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4)
- 2023(13313)
- 2022(10891)
- 2021(10466)
- 2020(8555)
- 2019(19351)
- 2018(19386)
- 2017(35180)
- 2016(19467)
- 2015(22113)
- 2014(21819)
- 2013(20341)
- 2012(18332)
- 2011(16215)
- 2010(16756)
- 2009(15035)
- 2008(15105)
- 2007(13969)
- 2006(12019)
- 2005(10623)
- 学科
- 济(65280)
- 经济(65222)
- 管理(61932)
- 业(57548)
- 企(50730)
- 企业(50730)
- 方法(29800)
- 数学(24833)
- 数学方法(24143)
- 中国(21623)
- 技术(20018)
- 农(18368)
- 理论(18225)
- 财(18221)
- 业经(16951)
- 教育(13556)
- 制(13375)
- 教学(13341)
- 学(13137)
- 技术管理(12956)
- 农业(12582)
- 务(12371)
- 财务(12315)
- 财务管理(12286)
- 银(12112)
- 银行(12091)
- 地方(11870)
- 企业财务(11586)
- 行(11433)
- 和(11405)
- 机构
- 学院(258884)
- 大学(258109)
- 管理(100378)
- 济(94232)
- 经济(91737)
- 理学(85443)
- 理学院(84546)
- 管理学(82539)
- 管理学院(82060)
- 研究(78680)
- 中国(60781)
- 京(54765)
- 科学(48013)
- 财(45803)
- 江(41593)
- 所(37949)
- 中心(37524)
- 范(36942)
- 师范(36589)
- 财经(35540)
- 业大(35434)
- 农(35433)
- 北京(34797)
- 州(34160)
- 研究所(34018)
- 技术(33119)
- 经(32192)
- 院(29268)
- 师范大学(28422)
- 经济学(27980)
- 基金
- 项目(168924)
- 科学(133233)
- 研究(130863)
- 基金(117087)
- 家(100261)
- 国家(99291)
- 科学基金(86849)
- 社会(79125)
- 社会科(74754)
- 社会科学(74736)
- 省(70286)
- 教育(64856)
- 基金项目(60881)
- 划(57814)
- 编号(55875)
- 自然(54795)
- 自然科(53652)
- 自然科学(53640)
- 自然科学基金(52674)
- 资助(47581)
- 成果(46895)
- 创(40612)
- 课题(40396)
- 重点(38157)
- 创新(36849)
- 部(36021)
- 发(35568)
- 项目编号(34932)
- 年(33834)
- 大学(33253)
- 期刊
- 济(108336)
- 经济(108336)
- 研究(76047)
- 中国(64166)
- 教育(50426)
- 管理(42225)
- 财(38597)
- 学报(36605)
- 科学(33696)
- 农(32045)
- 技术(29896)
- 大学(29504)
- 学学(25998)
- 融(22092)
- 金融(22092)
- 农业(22019)
- 图书(19054)
- 业经(18348)
- 财经(17387)
- 经济研究(16373)
- 科技(15784)
- 职业(15609)
- 经(15106)
- 坛(14424)
- 论坛(14424)
- 技术经济(14147)
- 书馆(13725)
- 图书馆(13725)
- 业(13105)
- 策(12938)
共检索到39882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守刚
当下国家高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科技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应用型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刘贤伟、马永红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科技人力资本视角下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一书从科技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考察试点工作在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的现状,通过借鉴社会主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亚玲 唐瑶 肖瑾 孙丹 范昌波 吴星明
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为了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奉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对电气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通过设置与当今科技发展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项目,鼓励本科生尝试设计和实践个人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培养科研实践能力。经实践运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大幅提高,同时也给今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电气实验教学 实践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遇春 王国栋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的战略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高水平研究型农业大学应该积极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肩负起培养和造就具有农林学科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进程中,主动顺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和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建设教学团队,创体体制机制,培育创新文化,取得了良好成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孟大伟 吴秋凤 刘胜辉 隋秀凛 周美兰
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地方理工科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哈尔滨理工大学实施"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其实践探索的成效能为高等院校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定制式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秉林 李传宗
科教融合是现代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从理念嬗变来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才培养,但也会带来高等教育组织变革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教融合理念演变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和创新期四个阶段。从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来看,为实现优质科教资源整合,高校围绕发挥科研专家、组织创新和科研平台资源集聚优势,形成了大师领衔、书院制培养和科研平台依托三种科教融合育人模式。拔尖创新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发挥科研育人优势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但提高科教融合育人成效还需在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等方面持续改进,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科教融合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大用
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近些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做了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帆 毛智勇 王玮
应用型人才需要有其相对独立的培养路径和完整的培养体系。但是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尚无统一定式。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创新地提出了"企业全程介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全程介入"通过与签约企业合作,以联合培养为导向,找准互利共赢切入点,吸引企业与学校联合,并"全程介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教育教学和就业的全过程,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航 张琤 李卫国 赵慧
太原理工大学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泛在化"的非正式学习驱动教育流程再造,进而实现个性化的教育目标。本文重点介绍了云顶书院的教育理念、运行机制、保障体系及育人成效等,为地方高校开展书院制建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新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形成了高校少年班、“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等多项国家层面政策设计,高校层面形成了少年班的贯通培养、大师领衔的拔尖人才培养、强化通识教育的书院制、注重本科整体质量的“泛拔尖”培养等多种模式。但实践中也面临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选拔、早期选拔愿景与实际培养困难、国家政策目标与高校培养责任、资源投入需求和公众公平质疑等多方挑战和实施困难。在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统筹协调,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法性、自主性和协同性,从而全面提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黄旭雄 谭洪新 陈再忠 刘其根 白志毅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水产养殖类专业教育面临新的困境。借助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开展拔尖创新型水产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选拔部分热爱专业、具有优秀科研潜能的学生,通过外语水平强化、海外游学、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多元师资队伍建设及个性化科研素养训练课等环节,强化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政策倾斜和加大资源投入,搭建中外合作教学平台,将海外游学培训及贯穿四年的个性化科研素养训练课纳入卓越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体系,创新卓越水产(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立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和学校的目标定位,着眼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校持久竞争力的提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于2008年7月建立创新实验学院,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独立学院体制,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管委会主任、首任院长由学校常务副校长赵忠教授担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在科学技术上有超越他国的能力,关键要看世界科学中心能否在中国逐步形成,关键是我国能否培养和造就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学家。特别是基础学科在国家创新体系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期智
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制定了"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清华大学的办学实力、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非常有幸能够在2004年到清华大学工作,有机会参加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清华大学有很多个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验基地,我主要就计算机科学实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澄宇
千古长安,名校璀璨。坐落在古都西安的著名学府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10月8日将迎来建校65周年华诞。沧桑砺洗,春华秋实,西北工业大学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科技强国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为根本,教学科研相得益彰,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栋梁之才,为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65年的建设与发展,西北工业大学已经成为我国唯一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忠 刘彬让 王少莉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要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本身就对研究型农业高校提出了神圣使命和重任。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方法、现代经营理念为支撑,以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支持保护为保障,通过市场机制使产供销、农工贸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