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3)
- 2023(14443)
- 2022(11537)
- 2021(10901)
- 2020(8817)
- 2019(19837)
- 2018(19892)
- 2017(35432)
- 2016(20123)
- 2015(22563)
- 2014(22599)
- 2013(20922)
- 2012(18713)
- 2011(16603)
- 2010(17322)
- 2009(15941)
- 2008(15993)
- 2007(14935)
- 2006(13072)
- 2005(11907)
- 学科
- 业(79309)
- 济(73291)
- 企(73240)
- 企业(73240)
- 经济(73215)
- 管理(72042)
- 方法(33078)
- 业经(27456)
- 数学(24790)
- 农(24736)
- 中国(24516)
- 数学方法(24257)
- 财(23274)
- 教育(22892)
- 技术(21903)
- 理论(21368)
- 农业(18079)
- 务(17883)
- 财务(17845)
- 财务管理(17826)
- 企业财务(16786)
- 和(15437)
- 划(15431)
- 环境(14482)
- 制(14476)
- 策(14081)
- 学(14022)
- 技术管理(13588)
- 教学(12953)
- 地方(12839)
- 机构
- 学院(272779)
- 大学(270160)
- 管理(104596)
- 济(99895)
- 经济(97569)
- 理学(89462)
- 理学院(88510)
- 管理学(86576)
- 管理学院(86048)
- 研究(85650)
- 中国(62606)
- 京(58759)
- 科学(51965)
- 财(47501)
- 江(44566)
- 范(43818)
- 师范(43483)
- 所(41271)
- 农(40465)
- 中心(39425)
- 北京(37957)
- 业大(37669)
- 研究所(37256)
- 财经(36945)
- 教育(36835)
- 州(35889)
- 技术(34683)
- 师范大学(34291)
- 经(33351)
- 院(31746)
- 基金
- 项目(177207)
- 科学(142481)
- 研究(140363)
- 基金(122969)
- 家(104605)
- 国家(103461)
- 科学基金(91000)
- 社会(86003)
- 社会科(81348)
- 社会科学(81328)
- 省(75134)
- 教育(72424)
- 基金项目(63875)
- 划(62349)
- 编号(59712)
- 自然(56573)
- 自然科(55250)
- 自然科学(55240)
- 自然科学基金(54272)
- 成果(49999)
- 资助(48761)
- 课题(45060)
- 创(42463)
- 重点(41062)
- 发(39906)
- 部(38856)
- 创新(38493)
- 年(37421)
- 项目编号(37121)
- 业(36292)
- 期刊
- 济(115745)
- 经济(115745)
- 研究(86200)
- 教育(67340)
- 中国(66806)
- 管理(45272)
- 财(40282)
- 农(37896)
- 学报(34792)
- 技术(34015)
- 科学(33782)
- 大学(29128)
- 农业(26666)
- 学学(25018)
- 业经(21894)
- 融(20705)
- 金融(20705)
- 职业(18442)
- 财经(17704)
- 业(17083)
- 经济研究(16858)
- 技术经济(15687)
- 经(15446)
- 图书(14826)
- 科技(14293)
- 问题(13714)
- 策(13706)
- 坛(13529)
- 论坛(13529)
- 统计(13410)
共检索到422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远征 倪杰 沈皆希
借助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构建适应“四新”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其涵盖了系统的主体和构成要素、位置与边界、结构与关联、活动与功能等基本要素。从系统构成的不同要素入手,分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多维目标体系建设“、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全程的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和数智技术赋能的一体化教学平台建设等进行深入剖析,进而引入我国传统哲学智慧“道法术器势”的理论框架及其辩证关系,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之“道”,强化多维融合的生态体系之“法”,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之“术”,实现实践平台一体化融合之“器”,营造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生态系统之“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易高峰
开发学生的市场意识,形成学生内在的创新创业驱动力。为学生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让大学成为创新创业的"梦想工场"。整合多方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融入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地方本科院校因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办学模式多元等特点,正在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如何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盐城师范学院开展基于能力本位的"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路海玲 吕坤 徐嘉
文章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引入战略地图理论,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战略地图。通过健全人文素养培育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建设创新创业全方位平台、建立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各环节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活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战略地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维
<正>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从而为社会各行业发展培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升,高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国家与社会发展关注的热点。大学生作为接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本身就具备创新创业所需专业知识基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王志强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从其深层逻辑而言,创业教育具有两个规定性:其逻辑起点在"创业",逻辑重点在"教育"。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构逻辑就是实现"创业性"与"教育性"的融合。同时,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必须体现开放互联与内生成长两个关键特征。就构建路径而言,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必须遵循自发演进的路径,不断调适自身的边界、功能与结构,构造闭环演进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以实现知识生产—知识扩散—价值创造的完整价值链。
关键词:
高校 创业教育 生态系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和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新常态。创新创业和人才创新是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更是我国战略发展的重要目标,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与人才创新研究成为当前高校的研究重点。姚远、冉玉嘉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一书提出将立德树人全面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中,以教育为载体,解决创新创业活动中各方主体的冲突与矛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彦民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解决地方高校发展转型过程中复杂问题的一个主要突破口。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就要以创新创业思维改革课程内容体系及逻辑结构,突出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教学相融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活动相融合;发挥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主导作用,促进体系内各要素良好融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志远 戴威 徐倩倩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在新产业革命背景下高校以应用新技术为导向助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地方促进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选择和途径。浙江具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良好政策条件、创新环境和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以应用新技术为背景,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在于把握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中各个要素的协同机制和激发各主体的创新动力,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支撑体系,助力地方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
应用新技术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生态系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娟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是构建科学有效的机制,以实现人力、信息、教育资源的整合,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体现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而构建这种有效的机制,需要各高校结合时代发展特征,积极改变教学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本科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莉 刘梅英
现阶段,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不健全、融入性课程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培养模式僵化等问题。应从教育内涵出发,以生态化视角,打造"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建设分层次、分阶段、多维化课程体系,搭建"无界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促进资源整合,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供给",系统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严子淳 赵桂红
本文以经济转型时期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基础,探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国家战略如何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促进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转型变革与经济稳定发展。文章从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创业联动发展、创新创业意识培育体系、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与区域经济联动这三个视角分别阐述了"双创"如何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新引擎驱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并且就各个视角提出了"双创"生态体系的构建目标与实施路径。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创新创业 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宏翔
生态系统建设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也是解决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可靠路径之一。本文对美国斯坦福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经验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创新创业教育升级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支持系统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需要优化政府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导向,提高政策执行力,完善以创新创业学院为平台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优化满足教师和学生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创新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建立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协作共赢机制。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创新创业教育 生态 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向红 周丽琴 康冰心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是多主体单位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教育生态系统,它的成立有利于整合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合力,共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其联盟生态系统可分为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其构建应从宏观层面调整政策导向,强化价值理性,完善顶层设计,提升执行力度,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有效性;中观层面搭建以职业院校为中心、多元主体协同的联盟生态系统治理,增强创新创业智力、资源、信息的聚合力;微观层面搭建以学生成长为主线的创新创业育人平台,通过多方协作形成合力,实现协同育人。
关键词:
教育生态理论 职业院校 创新创业联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熊毅 杜朝运
大学创新创业存在供需结构错配现象,表现为大学创新创业脱离区域经济的发展;教师注重常规教学缺乏创新创业经验;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能力亟待提升。建议教师要身体力行创办企业,构建学科交叉与互融递进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大学生应立足创新提高创业质量,通过创业实现创新的商业价值;创新创业要从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转变,成为国家创造扩散知识的中心和高效供给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大学生 创新创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