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6)
2023(15136)
2022(12543)
2021(11673)
2020(9647)
2019(22401)
2018(22171)
2017(42041)
2016(23342)
2015(26660)
2014(27177)
2013(26218)
2012(24660)
2011(22591)
2010(23229)
2009(21361)
2008(21451)
2007(19706)
2006(17241)
2005(15709)
作者
(68366)
(57106)
(57080)
(54207)
(36086)
(27229)
(26022)
(22376)
(21588)
(20632)
(19470)
(19289)
(18203)
(18151)
(17816)
(17526)
(17347)
(16928)
(16593)
(16488)
(14285)
(14239)
(14096)
(13164)
(13071)
(13020)
(12813)
(12678)
(11679)
(11408)
学科
(102104)
经济(101984)
管理(62933)
(58663)
(45987)
企业(45987)
方法(41510)
数学(36688)
数学方法(36092)
中国(30057)
(28357)
地方(26215)
(23520)
业经(22423)
(20026)
(19596)
农业(19195)
(17369)
贸易(17352)
(16855)
银行(16823)
(16716)
(16557)
金融(16553)
(16209)
理论(15462)
(14753)
环境(14546)
技术(14342)
(14133)
机构
学院(332662)
大学(332626)
(133465)
经济(130393)
管理(121251)
研究(117222)
理学(102898)
理学院(101662)
管理学(99417)
管理学院(98793)
中国(89143)
科学(72402)
(71757)
(63738)
(61050)
(58974)
研究所(54800)
中心(53954)
(52880)
业大(49811)
财经(48743)
(46932)
师范(46465)
北京(46108)
农业(45979)
(43922)
(42794)
(42251)
经济学(40532)
技术(37100)
基金
项目(213830)
科学(166164)
研究(159017)
基金(150005)
(130193)
国家(129027)
科学基金(109315)
社会(98053)
社会科(92783)
社会科学(92758)
(86569)
基金项目(78141)
教育(75067)
(72314)
自然(68792)
自然科(67171)
自然科学(67151)
编号(66467)
自然科学基金(65882)
资助(62492)
成果(56485)
(50550)
重点(48866)
课题(48055)
(46670)
(44330)
创新(41368)
科研(40771)
发展(40282)
大学(40158)
期刊
(155836)
经济(155836)
研究(100971)
中国(76587)
(55395)
学报(52564)
(49964)
科学(46907)
教育(46880)
管理(44996)
大学(40145)
农业(37551)
学学(36836)
(33381)
金融(33381)
技术(31085)
业经(26231)
经济研究(24579)
财经(24135)
(20725)
(20433)
问题(20230)
图书(19170)
统计(17395)
技术经济(16839)
(16107)
(16067)
(15822)
科技(15159)
(14928)
共检索到519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安琦  苗贵松  
产学研合作育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天然联系。从战略认识维度看,全球视野、国家创新、地方需要、高校发展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趋势;从专业调整维度看,结合地方、行业、产业实际,组建专业群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现状;从课程改革维度看,实践课程的内容与方法改革尤为重要;从校企合作维度看,与政府机关、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共建越来越多;从科研方向维度看,服务于人才培养是高校科研与科研机构一个最大不同;从学科发展维度看,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基础是学科水平。而关于人文社会学科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担当与情怀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中亟需探索的重要问题。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文虎  苗贵松  
新建本科院校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型高校,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产学研结合和师资队伍四个维度着手。主要路径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先进教学文化、转变服务地方方式。而抓好高校与地方互动、应用型专业群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及国际名校合作工作则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四大重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温天力  
实现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既是推进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全局要求,也是高校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内涵发展的战略机遇和必然选择。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重塑办学理念,引领思路转型;把握办学定位,谋划战略转型;创新培养模式,推进内涵转型;提升服务水平,实现能力转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雪涛  李文虎  王文琴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学习者自身多样化三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应当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激发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形成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平衡发展新格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校企、校地、校校协同创新;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让每一位师生员工都有出彩的机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小敏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标,引导一批应用型本科转型已成为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浙江省为例探讨了当前应用型本科转型的现状、问题,以及笔者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晓蕾  林妍梅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跨越,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更加显著,国家将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作为发展主线,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基于对应用型课程内涵和基本原则的理论分析,对我国转型高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取得的进展进行分析发现,国内应用型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趋向能力为本,课程开发体现多元协同,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应用性特色。针对转型中需关注的问题,从构建与专业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立可持续性的校企合作机制,推进学生中心教学范式方面给出了思考与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倩  
产教融合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当前,学校对产教融合的重视不够、内容单一、平台不足,主要是缺乏内外部融合的动力与有效的保障措施。因此,要着力激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部动力,增强外部需求,精心打造内外部融合的平台与保障网络,促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有效转型与继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维龙  张静  王保华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地方本科高校承载着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新时代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探寻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多重嵌融的中国范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艺敏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是本科教育的主体。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实现真正的转型发展,需要把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内在要求,要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不仅要培养学生服务当今社会的能力,还要给予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诚  
继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次提出到2022年要推动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课题组开展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相关调研发现,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办学定位逐渐明确、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完善。然而,也有部分新设置本科高校还存在应用型办学定位不明显、专业层次有待提升、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经费较低等问题。为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供给;探索建立动态编制管理机制,提高师资队伍数量;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打造应用型核心专业;制定分类科研评价制度,提升服务区域和行业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刘海  
经过新世纪初的扩招和大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已经完成了大众化进程,进入以提升质量、完善结构为重心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实现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分类和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晓明  
产业转型升级使社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同时也迫切要求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当前发展高职本科教育主要有三种基本路径:新建高职本科院校、现有高职专科院校升格本科和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院校,其中,地方应用型本科的高职转型是最为理想的路径选择。要积极促进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合理衔接,加快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向高职转型,使区域内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整体规模、层次与素质结构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维爽  张庭发  宋永鹏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转型是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改革必然影响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以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引起利益相关者间新一轮的博弈。文章基于多个视角,对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改革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高等教育改革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对各利益相关者来说不仅是博弈,更是深层次的合作,任何一方利益主体都无力独自左右改革的进程和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旭  
不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由原来的专科学校升格而成,其在教师发展目标、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发展路径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意义方面来看,此类高校教师发展的目标在于建立一支能够推进其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教师队伍,但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师来源、教师发展体系等方面问题不少。鉴于此,应积极构建专门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的教师发展内容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才盛  田原  
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是扩大地方就业创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本文将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引入产教融合研究中,通过对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的分析,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政府和企业的共生系统分析,探讨三者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共生关系,对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内涵作出新的阐释,探索"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可行性策略,并进一步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