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98)
- 2023(5291)
- 2022(4488)
- 2021(4315)
- 2020(3657)
- 2019(8278)
- 2018(8468)
- 2017(15186)
- 2016(8876)
- 2015(10345)
- 2014(10690)
- 2013(9720)
- 2012(8988)
- 2011(8047)
- 2010(8338)
- 2009(7603)
- 2008(7480)
- 2007(6944)
- 2006(5901)
- 2005(5216)
- 学科
- 济(31607)
- 经济(31571)
- 管理(23543)
- 业(18483)
- 方法(17251)
- 企(16034)
- 企业(16034)
- 数学(15511)
- 数学方法(15013)
- 理论(8971)
- 学(8805)
- 中国(8474)
- 教学(7241)
- 财(7085)
- 农(7018)
- 制(6983)
- 体(6040)
- 业经(5616)
- 银(5462)
- 银行(5442)
- 教育(5431)
- 地方(5363)
- 行(5208)
- 融(5182)
- 金融(5175)
- 和(4833)
- 技术(4521)
- 学法(4416)
- 教学法(4416)
- 划(4299)
- 机构
- 学院(121740)
- 大学(119968)
- 管理(42790)
- 研究(41685)
- 济(40010)
- 经济(38842)
- 理学(36534)
- 理学院(36068)
- 管理学(34735)
- 管理学院(34511)
- 中国(30129)
- 科学(28495)
- 京(26569)
- 农(23222)
- 所(22370)
- 研究所(20562)
- 业大(20405)
- 江(19616)
- 财(19391)
- 中心(19133)
- 农业(18453)
- 技术(18293)
- 范(17767)
- 师范(17505)
- 北京(16752)
- 州(15860)
- 院(15443)
- 财经(14913)
- 省(14339)
- 师范大学(13636)
- 基金
- 项目(82727)
- 科学(63069)
- 研究(59558)
- 基金(55985)
- 家(50248)
- 国家(49821)
- 科学基金(41525)
- 省(35097)
- 社会(33426)
- 社会科(31532)
- 社会科学(31524)
- 教育(30460)
- 划(29471)
- 基金项目(28449)
- 自然(28093)
- 自然科(27508)
- 自然科学(27496)
- 自然科学基金(26930)
- 编号(25664)
- 资助(24671)
- 成果(21752)
- 课题(19572)
- 重点(19276)
- 部(17120)
- 发(17033)
- 创(16792)
- 计划(16431)
- 年(16021)
- 科研(15842)
- 项目编号(15800)
共检索到183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义龙
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是理论基础较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拓宽专业口径,优化课程体系,注重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通识教育与职业专业教育、专业理论教育与实训操作、专业技能提升与综合素质拓展、专业基础理论与企业案例分析相结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杰
刘杰在《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5期中撰文,分析了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协同构建课程体系的需求与必要性,阐述了协同构建课程体系的理念与目标,提出了协同构建课程体系的内容与教学方式。高职专科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工学结合,过度强调岗位操作技能的培育,导致毕业生的岗位迁移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足;而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过度强调系统理论学习,致使毕业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因此,为了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杰
基于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两个层次院校的课程体系有协同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一体化的框架中,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目标,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教学方式等四个维度出发进行课程体系的协同构建,促进两个主体教育的有机衔接,从而在培养高技能、技术型革新人才这一目标上达到"1+1>2"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专科 应用型本科 课程体系 协同构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孙棠
课程体系就是所设置的课程及其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对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起着基础性、方向性和决定性的作用。显然,对应用型会计本科教育而言,要实现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就必须构建出一个与"应用型会计本科教育"相应的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于会计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近年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桂云 王明明
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与学科课程系统性相结合。实现职业岗位需要与学科课程知识逻辑相协调。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地方本科高校通常都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但却不同程度地存在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实际不契合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校课程设置没有真正实现围绕职业能力及岗位需求构建,且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难以适应应用型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宇 解水青 郭卉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元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双主体",基本要求是实践性和创新性,具有课程目标双重性、课程内容跨界性、课程实施实践性、课程结构适应性及课程评价发展性的特点。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元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以人才成长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定位为依据,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为核心元素,以产出导向和多方评价为驱动,从而达到以高质量课程体系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初衷。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双元课程体系 应用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纯荣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重构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根据社会和企业对营销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对营销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细化并落实到具体课程当中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据此,将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划分为通用知识、通用能力、学科课程和职业课程四个模块,并将实践课程融于四个模块之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琳
文章从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出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提出网络方向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可以用模块化的形式构建,从而提高学生的网络专业技能,为其将来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 模块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炜
本文从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入手,探讨了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分析了财务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体系作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本科 财务管理 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静
文章在分析小学教育(语文方向)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专业课程体系应依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状况和基础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师发展的需求来确定,并据此提出在课程构建中应体现"博"与"专"的关系、提升职业实践能力、凸显教学研究能力、加强人文课程的设置。希望通过借鉴前人经验的同时,研究出符合地区实际、用人单位需要的课程体系,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 语文方向 课程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硕博 吴昌平 张广渊
软件外包服务现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趋于白热化。服务外包沿着规模化、高端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升级,这对软件外包人才培养也有了新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适应软件服务外包发展的新形势,在规模化、高端化和国际化的新趋势下,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包括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实践课程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
软件外包 软件测试 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曾姗 王景瑞
课程体系既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类型与质量。以物流专业为例,比较河北省某转型试点高校与德国科隆应用科技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安排、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方面等存在较大差异。加快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进程,应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化、课程安排实用化、课程设计模块化、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评价社会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滕晓梅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商业模式和交易的不断创新,企业界对会计人才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诉求越来越强烈。现代的会计人才不仅要具有传统的会计核算和分析能力,还要具有决策控制能力、会计信息系统运用维护能力、会计制度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但长久以来,不管是学术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会计学本科教学的内容都推行以学科供给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就业压力的激增,客观上要求本科教育的定位不得不做新的调整,由面向少数人的特权向更多人的权利过渡。因此,尊重本科生的学习选择权利,增强其专业与课程学习的社会适应性,强化培养方案与课程结构的弹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性与差别化发展,是当前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结合欧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比较,发现我国本科教育存在学分要求总量大、课程门数过多、内容庞杂现象,导致学生学习匆忙而又浅尝辄止。而且,因为培养方案相对单一、课程体系与结构过于刚性,压缩了学生专业与课程学习自主选择的空间。专业教育口径过窄问题依旧存在,不同模块与专业方向的选择余地有限,弱化了学生面向社会职业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为此,压缩本科课程总量要求,弱化课程体系的统一性与课程结构的刚性,进一步丰富课程与项目资源,增强学籍管理及相关政策制度的弹性,为学生自主选择留置空间并提供多元发展通道,应是当前本科课程体系与结构变革的基本策略,也是保障学生学习自由权利和强化个体责任担当意识、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根本。
关键词:
本科教育 课程要求 课程结构 多样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