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11)
- 2023(4557)
- 2022(3717)
- 2021(3274)
- 2020(2599)
- 2019(6042)
- 2018(5574)
- 2017(9307)
- 2016(5540)
- 2015(6087)
- 2014(6318)
- 2013(6067)
- 2012(5927)
- 2011(5140)
- 2010(5373)
- 2009(4744)
- 2008(5110)
- 2007(4561)
- 2006(3995)
- 2005(3503)
- 学科
- 济(20761)
- 经济(20743)
- 管理(16318)
- 业(14367)
- 企(10708)
- 企业(10708)
- 方法(8488)
- 财(7738)
- 数学(7489)
- 数学方法(7255)
- 地方(6784)
- 学(6603)
- 农(6526)
- 中国(6033)
- 农业(4982)
- 业经(4521)
- 务(4263)
- 财务(4239)
- 财务管理(4231)
- 企业财务(3993)
- 制(3914)
- 收入(3799)
- 环境(3779)
- 贸(3585)
- 贸易(3579)
- 理论(3569)
- 地方经济(3434)
- 易(3426)
- 划(3206)
- 教学(3097)
- 机构
- 学院(79587)
- 大学(78330)
- 研究(29841)
- 管理(27597)
- 济(27274)
- 经济(26588)
- 理学(23207)
- 理学院(22885)
- 中国(22603)
- 管理学(22193)
- 管理学院(22062)
- 科学(21071)
- 江(20410)
- 京(18832)
- 农(17698)
- 所(16172)
- 业大(14875)
- 财(14807)
- 研究所(14754)
- 中心(14005)
- 农业(13999)
- 省(12839)
- 院(11720)
- 北京(10932)
- 州(10883)
- 范(10844)
- 财经(10819)
- 技术(10663)
- 师范(10657)
- 经(9608)
- 基金
- 项目(55482)
- 科学(42443)
- 基金(38413)
- 研究(37552)
- 家(35096)
- 国家(34832)
- 科学基金(29145)
- 省(23889)
- 社会(22167)
- 社会科(21042)
- 社会科学(21038)
- 自然(20298)
- 自然科(19744)
- 自然科学(19736)
- 基金项目(19649)
- 自然科学基金(19370)
- 划(19046)
- 教育(17665)
- 资助(16641)
- 编号(14675)
- 重点(13486)
- 江(12706)
- 发(12055)
- 成果(11965)
- 课题(11674)
- 部(11368)
- 计划(11120)
- 科研(10839)
- 创(10577)
- 科技(10421)
共检索到126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涛 徐小清
在不同的条件下,沉积物可成为环境中污染物的“源”或“汇”,而受污染的沉积物会对水生生物带来危害。因此,需要制定沉积物质量基准(SQC),以此作为评价沉积物污染及其生态效应的基础。在过去的几年中,对利用平衡分配法来建立SQC的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采用平衡分配法,初步建立了长江水系8种重金属及类金属(Cu,Zn,Cd,Pb,Ni,Fe,Hg,As)的沉积物相对质量基准。结果表明,上述重金属及类金属的SQC在从长江上游到下游,总体趋势上呈降低的分布特征,并由于地域环境条件的不同,存在着高SQC值单元及低SQC值单元。得出的SQC与国内已有的SQC具有可比性,但高于美国国...
