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48)
- 2023(4812)
- 2022(4264)
- 2021(4054)
- 2020(3494)
- 2019(7587)
- 2018(7530)
- 2017(13592)
- 2016(7840)
- 2015(8857)
- 2014(9005)
- 2013(8621)
- 2012(7883)
- 2011(7240)
- 2010(7394)
- 2009(6946)
- 2008(6962)
- 2007(6445)
- 2006(5706)
- 2005(5180)
- 学科
- 济(27896)
- 经济(27878)
- 管理(21256)
- 业(16548)
- 方法(13255)
- 企(13205)
- 企业(13205)
- 数学(10350)
- 数学方法(10058)
- 环境(9259)
- 学(9166)
- 农(8996)
- 地方(7652)
- 理论(6619)
- 业经(6593)
- 生态(6264)
- 中国(6226)
- 农业(6190)
- 财(5709)
- 和(5578)
- 资源(5546)
- 划(5427)
- 制(4595)
- 发(4392)
- 教学(4147)
- 务(4058)
- 财务(4035)
- 财务管理(4025)
- 企业财务(3749)
- 技术(3710)
- 机构
- 学院(115564)
- 大学(111507)
- 管理(42208)
- 研究(41688)
- 理学(35762)
- 济(35476)
- 理学院(35206)
- 经济(34274)
- 管理学(34158)
- 管理学院(33974)
- 科学(31659)
- 中国(31200)
- 京(26302)
- 农(25731)
- 所(22979)
- 研究所(21376)
- 业大(21222)
- 农业(20423)
- 中心(19665)
- 江(18673)
- 范(18219)
- 师范(17940)
- 北京(17044)
- 财(15779)
- 院(15568)
- 州(15332)
- 技术(15052)
- 省(14860)
- 师范大学(14288)
- 科学院(13771)
- 基金
- 项目(80151)
- 科学(61216)
- 研究(54843)
- 基金(54693)
- 家(49897)
- 国家(49474)
- 科学基金(41091)
- 省(34446)
- 社会(31518)
- 社会科(29812)
- 社会科学(29802)
- 基金项目(29692)
- 自然(28868)
- 划(28609)
- 自然科(28010)
- 自然科学(27998)
- 自然科学基金(27460)
- 教育(24606)
- 资助(23759)
- 编号(22067)
- 重点(18791)
- 发(18178)
- 计划(17199)
- 成果(16786)
- 课题(16444)
- 科技(15989)
- 部(15664)
- 科研(15586)
- 创(15511)
- 创新(14572)
共检索到168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兴中 邹霞 何思霞 刘忱 邵晓阳
于2013年7月(夏季),10月(秋季),12月(冬季)和2014年4月(春季)对东苕溪下游9个样点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和营养盐状况进行了季节性调查,并采用摄食均匀度指数(Feeding Evenness Index,j_(FD))评价东苕溪下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该河段底栖动物摄食类群以收集者为主,且各摄食类群在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东苕溪下游小微颗粒有机物丰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功能摄食群在各个季度中均与总氮关系最为密切。j_(F
关键词:
摄食均匀度指数 生物评价 底栖动物 苕溪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欣 付瑶 代静 汪兴中 余雪芳 郑雯雯 申恒伦
于2019年9月对济南南部山区溪流12个样点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摄食均匀度指数(Feeding Evenness Index, j_(FD))评价济南南部山区溪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该地区底栖动物摄食类群以收集者为主,相对丰度为56.9%;其次为滤食者,相对丰度为35.4%;优势类群主要为四节蜉(Baetis sp.)、纹石蛾(Ceratopsyche sp.)、摇蚊属一种(Chironomus sp.)、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长角泥虫(Macronychus sp.)和长足摇蚊属一种(Tanypus sp.)。j_(FD)值表明济南南部山区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较差。一元回归分析表明,j_(FD)值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有较好的相关性。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表明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群相对丰度与总磷关系最密切,而底栖动物物种相对丰度与pH关系最密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丁敬坤 张雯雯 李阳 薛素燕 李加琦 蒋增杰 方建光 毛玉泽
