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9)
2023(7540)
2022(6302)
2021(6108)
2020(5314)
2019(12254)
2018(12345)
2017(22707)
2016(13098)
2015(15136)
2014(14914)
2013(13716)
2012(12499)
2011(10955)
2010(11548)
2009(10587)
2008(10629)
2007(9791)
2006(8647)
2005(8029)
作者
(33908)
(27972)
(27913)
(26892)
(17823)
(13269)
(12908)
(10976)
(10482)
(10458)
(9461)
(9431)
(8863)
(8811)
(8605)
(8567)
(8441)
(8273)
(8132)
(8082)
(6941)
(6804)
(6796)
(6431)
(6383)
(6330)
(6217)
(6117)
(5651)
(5602)
学科
(47187)
经济(47143)
管理(34635)
(30438)
(24908)
企业(24908)
方法(24858)
数学(22553)
数学方法(21980)
中国(15060)
(14185)
贸易(14181)
(13975)
(12554)
教育(11619)
(11540)
(11483)
理论(10428)
业经(8589)
教学(8380)
(8289)
(8237)
出口(8235)
出口贸易(8235)
农业(7581)
(7464)
(7115)
财务(7078)
财务管理(7056)
技术(6870)
机构
大学(176027)
学院(169006)
(66610)
经济(65063)
管理(61742)
理学(52965)
研究(52927)
理学院(52364)
管理学(50671)
管理学院(50388)
中国(39882)
(37533)
(31849)
科学(31218)
(26912)
(26353)
师范(26166)
(25918)
财经(24816)
中心(24541)
北京(24273)
研究所(23046)
业大(23044)
(22706)
(22410)
(21600)
经济学(21088)
师范大学(20418)
(19502)
经济学院(19145)
基金
项目(108193)
科学(85344)
研究(83773)
基金(76072)
(64131)
国家(63550)
科学基金(55375)
社会(51794)
社会科(49128)
社会科学(49116)
(44090)
教育(43778)
基金项目(38523)
(36532)
编号(35205)
自然(34549)
自然科(33869)
自然科学(33865)
资助(33509)
自然科学基金(33187)
成果(31301)
课题(26376)
重点(24443)
(24341)
大学(24005)
(22717)
项目编号(22348)
(22176)
(21956)
教育部(21788)
期刊
(70779)
经济(70779)
研究(55389)
中国(42933)
教育(39297)
(26303)
管理(24755)
学报(24080)
大学(20677)
(20117)
科学(20106)
技术(17265)
学学(16897)
农业(13966)
(13630)
金融(13630)
图书(13538)
财经(12582)
经济研究(11618)
统计(10991)
(10963)
业经(10680)
(10676)
书馆(9979)
图书馆(9979)
(9873)
问题(9814)
职业(9159)
技术经济(8874)
国际(8834)
共检索到269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璐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塑造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成长为勇担大任的时代新人,有利于推动应用型高校完成转型发展的核心任务,有利于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建设需要。针对当前应用型高校劳动精神塑造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偏差、定位不准、手段片面、结果轻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在精神引入阶段强化"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的教育主旋律,在精神生成阶段把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性"三大体系建设关键词,在精神强化阶段用好具体战术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者组合发力,在精神升华阶段形成"以奋斗诠释劳动精神"的整体风貌和行动自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靖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开放协同、分工协作的共赢意识,爱岗敬业、专注专业的执着追求,精进不休、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为加快实现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中国品牌"转变,必须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精神之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诚  华章琳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贯彻教育强国战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社会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蕴。但是,当前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应面临劳动教育理念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劳动教育资源整合配置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相脱节、劳动教育内容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劳动技能发展相脱节、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与应用技术型人才个性化发展相脱节、劳动教育效果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预期相脱节等诸多难题。因此,需要从更新劳动教育理念以契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新目标、整合劳动教育资源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现实需要、优化劳动教育内容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劳动技能发展、丰富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以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多元化化成长、聚焦劳动教育成效以达到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预期五个方面精准发力,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琴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塑造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新时期,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大学生塑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吉孝敏  
职业价值观决定着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和择业行为,农村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受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以自我需要为中心,带有时代性、多样性、期望值高、心态脆弱等特征。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使其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职业导向,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培育健康的职业观念和择业态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晶  
体育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不可或缺的价值,体育精神对人的意识形态引领、道德伦理涵育、良好性格和生活方式养成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精神是在锻炼过程中所形成的不畏艰险、排除困难、团队协作的精神,体育精神需要在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课堂教学和在体育实践中不断培育和塑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岩  李新纲  齐文彬  
工匠精神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全面加强并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势在必行。劳动教育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逻辑起点。目前,应用型高校对劳动教育和培育工匠精神重视不够,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未得到充分彰显。鉴于此,应用型高校应重视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理顺劳动教育的时空逻辑,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加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打造以崇尚"工匠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构建多方协同的劳动教育支持系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娟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劳动者必然面临职业转型,转型后的职业客观上对劳动者提出了较高的技能要求。农业劳动者职业转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提升农业劳动者技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工匠精神要求农业劳动者在转型过程中提高职业技能,忠于雇主,诚实、勤勉、创造性地劳动。未来劳动法立法应转变理念,从保护不同农业劳动者合法权利,强化雇员忠诚义务,健全职业能力开发制度,完善工时、工资、劳动合同激励制度等方面,为农业劳动者工匠精神培育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保障和激励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杰  连晓庆  
开展劳动教育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内生需求,对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从劳动内容、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三个方面解读了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涵养工匠精神和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责任感是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劳动教育为案例,构建了劳动教育的"4321"模型,并从课程、实践活动、文化、评价、师资队伍和特色化劳动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劳动教育的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川生  
一个人的人格在大学阶段基本形成,并会直接地、强烈地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影响,需要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格表现总体上说是良好的,积极、乐观、自信、开放、直率、热忱,充满活力和希望;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价值观的培育,健全人格的养成,关键环节在于实践,否则再好的价值观也只是空中楼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娅  
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出现是现实社会变迁、多元文化冲击、物欲扩张及个体人特殊境遇相互作用下而产生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内容和本质体现,将知识教育、信仰教育、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人文关怀的层面、以开放的心态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方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纯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读者群体 ,高校图书馆应利用自身拥有的丰富文献资源 ,通过阅读辅导等针对性的活动 ,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只有他们拥有了心理健康这一最重要的内在资源 ,中国的发展才能不断呈现新的生机和活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灿丽  
高等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校园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平台。因此,整合高校校园文化的意识形态教育资源,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元素溶解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载体,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校园文化阵地的作用,抵御校园中非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淡化、分化、异化,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引导力和凝聚力,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的重要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滢  
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也出现了弱化。基于此,我国高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并发挥其育人价值。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策略的重要步骤之一,其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以及养成劳动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劳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实践教育形式,其本质是德育。在我国大力推进思政教育的当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海龙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业已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包括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毕业生基数的不断扩大、高校培养方式的欠缺、学生自我定位的偏差等。当前,部分地方高校的应用型大学建设为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应用型大学建设将进一步推动校地合作,有助于拓展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应用型大学建设将着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应用型大学建设将注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有助于实现毕业生的准确自我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