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6)
- 2023(12654)
- 2022(10976)
- 2021(10402)
- 2020(8647)
- 2019(20122)
- 2018(20004)
- 2017(37006)
- 2016(21237)
- 2015(24180)
- 2014(24467)
- 2013(23424)
- 2012(21186)
- 2011(18830)
- 2010(19025)
- 2009(16809)
- 2008(16328)
- 2007(14316)
- 2006(12106)
- 2005(10323)
- 学科
- 济(76509)
- 经济(76438)
- 管理(59158)
- 业(52748)
- 企(44725)
- 企业(44725)
- 方法(40202)
- 数学(35323)
- 数学方法(34680)
- 中国(20301)
- 农(19003)
- 财(17948)
- 理论(17347)
- 学(17304)
- 业经(16423)
- 地方(14911)
- 教育(14596)
- 技术(12877)
- 农业(12787)
- 制(12619)
- 和(12548)
- 教学(12542)
- 贸(12476)
- 贸易(12466)
- 务(12214)
- 财务(12140)
- 财务管理(12119)
- 易(12088)
- 环境(11760)
- 企业财务(11470)
- 机构
- 大学(289284)
- 学院(287488)
- 管理(114072)
- 济(102484)
- 经济(99748)
- 理学(99692)
- 理学院(98575)
- 管理学(96272)
- 管理学院(95770)
- 研究(90681)
- 中国(63973)
- 京(61933)
- 科学(59497)
- 财(45881)
- 农(45811)
- 业大(45302)
- 所(45212)
- 江(42124)
- 研究所(41561)
- 范(41242)
- 中心(41234)
- 师范(40862)
- 北京(39153)
- 财经(37235)
- 农业(35823)
- 技术(35133)
- 州(34958)
- 经(33823)
- 院(33633)
- 师范大学(32360)
- 基金
- 项目(202909)
- 科学(157776)
- 研究(150047)
- 基金(142417)
- 家(123713)
- 国家(122645)
- 科学基金(105538)
- 社会(89086)
- 社会科(84301)
- 社会科学(84278)
- 省(82818)
- 基金项目(75660)
- 教育(73370)
- 自然(70337)
- 划(68895)
- 自然科(68727)
- 自然科学(68713)
- 自然科学基金(67384)
- 编号(63523)
- 资助(60180)
- 成果(51861)
- 重点(45608)
- 课题(45229)
- 部(43780)
- 发(42351)
- 创(42206)
- 项目编号(39217)
- 创新(39077)
- 大学(38811)
- 科研(38794)
- 期刊
- 济(107200)
- 经济(107200)
- 研究(81052)
- 中国(60440)
- 教育(50094)
- 学报(47019)
- 科学(40961)
- 管理(40929)
- 农(40075)
- 大学(35780)
- 财(34162)
- 学学(32571)
- 技术(29608)
- 农业(28789)
- 图书(19793)
- 融(17923)
- 金融(17923)
- 业经(17486)
- 财经(16824)
- 经济研究(16385)
- 业(15303)
- 科技(14539)
- 经(14192)
- 职业(14090)
- 技术经济(13797)
- 理论(13607)
- 统计(13389)
- 版(13196)
- 问题(13173)
- 书馆(13150)
共检索到410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晋 张宇 黄利非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突破,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方面仍存在培养目标模糊化、培养机构单一化、培养过程理论化和培养效果同质化等问题。随着教育供给侧改革逐步深入,应用型高校将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机构和阵地,这主要在于应用型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目标合一、主体多元、过程融合及效果双维等方面的契合性和优势。应用型高校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知识和技术应用与创新理念;以实践育人共同体为桥梁,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以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为核心,形成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多元多维评价为手段,彰显多元价值与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茜 张晖 张大勇 王雯
调查发现,我国现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仅得到社会"基本认可",离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距离,反映出教育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丰富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强化实践环节、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是实现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业推广硕士 专业学位 应用型 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静 陆涓
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设置是我国学位制度的重大改革,它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拓宽了渠道,但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培养起步不久,还缺乏成熟的培养机制,培养方式也没有摆脱学术型研究生的窠臼,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显性差异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专业性和应用性特点不突出、实践教学的师资与合作培养的经验缺失。因此,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从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注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程安林
要形成一个规范有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结构性设计。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戴明循环理论,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流程设为"目标(Goal)—执行(Design)—检查(Check)—改进(Act)"四个过程循环,即GDCA循环,并系统性地探讨了各循环运转的工作流程体系。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质量 评价流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纯青 罗譞 易桂秀
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促使全国各大院校重新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立足我国应用型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紧扣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三个主要教学环节,构建"多元师资、双平台、3S联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解决了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部分导师责任意识淡薄、学生职业认知缺乏、实践教学体系落实不到位三个突出问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鸿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一种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性的本质属性,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外在动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为了加快推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位制度,培养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就要在完善制度建设,落实培养主体责任、对接职业资格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红 欧阳宗书 袁雯 洪流 王斌伟 龚旗煌 张伟 柯炳生 吕建
为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2015年,教育部批准了12所部属高校、3个地方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3个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开展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希望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培养模式、评价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突破,通过树立典型,积累经验,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2015年11月25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司法部、财政部相关司局以及部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负责同志介绍了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远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宏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已是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优化其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为切入点,着重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及构成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比较。旨在建构两种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莉萍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与企业也越来越需要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各方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但从目前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加以完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程安林 张俊俊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可以揭示其培养存在问题及其具体表现,从而为完善培养目标和规范培养过程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由于评价活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何评、谁来评、评什么、怎样评、怎么办"(3W1H1D)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评价要素体系,根据评价组成要素,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对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报告等要素内容及要求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使其能有效达到"以评促教"的激励效果。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质量 评价要素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敏 刘兆磊 朱中超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状况是反映其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全面分析了南京农业大学2011届至2013届全日制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状况,总结培养经验,探讨进一步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分类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双师制、就业指导。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就业状况 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邱洪斌
相对于学术性学位,专业学位主要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其突出特点在于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紧密结合。佳木斯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80年,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自2000年起陆续获得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工程(机械工程领域、材料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确立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2种类型的培养目标,特别是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入口、培养、出口等重点环节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秦荣生
高质量培养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科学设定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意识、会计理论研究能力和解决会计实践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德才兼备的研究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的研究方向,创新设置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强化会计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实践性,严格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条件及要求,实行学术水平与专业水平并重的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森 王振华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三部分,以此三要素来对比分析我国与美国的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总结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理出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落实培养目标,细化落实程序;改革招生入学,强化责任承担;以实践为导向,调整课程与教学;增强培养方式的灵活性,打造导师指导特色;革新培养评价,严格学位授予。
关键词:
教育专业学位 教育博士 教育硕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