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9)
2023(7136)
2022(5860)
2021(5706)
2020(4786)
2019(10951)
2018(10771)
2017(19431)
2016(11326)
2015(12883)
2014(12855)
2013(11973)
2012(10761)
2011(9559)
2010(10095)
2009(8808)
2008(8743)
2007(7965)
2006(6895)
2005(6112)
作者
(31150)
(25929)
(25827)
(24690)
(16357)
(12317)
(11760)
(10197)
(9836)
(9553)
(8861)
(8823)
(8387)
(8350)
(8036)
(7997)
(7833)
(7721)
(7554)
(7374)
(6515)
(6504)
(6497)
(5960)
(5959)
(5936)
(5855)
(5788)
(5433)
(5212)
学科
(37768)
经济(37737)
管理(29186)
(26649)
(21832)
企业(21832)
方法(19907)
数学(17694)
数学方法(17079)
(11601)
理论(11353)
中国(11225)
教学(9864)
业经(8450)
教育(8110)
(8002)
农业(7817)
(7741)
技术(6984)
(6711)
贸易(6707)
(6557)
学法(6408)
教学法(6408)
地方(6277)
(6271)
(5746)
(5505)
学理(5397)
学理论(5397)
机构
学院(151420)
大学(145281)
管理(54487)
(50408)
经济(48937)
研究(47335)
理学(46740)
理学院(46210)
管理学(44678)
管理学院(44439)
中国(33852)
(31394)
科学(30961)
(25628)
(24294)
(23834)
技术(23800)
业大(23624)
(22734)
研究所(22160)
中心(21995)
(21430)
师范(21193)
农业(20228)
职业(19960)
北京(19830)
(19552)
财经(17989)
(17374)
师范大学(16432)
基金
项目(99893)
科学(76961)
研究(74957)
基金(67207)
(59175)
国家(58635)
科学基金(49728)
(42816)
社会(42277)
社会科(39891)
社会科学(39878)
教育(39584)
(35930)
基金项目(34483)
编号(33504)
自然(33139)
自然科(32473)
自然科学(32462)
自然科学基金(31819)
资助(29307)
成果(26947)
课题(25054)
重点(23614)
(21490)
(21258)
(21189)
(21049)
创新(19831)
项目编号(19806)
大学(18930)
期刊
(56312)
经济(56312)
研究(40823)
中国(36988)
教育(33263)
学报(24544)
(23978)
管理(22527)
科学(21111)
技术(20195)
大学(18893)
(18205)
学学(17442)
农业(16781)
职业(12950)
(10211)
金融(10211)
(9868)
业经(9445)
统计(9136)
经济研究(8566)
财经(8476)
技术教育(8384)
职业技术(8384)
职业技术教育(8384)
(8362)
图书(8095)
科技(7888)
(7687)
(7682)
共检索到224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晓代  
文章阐述了应用型院校"工学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如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2+1"人才培养模式、"校办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等,分析了应用型院校"工学评"人才培养模式在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学校层面的实施困境,进而从政府、企业、学校三个层面提出了突破现实困境的提升对策,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应用型院校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寒梅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转型”的核心是建立起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服务能力。目前,应用型人才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仍然面临一些困境,亟需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创新应用型人才社会服务能力培养的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丹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今高校教育培养的核心目标。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着科学研究及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的任务,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和健全教学及科研管理体制,培养专门性、应用型的高素质、高水平专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首先从四个方面分析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对培养目标、方式、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构建特色型、社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海峰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科人才培养可以将职业经理人作为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其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的特点,以创办一个企业项目为抓手,构建一个学校与社会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祝斌  
高职院校有效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构建适应"工学交替"教学的课程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此,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本着"依据需求、多元推进、模式各异"的原则,在航海类专业实施校内模拟航海职业环境模式,在船舶工程类专业实施工程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模式,在汽车类专业实施引企入校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溪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矛盾的最好办法。然而,在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庞大,专业种类繁多,就是在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性。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依据不同专业需求,推进多元化工学结合创新体制,真正搭建起了学生、企业、院校间的桥梁,实现了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温志强  滑冬玲  郝雅立  
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是社会转型时期实现"十三五"规划、推行"人才+"模式的重要瓶颈。以全国享有创新型人才称号的群体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6位人才为样本,借助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多角度问卷调查和多层次数据分析,发现"六重六轻"的人才培养问题。在调研基础上,结合人才培养现实,指出当前阶段人才培养中缺乏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整体平台、创新人才服务机构和创新人才合作平台,缺乏战略性产业链专项人才工程,境外培养渠道少等困境。为此,提出树立"大人才"观念,成立创新人才服务中心和创新人才工程评测研究院,研发设计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秋衡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多层面有机结合的产物,涉及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多个过程环节,其基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人”。这两个基本问题已经被学术界讨论多年,从培养高级人才到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系列大讨论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一直处在变革和充实之中,面对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平安  崔艳艳  马豫婷  万静  
2014年,上海市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通过搭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实现对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新文科作为一种新的时代命题,旨在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当前,新文科建设已深入各中本贯通合作高校,将为中本贯通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理念、新思路、新路径。在此背景下,以新文科的视角诠释上海市中本贯通的时代意蕴、培养现状、现实困境与路径突破,探讨中本贯通与新文科建设融合,以实现职业教育培养“从事某种工作的人”与“全面发展的人”的和谐统一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婧  
优化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保障应用型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与教材开发、教学工作与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为此,应用型院校应坚持优化课程与专业设置、完善培养目标与教学开发、加强教学工作与师资建设,进而提高应用型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淑芳  赵林惠  张建成  
文章深入挖掘了行业型院校的历史沿革,厘定其概念与特征,提出了一种行业型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该模式提出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渗透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方法中。高校、行业、学生"三位一体"的办学定位,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行业的作用,旨在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行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汤凌霄  黄谨  张友农  
理工院校金融专业须根据学校优势、学生特点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需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上因素考察,可以将其培养目标确定为"专业基础好、实践能力强、科学素养高的金融领域应用型人才"。与此相应,需构建"三个知识平台+一个应用平台"的课程体系,同时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业梅  
现代学徒制既有助于实现应用型高等教育与工作岗位的衔接,也有助于破除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与实践的壁垒,还能够调动应用型院校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动力,因此其对于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应用型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教学管理问题、考核机制问题以及外部保障问题,应用型院校还需完善教学管理体系、考核评价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丽  
地方院校法学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传授与职业训练有机结合,改变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需求相脱节的局面,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小荟  郭恺强  周云真  罗文浪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大力发展的信息技术行业面临严峻的形势。一方面,社会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迫切需要适应社会需求,转变办学模式,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阐述了井冈山大学进行的教学改革,认为以科技活动为平台,与课堂内外教学有机相结合,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培养地方院校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良好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