友
文章首先分析了"双创"视角下应用技术型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物流人才培养理念难以适应"双创"环境要求,物流人才培养主体过度依赖高校,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导向出现偏差,物流实践教学中欠缺高水平的创新平台,物流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且数量不足。然后提出了"双创"视角下应用技术型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对策:树立以培养学生"双创"能力为目标的理念;打造多主体物流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建立"分阶段+课程模块"的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实际项目+双导师"制为抓手,优化物流专业师资配置;完善物流专业实践教育管理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杰
文章根据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和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观点,阐述了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借鉴了国际通用做法以及德国、英国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实践经验,并指出我国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应重点明确的几个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萧成勇
本文指出并讨论了当前人们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及其教育问题理解上的局限性、工具性和功利性。同时,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涵义、素质结构和培养过程提出了更为宽泛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社会和人的价值观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教育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人才 教育 培养 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立新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要采取"治理"而非"管理"的模式。在治理模式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应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从体制的角度讲,要落实"管""评""办"分离的思路,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机制的角度讲,应以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为重点,构建适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现代大学制度。
关键词:
治理 应用技术型人才 体制 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冬 侯晨
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同属职业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都是面向工作世界的技术技能人才,但是二者在人才培养的层次、质量以及对技术的要求上存在明显不同。两者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具有同型异质特点,是因为所要求的技术性质不尽相同导致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偏重于技能,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偏重于技术,而校企合作则是实现二者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寇尚乾 刘立新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职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指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应立足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加强能力本位的学科建设和职业导向的专业建设,完善以技术理论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技术应用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应用技术与技术应用的融合,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人才 质量 教学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丹 欧阳电平
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探讨了应用技术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路和内涵,并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对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应用技术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应用技术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举措,旨在培养出能对接市场需求的有会计信息化特色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从而为解决人才供需结构型矛盾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晓敏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难以满足支撑和推动国家产业转型的人才需求,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背景下,国家提出借鉴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文章分析了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意义,以及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原则,并从学科专业优化、教学团队建设、校企深度合作三个方面分析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 应用技术大学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正兴 顾永安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核心是顺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即具有跟上时代步伐的技能,超(跨)学科知识体系,全面健康的本科生。"导学"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本科生为中心,融合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贯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优化个人素养和生活方式,进一步从组织原则、主要内容、运行方式等方面建立实施路径,并倡导坚持合乎实际需要、教育理性、基本经验、发展方向的评价标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左宁宁 刘吉安
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体育课程要发挥好服务应用技术专门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需要寻求融合要素,以课程为载体,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对接,同时注重引导体育师资转型发展,即从教学型转向教学型与科研型并重,从通才型转向通才型与专才型并重,从技术型转向技术型与反思型并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鄂甜
在职业教育体系内,确立各级教育科学合理、层级分明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分层解析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教育是为生产领域培养能够完成熟练常规生产的初、中级技术技能人才;专科高职教育是为技术生产领域培养能够应用较为复杂的技术进行熟练生产、并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中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应用技术本科是为技术生产领域培养能够综合应用各种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现场实际技术问题、进行生产现场管理和监督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