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1)
2023(7299)
2022(5906)
2021(5835)
2020(4666)
2019(11069)
2018(11344)
2017(20288)
2016(11761)
2015(13512)
2014(13878)
2013(12910)
2012(11595)
2011(10298)
2010(10936)
2009(9605)
2008(9715)
2007(8845)
2006(7694)
2005(6909)
作者
(32985)
(27192)
(27051)
(25887)
(17389)
(13104)
(12538)
(10753)
(10309)
(10211)
(9413)
(9162)
(8897)
(8735)
(8425)
(8358)
(8342)
(8140)
(8047)
(7855)
(6875)
(6820)
(6769)
(6470)
(6291)
(6198)
(6168)
(6138)
(5737)
(5504)
学科
(38874)
经济(38837)
管理(30881)
(27195)
(23391)
企业(23391)
方法(20096)
数学(17491)
数学方法(16866)
理论(12457)
中国(11404)
教学(11072)
(10989)
教育(9017)
业经(8981)
(8744)
(8614)
(7260)
学法(7169)
教学法(7169)
农业(7043)
地方(6805)
技术(6789)
(6608)
(6163)
贸易(6153)
学理(6020)
学理论(6020)
(6010)
银行(5997)
机构
学院(156660)
大学(152619)
管理(55999)
(50226)
经济(48579)
研究(47825)
理学(47138)
理学院(46576)
管理学(44998)
管理学院(44720)
中国(36493)
(33658)
科学(31856)
(26555)
(25248)
(24742)
(24365)
技术(23858)
业大(23672)
中心(23050)
(22948)
师范(22682)
研究所(22183)
(21933)
北京(21625)
农业(19624)
职业(19586)
财经(18627)
(17689)
师范大学(17477)
基金
项目(99469)
科学(75343)
研究(75298)
基金(65437)
(56942)
国家(56391)
科学基金(47840)
(42936)
社会(41406)
教育(39381)
社会科(38943)
社会科学(38930)
(35274)
编号(34307)
基金项目(33260)
自然(31616)
自然科(30929)
自然科学(30924)
自然科学基金(30286)
资助(29031)
成果(28687)
课题(25465)
重点(23019)
(21589)
(21109)
(20739)
项目编号(20677)
(20326)
大学(19459)
创新(19455)
期刊
(59098)
经济(59098)
研究(43551)
中国(39735)
教育(34425)
学报(25538)
(23441)
管理(23118)
科学(21269)
(20995)
技术(20943)
大学(19585)
学学(17625)
农业(16158)
职业(12156)
图书(12062)
(11886)
金融(11886)
业经(10623)
(9400)
统计(9355)
经济研究(8681)
(8601)
书馆(8592)
图书馆(8592)
(8565)
财经(8556)
(8166)
论坛(8166)
技术教育(8012)
共检索到242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雍敦全  潘昱州  
关于大学教育,在诟病不断的今天,我们看到了诸多的危机。没有人会想到,大学这个最富有想象力的传授知识的地方,生产出的却是标准化的、同质的产品,许多人虽然拿到了大学文凭,却被职场一次次抛弃。为改变此种现象,诸多的学校都在探索,北京大学"元培计划"模式、复旦大学"复旦学院"模式、西昌学院"本科学历+职业教育"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帆  毛智勇  王玮  
应用型人才需要有其相对独立的培养路径和完整的培养体系。但是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尚无统一定式。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创新地提出了"企业全程介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全程介入"通过与签约企业合作,以联合培养为导向,找准互利共赢切入点,吸引企业与学校联合,并"全程介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教育教学和就业的全过程,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江  李慧  
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园艺技术专业重点建设过程中,开展"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旨在推进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等教学保障设施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尧  余五新  左治江  
文章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论述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产学研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质量,有利于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晓红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和体制的大胆探索与创新,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独立学院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学生特点、区域经济的实际,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我院自成立以来就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创建了"1321"人才培养模式,并形成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石柱  
"十一五"以来,我国很多本科院校积极探索产学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其面临的困难与问题颇多。北京物资学院科学理解产学合作内涵,有效分析企业参与产学合作动机,从建立学校与企业双赢合作关系的理念出发,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实施"一来二去"的产学合作模式,取得了良好实效,为本科院校产学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克泉  彭泽立  李洁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围绕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类型特征,构建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工学结合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工作室教学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运行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玉婷  
日本高校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世界上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范式。对日本高校艺术类应用型人培养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方式、教学评价方式、教学管理模式、隐性课程等要素进行研究和思考,以期为我国高校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视角和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苗秧  阎玉秀  
为满足社会的需求,需加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本文介绍了“五点一线”、“课题(项目)研讨”、“毕业设计实践导引”、“校企一体”四种培养模式,以期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红艳  
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如师资团队的科研服务能力不强,师资力量和结构亟需加强和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不明确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应用、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建立以教学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教学评价作为高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环节,既可以对教学效果做出判断和反馈,又可以验证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红艳  
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如师资团队的科研服务能力不强,师资力量和结构亟需加强和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不明确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应用、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建立以教学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教学评价作为高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环节,既可以对教学效果做出判断和反馈,又可以验证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桂霞  钟建珍  王立虹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类型,同一类型的人才可以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但具体到某一模式,必须有其独特的构架。本文旨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模块+双重目标"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全旭  张小东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大胆探索和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区域经济(或地方经济)的实际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并结合作者工作实际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进行了阐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夏洪波  刘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艺术院校招生规模以及招生比例都在不断扩大,艺术院校毕业生的专业优势已经被庞大的数量所挤压,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愈发注重实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同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也需注重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育,而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应用,将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颂  杨树臣  巢陈思  周洪艳  
应用型本科校内双导师制实施中存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沟通不顺畅、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培养实践技能单一、企业导师受学生重视度不够等问题。建立校内创新设计指导教师和校内实训加工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培养体系、平台建设和双导师制运行机制,以研究小组为单位—问题为导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将企业案例式教学、课赛一体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使课程设置更加实用化,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整,形成了应用型本科校内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