关键词:
长江 金属 平衡分配法 沉积物质量基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翠华 倪师军 何彬彬 张成江
对矿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进行现状调查和评价,可以为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德兴铜多金属矿山及矿集区为研究区,开展区域水系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研究。在德兴地区4 800km2的范围内,系统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330个。同时,采用X荧光光谱法、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等现代测试技术,分析了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As、Hg、Cd、Cr、Zn、Cu、Pb)的含量。样品中重金属As、Hg、Cd、Cr、Zn、Cu和Pb的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070~1 109、0.015~5.430、0.035~13.5、7~236、22~1 770、5~4 390和15~1 685 mg/kg。...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 重金属 GIS 江西德兴矿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川 潘杰 牟新利 傅扬武 陈书鸿 周纬生
对长江万州段沉积物进行采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沉积物中的Pb、Cu、Cr、Cd、Zn等重金属的含量,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效应。结果表明:长江万州段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Cd,生态风险影响因子顺序为:Cd>Zn>Pb>Cu>Cr。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大小顺序为:Cd>Pb>Cu>Zn>Cr,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52.35,长江万州段大部分断面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东运 陈一宁 徐超然 薛成凤 王孟瑶 贾建军
沉积物的活动性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海底沉积物处于运动状态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长江是流域建坝蓄水拦沙导致入海沉积物通量锐减的典型案例。在此背景下,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沉积物活动性不仅关系到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地貌演化,还影响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海岸稳定性。基于2019年3月和10月在长江水下三角洲采集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和箱式样沉积物样品,以及2019年7月在长江水下三角洲前缘区获得的水动力观测资料,使用临界起动剪切力测量仪(CSM)测量沉积物临界起动剪切应力、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研究长江水下三角洲的沉积物活动性,获得以下认识:(1)CSM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接近,可以用来反映沉积物的临界起动特征。(2)分析不同季节采集的样品发现,CSM测量的临界起动剪切应力平均值在夏季比冬季低,提示洪季的表层沉积物具有更为松散的结构,容易遭受侵蚀而处于活动状态。(3)夏季浪流联合剪切应力随涨潮而减小、随落潮而增大,在全日潮周期内沉积物活动性超过60%;对冬季情境的模拟计算显示,表层沉积物活动性与夏季相当。(4)与三峡大坝建成前相比,当前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粒径更粗,沉积物的可起动性更低,抗侵蚀性略有增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健 毕春娟 陈振楼
利用盐酸羟氨-25%醋酸溶液,提取了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中活性重金属含量。研究发现,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中活性重金属占总量的百分含量依次为Cu 26%,Pb 36%,Fe 7%,Mn 49%,Zn 32%,Cr 14%和Al 1.6%,沉积物基本未受到Cr污染,其余重金属污染程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除Zn、Cr外,其余活性重金属在夏季沉积物中的含量明显低于春季,其主要原因是夏季风暴潮将大量细颗粒泥沙及其富集的重金属带离潮滩进入了河口水体中。受点源污染排放及沉积物粒度影响,活性重金属在长江口南岸的浒浦、顾路和浦东机场出现峰值含量,且高潮滩含量明显高于中、低潮滩。在垂向上,重金属一般在沉积物表层或亚表层形成...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滩沉积物 活性重金属 空间分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敏 张丽旭
利用2004年和2009年夏季航次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监测统计结果,以加权平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法为基础,以参评因子动态分类排序法确定权重,以《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作为评价标准,构建新的海洋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模式,对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主要污染因子进行了分类判别,综合评价了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质量状况。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石油类、汞为常态因子,铅、镉、砷、多氯联苯和滴滴涕为关键因子,铜和有机碳在个别站位已成为预警因子;沉积物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综合评价指数介于0.267~0.636之间,均属于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个别站位铜、有机碳含量偏高,存在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弓晓峰 孙明哲 陈春丽 王佳佳 刘春英 杨菊云 向洪锐 方亮
盲数优化地积累模型是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和隶属度加权相结合的一种不确定性评价方法。鉴于污染评价系统多种不确定信息共存的特点,将盲数优化地积累模型应用于长江中下游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中。根据计算出的可能值区间及可信度看空间分布的均匀性,以及评价等级的可信度水平,辨识污染程度和等级,减小局部污染对区域整体污染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象湖、鄱阳湖、洞庭湖3个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空间分布都不均匀,象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为:Pb>Cu>Zn,其中Pb为中度污染,Cu为轻度污染,Zn为清洁;鄱阳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为Cu﹥Pb﹥Zn,其中Cu为中度污染,Pb为偏中度污...
