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4)
2023(8752)
2022(7026)
2021(6749)
2020(5550)
2019(12306)
2018(12405)
2017(21644)
2016(12151)
2015(13845)
2014(13223)
2013(11869)
2012(10664)
2011(9395)
2010(9840)
2009(8688)
2008(8641)
2007(7848)
2006(6594)
2005(5646)
作者
(31180)
(25813)
(25679)
(24311)
(16554)
(12262)
(11726)
(10058)
(9719)
(9443)
(8770)
(8607)
(8160)
(8142)
(7919)
(7739)
(7693)
(7668)
(7544)
(7472)
(6305)
(6240)
(6200)
(6087)
(5949)
(5882)
(5826)
(5712)
(5224)
(5210)
学科
管理(39658)
(38932)
经济(38904)
(35859)
(33212)
企业(33212)
方法(20353)
数学(17633)
数学方法(17131)
技术(16036)
中国(11984)
技术管理(11866)
理论(11115)
业经(9692)
教学(9497)
(9208)
教育(8408)
(8400)
(7341)
(7096)
(6777)
地方(6685)
(6418)
银行(6410)
(6322)
(6192)
(6130)
财务(6099)
财务管理(6089)
(6062)
机构
大学(153929)
学院(153262)
管理(60348)
(54207)
经济(52788)
理学(52364)
理学院(51819)
管理学(50311)
管理学院(50019)
研究(45336)
中国(33910)
(32115)
科学(28313)
(25355)
(24690)
(23975)
师范(23745)
中心(21898)
(21163)
业大(21040)
技术(20645)
北京(20459)
(20203)
财经(19535)
(19509)
研究所(19093)
师范大学(18304)
教育(17852)
(17765)
(17111)
基金
项目(105345)
科学(84414)
研究(81974)
基金(72638)
(62118)
国家(61519)
科学基金(54719)
社会(49417)
社会科(46922)
社会科学(46913)
(45579)
教育(43050)
基金项目(37617)
(37325)
自然(34906)
编号(34419)
自然科(34273)
自然科学(34268)
自然科学基金(33654)
资助(29356)
成果(29034)
(28325)
课题(26252)
创新(25275)
重点(24174)
(22535)
(22127)
项目编号(22032)
(21944)
大学(21268)
期刊
(56551)
经济(56551)
研究(44809)
中国(41623)
教育(37873)
管理(26785)
(20677)
学报(20512)
技术(19792)
科学(19318)
大学(16932)
(16461)
学学(14572)
图书(11668)
农业(11644)
(11064)
金融(11064)
职业(11031)
科技(10369)
(9650)
经济研究(9242)
技术经济(9209)
统计(9081)
业经(9075)
财经(9073)
(8561)
论坛(8561)
书馆(8340)
图书馆(8340)
(7853)
共检索到233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敏  
为了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急需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知识专业、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本文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要求出发,探讨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通过对地方高校教师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校企合作共赢新模式,以及提升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创新能力的具体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丽平  唐建云  
在职业院校的发展中,建立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教学能力,还要有扎实的实践创新能力。从目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来看,实践创新能力的缺乏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这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探索职业院校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郝佳  
职业需求是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风向标,对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前应用型高校人才在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不甚合理、师资队伍建设有失偏颇、产教融合环境存在缺失等不足,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应用型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师创新实践能力的强化、创新实践平台的升级、保障长效机制的不断健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治丁铭  关守宁  
地方高校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产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推动,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信仰、教师合作交流、发挥团体功能、发挥产教融合作用。针对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存在观念比较淡薄、参与动力不足、结构有待优化、政策有待完善、企业参与不足等问题,提出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对策:完善保障机制、优化团队结构、强化能力建设、促进双向流动、加强督导评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宁兴旺  
市场经济潮流下的竞争激烈化和信息科技发展的高速化条件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逐步为社会所重视,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则是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培养其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本文通过诠释应用型人才培养,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出发,探究如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对于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有指导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应卫平  
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创新行为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指出青年教师创新能力评价应以促进青年教师应用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发展为目标,以青年教师生存需求、相互关系需求和成长发展需求为基础,从知识存量、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成果5个维度着手,设计多维度、多层次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阿娜   郭彦  
“新双师型”教师团队整合了专任教师教学方面的优势和兼职教师社会实践领域的长处,可以有效推动业财融合和产教融合。以课程组为单位,“新双师型”教师团队明确双方的职责分工,开展双师教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广纳人才,建立兼职教师库;创新机制,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制度;双向交流,持续提升“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水平;项目带动,加强双师利益共同体的建设等措施,增强“新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授课的能力,提高民办高校财会类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楼世洲  岑建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必然选择,包括"双师型"的专业教师与"双师型"的教师团队,前者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个体特征而后者是队伍的团体特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准显著提升,专业化团队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凸显。因为只有高水平、专业化的"双师型"团队才能承担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和服务社会的整体功能。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化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构建知识共享的产教融合平台,建立多元化教师引进和专业发展机制,构建分层分类的教师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广元  李永平  刘云利  
如何独辟蹊径,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否达成的关键。应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作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以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广元  李永平  刘云利  
如何独辟蹊径,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否达成的关键。应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作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以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立万  向春荣  谢昆  
文章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应用型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机制体制建设、教师转型、人才引进、兼职队伍建设以及应用型教学团队构建等完善途径,对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了深入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湘国  苏曼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各个地区的职业教育机构结合国家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构建双师团队"的战略方针。在《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团队要以"双师结构"为主要建构核心,关注专业教师的双师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的情况,简要分析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现状及问题,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路径进行深入探究,以此能够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定福  
促进应用型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对于提升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来看,应用型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仍面临着发展制度、发展支持、发展平台以及教师自身发展等诸多层面的困境。在专业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应重视改进经费投入制度、改革教师编制制度、完善进人用人制度、健全评价激励制度,从而化解发展制度层面的困境;应逐步改革职前教育模式,重视完善职后继续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校长教学的领导作用,从而化解发展支持层面的困境;应重视凝练"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发展时间及空间,重视实施专门的素质提升项目,从而化解发展平台层面的困境;应坚持以任务驱动为中心加强自身实践,以项目研究为中心提升理论素养,以协商合作为手段促进共同进步,以勤于反思为方式形成个人化能力,从而化解教师自身发展层面的困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隋秀梅  高芳  唐敏  
在"双高"背景下,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新的建设视角基础上,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例,介绍其在健全"双师型"团队建设和管理制度,形成保障机制;开展分层分类教师培养工程,打造高水平团队;建立校企校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搭建教师发展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梦卿  陈佩云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开展"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有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协同创新,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有利于凝练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成果,示范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服务保障"双高计划"项目落地。针对"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目前存在的团队合作基础薄弱、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的现实困境,需要健全体制机制,结合现状建立资格认证标准;深化产教融合,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师资建设;优化团队结构,多措并举选培团队负责人;开展相关培训,增强团队合力与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