根据2017年7月山东省胶州湾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应用聚类分析、生物多样性和Multivariate-AZTI’s Marine Biotic Index (M-AMBI)等方法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特征,评估了胶州湾底栖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4种,其中,多毛类25种,甲壳动物23种,软体动物9种,棘皮动物和其他类群共7种。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平均值分别为70.0 g/m~2和132 ind./m~2,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寡鳃齿吻沙蚕(Nephthys oligobranchia)和纽虫(Nemertinea)是优势种。物种多样性指数(H’)为0.69~3.77,平均值为2.35,丰富度指数(d)为0.67~3.12,平均值为1.56,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25~1.00,平均值为0.81。多样性AMBI指数(M-AMBI)为0.26~0.60,平均值为0.44。根据CLUSTER分析结果,在15%相似水平上可将研究站位划分为3个群落,菲律宾蛤仔养殖密度较大的站位群落结构较为相似,被划分在同一个群落中,聚类结果与菲律宾蛤仔养殖密切相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M-AMBI指数分析显示,胶州湾海域底栖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娄方瑞 程光平 陈柏娟 李文红 蓝家湖 郑惠芳 覃志彪 张益峰
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红水河梯级水库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在各水库设置样本采样点,测定鱼类主要表型特征及水质主要理化因子,筛选并构建F-IBI评价体系。使用1、3、5赋值法计算各水库的IBI分值以评价各水库的生态健康状况。研究表明,红水河七座水库中,天生桥水库生态系统的状况表现为"较差",岩滩水库为"健康"状态,其余各水库健康状况为"良好"。总体上,红水河水系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较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梦 董伟萍 赵世高 王青 刘烨凌 杨薇
大型底栖动物是河湖水系生态健康的重要指示。2020年8月和11月在沿江城市铜陵市开展了典型河湖水系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构建了大型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 B-IBI),并进行了生态健康评估。根据铜陵市河湖生态系统43个底栖动物样点(8个参照点和35个受损点)数据,对46个候选参数进行了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相关性分析,从中筛选出总分类单元数、腹足纲单元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撕食者单元数,构成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核心参数,采用比值法计算各指标的分值和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表明,铜陵河湖水系的B-IBI平均得分为1.47,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在43个采样点中9个处于健康状态,14个处于亚健康状态,5个处于一般状态,7个处于差状态,8个处于极差状态。研究可为沿江城市河湖水系生态健康评价和河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文琦 刘彦随 丁金梅 陈锋
银川市地处银川平原腹地,属于北方干旱地区之一。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强约束力。用水资源压力指数、水资源供需平衡、生态系统健康3种方法对银川市水资源胁迫度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银川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 526m3/年,人均水资源压力属轻度缺水状态,当地地下水资源利用率为32.2%,水资源利用压力指数呈现中高压力状态,两者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是城市生活和工业使用地下水,农业使用黄河水的"二元"用水结构造成;城市水资源利用均超过了水资源的"安全线",局部年份靠近"警戒线",未来城市发展受水资源胁迫度较大,大幅度农业节水会影响地下水补给,进而对银川平原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城...
