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2)
2023(16641)
2022(14156)
2021(13629)
2020(11052)
2019(25841)
2018(25718)
2017(47737)
2016(27003)
2015(30862)
2014(31278)
2013(29619)
2012(26981)
2011(24068)
2010(24739)
2009(22303)
2008(21055)
2007(18851)
2006(16389)
2005(14425)
作者
(74188)
(60977)
(60799)
(58037)
(38858)
(29396)
(27981)
(24014)
(23400)
(22397)
(21040)
(20461)
(19392)
(19265)
(18911)
(18709)
(18608)
(18028)
(17624)
(17583)
(15411)
(15146)
(14891)
(14094)
(13990)
(13906)
(13709)
(13631)
(12470)
(12148)
学科
(93385)
经济(93286)
管理(73325)
(66953)
(56916)
企业(56916)
方法(44203)
数学(38191)
数学方法(37427)
中国(34357)
(27725)
金融(27721)
(26532)
银行(26488)
(25701)
(25447)
(25046)
业经(22549)
理论(22518)
地方(21110)
(20488)
(20047)
教育(18922)
农业(17514)
(17237)
财务(17154)
财务管理(17116)
企业财务(16204)
(15810)
贸易(15792)
机构
学院(359864)
大学(357909)
管理(135618)
(128076)
经济(124547)
理学(116687)
理学院(115306)
研究(114279)
管理学(112548)
管理学院(111910)
中国(89231)
(76694)
科学(72407)
(61449)
(57254)
(55166)
中心(54566)
(54444)
(53120)
师范(52636)
业大(52428)
研究所(51923)
北京(49149)
财经(48726)
(46360)
技术(45582)
(44013)
农业(42222)
(41885)
师范大学(41427)
基金
项目(240875)
科学(187172)
研究(183356)
基金(167098)
(143698)
国家(142300)
科学基金(122001)
社会(108680)
社会科(102754)
社会科学(102725)
(98785)
教育(90266)
基金项目(87939)
(82364)
编号(79341)
自然(78470)
自然科(76641)
自然科学(76629)
自然科学基金(75130)
资助(70216)
成果(66329)
课题(57329)
重点(54572)
(51988)
(51534)
(50340)
项目编号(48969)
(47741)
大学(46859)
创新(46535)
期刊
(140618)
经济(140618)
研究(105796)
中国(80362)
教育(66868)
学报(55456)
管理(50032)
(49439)
科学(48570)
(48030)
大学(42807)
(40638)
金融(40638)
技术(39441)
学学(38762)
农业(33979)
图书(24824)
业经(23692)
财经(22740)
职业(22344)
经济研究(21428)
(19366)
理论(17827)
(17513)
问题(17247)
书馆(17167)
图书馆(17167)
(16980)
论坛(16980)
科技(16844)
共检索到541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夏阳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的渴求,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破解就业难题的有效路径。一直以来,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存在典型的矛盾,一方面是企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则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矛盾背后,凸显的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乏力以及人才职业技能的欠缺。培养综合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近年来高校转型的方向。学者徐金寿撰写的《应用型人才软硬技能融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一书,就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该书以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分析了应用型、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连军  张敏  
针对准艺术类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培养,采用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共同关注、相互激励的育人模式,可以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适合提高这些准艺术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策略。同时,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的融合提升,能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恰当对接,在培养艺术实践转换能力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思路。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文  王文琴  费贤举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双优融合"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多维空间"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渐进式"双语教学方法、"内外并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和"全过程一体化"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开辟一条新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瑞春  高克敏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高等教育要实现先行发展,必须培养出能够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地方应用型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如何明确自身定位、着眼市场需求、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校办学模式、提升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走有特色的应用型发展之路,是地方应用型高校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由孙雷编写、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校企合作新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地方高校实际,将盐城工学院优集学院的办学实践加以提炼总结,结合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途径,为地方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有益建议。《校企合作新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全书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伶  
随着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我国产业转型与升级压力增大、社会文化建设需求不断提升,对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有人才培养成果来看,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素质与社会需求很大程度上存在脱节,就业质量低是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这部分高校究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成了教育界亟待研究的课题。对此,本研究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通过运用文献、访谈、问卷等方法探索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培养标准缺失;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构建与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帆  毛智勇  王玮  
应用型人才需要有其相对独立的培养路径和完整的培养体系。但是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尚无统一定式。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创新地提出了"企业全程介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全程介入"通过与签约企业合作,以联合培养为导向,找准互利共赢切入点,吸引企业与学校联合,并"全程介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教育教学和就业的全过程,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洪田  孟上九  秦进平  郭秀颖  
为使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使人才培养模式与现有的基础和条件相适应,笔者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具体实践,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国繁  曾永卫  
"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工程"是指与管理、教育等并列的专业类领域,"应用型人才"指人才的类型,是相对于研究型(科学型、理论型)而言的,面向"一线",倾向于能力培养,是对"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伍维根  钟玉良  文忠波  王兵  袁瑛  
作为新办教学型本科院校,攀枝花学院坚持"办特色大学,育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广军  龙伟  刘跃华  游新娥  胡治民  陈育新  
本文解构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的逻辑起点,提出了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能素"结构、理论技术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拓展的体系路径与环节过程,分析界定了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教性、区域性、技术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基本特征,并以"应用导向、工学交替、螺旋训练、能力递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等5个专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实践案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石柱  
"十一五"以来,我国很多本科院校积极探索产学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其面临的困难与问题颇多。北京物资学院科学理解产学合作内涵,有效分析企业参与产学合作动机,从建立学校与企业双赢合作关系的理念出发,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实施"一来二去"的产学合作模式,取得了良好实效,为本科院校产学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俊秀  马应魁  王瑾  殷培峰  李泉  
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通过市场调研及校企专家论证,明确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制定了与其相适应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2个平台、5个模块、3条主线的"253"课程体系,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保证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尧  余五新  左治江  
文章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论述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产学研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质量,有利于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易萍  
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入手,对当前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地方高校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对接国家提出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观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加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杜宇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将产业界的实际需求和教育资源紧密结合,以优化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通过问卷和访谈调研产教模式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群体,对问卷和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产教融合下人才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最终从政府部门、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四位一体”架构提出优化路径,推动产教融合从发展理念向制度供给的落地,以期为产教模式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