关键词:
盲数 地累积指数 沉积物 重金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丽旭 蒋晓山 赵敏 李志恩
根据长江口洋山海域表层沉积物监测资料,利用变异系数法和富积系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波动程度及富积程度进行了分析,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表层沉积物所监测的重金属中,Pb元素的空间波动程度最高,其它重金属元素的空间波动程度较低,各重金属空间波动程度的顺序依次为Pb>Cd>Hg>Cu>Cr>As>Zn;沉积物中Cu元素的富积程度最高,Pb元素次之,其它重金属元素的富积程度较低,各重金属富积程度的顺序依次为Cu>Pb>Zn>As>Cr>Cd>Hg。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洋山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危害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方楠 孙枭琼 张子晗 刘人杰 候晶晶 王宏伟
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SDs)法及分配平衡模型,对所收集及计算获得的诺氟沙星慢性毒性数据推导了其在淡水沉积物中预测无效应浓度。共使用5种SSDs模型进行拟合,最终采用Log-normal拟合诺氟沙星的慢性毒性,得到诺氟沙星在沉积物中预测无效应度为1 612.82 ng/g。同时对我国现有淡水沉积物中诺氟沙星进行风险评价,风险熵值显示,我国已知淡水水域沉积物中诺氟沙星浓度均处于中低风险,但少量采样点风险较高,诺氟沙星对生态系统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施沁璇 盛鹏程 房伟平 孙博怿 周冬仁 王俊 徐磊 吴琦芳
通过对钱塘江杭州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Pb、Cd、Hg、As含量的调查,分析了该水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和来源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水域表层沉积物中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水平总体为极强,Cd、Hg是生态风险主要的贡献因子,生态风险强度分别为极强、强。重金属在水域不同区段间存在一定的分布差异,其中S3区段重金属的含量及生态风险均较高。各重金属污染来源相似,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显示,工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废水污染等人类活动是水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进一步探求沉积物中重金属风险对水域中鱼类的影响表明,Hg的生物表层沉积物累积因子(BSAF)为0. 861,存在一定的生物累积作用;但表层沉积物与鱼肉、水体之间相关性较弱(P> 0. 05)。水域中水体流动性大且多数鱼类来自增殖放流,鱼龄较低可能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继来 傅开道 王波 陈礼强 宋静宜 苏斌
河床沉积物是河流水体与泥沙环境中重金属的主要积存载体,能反映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本文选取澜沧江为对象,通过对澜沧江干流西藏和云南境内22个河段的河床沉积物重金属测定分析,得到了8种主要的重金属元素(Cr、Mn、Ni、Zn、As、Pb、Cu和Co)的含量,并采用沉积物富集系数法与地质积累指数法分别对所测得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澜沧江干流大部分河段污染情况并不明显,但在中游的旧州和功果桥河段,因该区域的地质金属背景值和支流沘江流域铅锌矿开采,地表的重金属元素被雨水冲刷到该河段,导致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现象明显,出现了轻度到较强度污染;2澜沧江流域受人为干扰的区域集中于中游与下游,部分河段(功果桥附近)Cu、Pb和Zn等元素呈轻度或偏中度污染;3大坝对河流的阻隔效应使得干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呈现片段化分布,河流沿岸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对附近河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也有较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河床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澜沧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兰兰 杨艳青
在摸清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u、Zn、Pb、Cr、As)含量的基础上,利用综合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评价其污染状况,计算潜在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江阴市河流沉积物已经受到重金属污染企业和城市径流双重影响,Cu、Zn、Pb峰值在汛期,As、Cr峰值在非汛期;污染负荷指数和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非汛期污染略轻,地累积指数法引入背景波动参数而使其评价结果较乐观。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都为轻微风险级别;致癌风险处于10~(-3)数量级,非致癌风险数量级为10~(-7),致癌风险为人体健康风险主要承担者。潜在生态风险汛期高,人体健康风险非汛期高,这可能是重金属元素对致癌风险以及生态风险的贡献不同所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飞 徐敏
江苏海港建设方兴未艾,赣榆港和大丰港发展速度尤为突出。分别选取赣榆港和大丰港海域的6个和8个沉积物调查站位,通过地统计分析探讨主要污染来源空间分布和来源组成特征,并对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赣榆港表层沉积物中Cd、As、Cu、Pb、Cr、Zn含量范围分别为0.049 3~0.098 7、7.3~17.8、19.9~41.2、13.2~19.2、27.5~54.2、43.8~81.2mg/kg,空间分布上总体表现为近岸海域较离岸海域略高,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受到陆源影响,其中重金属Zn与Cu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来源,而As的来源与其他重金属差异均较大;大丰港表层沉积物中Cd、As、Cu、Pb、...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雄星 韩中豪 张进 夏凡 王文华
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其中杨浦大桥和南市水厂断面达到中等生态风险,其它断面均为轻微生态风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依次为Cd>Hg>Cu>As>Pb>Cr>Zn,除Cd达到中等生态风险外,其余元素均为轻微生态风险。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从上游到下游呈上升趋势,工业排放是水环境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苏州河对黄浦江下游重金属存在一定的输入贡献。相关性分析表明,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呈现相近的来源特征,有机质是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表层沉积物 黄浦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万祥 赖子尼 彭松耀 魏泰莉 高原 杨婉玲
2008年5、8月针对珠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相关性、超标倍数和超标率等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污染特征和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期间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为63.2 mg/kg、Zn为261.0 mg/kg、Pb为96.7 mg/kg、Cd为6.7 mg/kg、Cr为167.4 mg/kg。同一口门5种重金属相关极显著(P<0.01);每种重金属含量在各口门间相关极显著,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同源性。珠江口水域重金含量表现出整体的超标现象,超标率均不低于87.5%,Cd超标倍数最大。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显示,重金属污染处重度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