关键词:
水资源 胁迫度 生态系统健康 银川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渠晓东 蔡庆华 谢志才 唐涛 曹明 黎道丰
利用1∶50 000地形图对香溪河进行划分,显示香溪河为一条6级河流。分析包括捕食者(PR)、撕食者(SH)、刮食者(SC)、直接收集者(GC)和过滤收集者(FC)在内的5个主要功能摄食类群的组成,发现香溪河主要摄食类群以直接收集者和刮食者为主。各功能摄食类群的密度和生物量随着河流级别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基本趋势为:直接收集者和滤食者的密度和生物量都随着河流级别的增加而增大;撕食者和刮食者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密度随着河流级别的增加而减小;而捕食者在整个流域内的密度上游小于下游,生物量却是上游大于下游。研究结果表明香溪河在夏季其上游物质来源以附石性藻类生产为主,下游则以异源性细有机颗粒输入为主。此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丹丹 彭敏锐 王江丽 王志坚 张涵雪 李斌
于2016年8月(丰水期)、11月(平水期)和2017年2月(枯水期)对藻渡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摄食类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34种(属),隶属4门14目27科,扁蜉(Heptagenia sp.)、二尾蜉(siph1onurus sp.)、二翼蜉(Cloeon dipterum)、泉膀胱螺(Physa fontinalis)和狭萝卜螺(Radix lagotis)为该地区的优势类群。不同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丰富度指数和Marglef均匀度差异显著,且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CCA分析显示丰水期水温、透明度和海拔等是影响藻渡河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该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群落以捕食者和刮食者为其优势功能类群,其次是撕食者、收集者和滤食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钢民 潘越 李凌雁 宋娜
基于DPSI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丝绸之路"为案例地,运用熵权法、D-S证据理和重心模型,对旅游生态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1)2007—2015年,状态、响应指数呈上升趋势,影响指数在同一水平上下波动,而驱动力、压力指数下跌显著,各指数变动存在空间差异性;(2)沿线五省旅游生态健康状况较差,均位于Ⅰ~Ⅳ等级,根据其等级演化趋势,将省市划分为改善型、恶化型、反复型三种类型;(3)从重心迁移轨迹来看,健康等级空间差异缩小,从标准差椭圆演变来看,南北区域生态健康改善优于东西区域,健康状况在西北—东南方向上具有显著的方向性,健康区域在空间上呈扩散趋势。研究结果可为"丝绸之路"旅游生态管理与监控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杰
随着我国资源消耗量的逐年增加、资源压力的攀升,资源系统的健康状况也亟待诊断与评价。将资源系统分为资源占有子系统、资源消耗子系统和资源供需压力子系统,在各个子系统内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出我国资源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对我国资源系统健康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项和子系统的评价值,并依据评价结果对资源系统健康状况进行总体评价。
关键词:
资源系统 健康评价 熵值赋权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海涛 顾晨洁 梁涛 王潜
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系统之健康性的讨论,迄今已引起多个学科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对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都各自进行过健康评价。但是,由于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是一个新领域,有关它的概念、评价等方面存在各种争论,故急需一种更能被普遍接受的、用来定义、分析、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与方法。论文阐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以及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前提,依据统计学理论,通过因子分析和正态分布理论,提出了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一个新视角。最后通过模拟实例对100个生态系统群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找到了其中不健康的11个生态系统。该方法能通用于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为生态系统健康的定量分析与评价提供了新的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懿祥 陆元昌 张守攻 白尚斌 刘宪钊
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概念为出发点,从评价层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剖析森林健康评价的关键技术,综述国内外有关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方法有待完善、评价标准主观性强、评价结果不准确等。今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的重点应着重于理论探索和方法完善方面,从研究健康机制入手,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改进评价的手段、方法和技术,确立不同区域主要森林类型的健康标准,为调控不健康的森林、保持森林健康状态、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细康
本文采用主观评价方法,对广东不同群体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客观评价进行了对比分析,目的在于探寻不同群体老年人对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与其客观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价的主客观指标并非完全一致;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和医疗状况的老年人对其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加快医疗制度改革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梅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在其未来的寿命中,身体的健康状况不是衡定不变的。有生病的时候;有机体功能受损的时候;也有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那么,在人的整个老年期中,各种不同健康状态所持续的时间分别有多长,各自占整个老年期的比重又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敬坤 薛素燕 李加琦 张雯雯 霍恩泽 于文涵 马占飞 蒋增杰 毛玉泽
为了解桑沟湾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动态变化以及底栖生境的健康状况,于2019年5-9月采集了中国北方典型养殖海湾桑沟湾不同养殖区(藻类、贝类和网箱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分析了不同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运用多样性指数、AMBI和M-AMBI指数法评价了不同养殖区底栖生境健康状况的时空变化。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56种,其中多毛类31种,甲壳类10种,软体动物9种,棘皮动物4种,其他类2种,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主要为多毛类,以污染耐受种为主;调查期间,贝类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群落多样性指数H′呈现下降趋势,表明贝类养殖活动和网箱养殖活动已经造成沉积物中有机物颗粒过度积累。ABC曲线显示,7月桑沟湾养殖区开始受到干扰,8月和9月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扰。AMBI和M-AMBI指数评价显示桑沟湾养殖区域底栖生态系统处于轻度或中度干扰状态,底栖生境健康状况处于高等或者良好的状态。
关键词:
桑沟湾 大型底栖动物 底栖生境 健康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