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7)
2023(9398)
2022(7787)
2021(7490)
2020(6181)
2019(14466)
2018(14722)
2017(26856)
2016(14751)
2015(16736)
2014(16663)
2013(15696)
2012(14090)
2011(12387)
2010(12757)
2009(11259)
2008(11044)
2007(9992)
2006(8533)
2005(7283)
作者
(39732)
(33064)
(32800)
(31000)
(21064)
(15974)
(14883)
(12824)
(12543)
(11909)
(11396)
(11002)
(10706)
(10378)
(10096)
(9842)
(9830)
(9802)
(9552)
(9461)
(8182)
(8090)
(8069)
(7618)
(7612)
(7449)
(7336)
(7282)
(6701)
(6562)
学科
(51846)
经济(51812)
管理(43836)
(41959)
(36237)
企业(36237)
方法(24267)
数学(21241)
数学方法(20629)
技术(17525)
中国(14887)
(14809)
理论(13379)
业经(12410)
技术管理(12053)
地方(11749)
教学(11251)
(10379)
农业(9889)
(9623)
(9227)
教育(8951)
(8036)
(7900)
(7857)
贸易(7847)
(7566)
(7557)
银行(7556)
学法(7297)
机构
学院(194283)
大学(190189)
管理(76650)
(68981)
经济(67061)
理学(65912)
理学院(65168)
管理学(63529)
管理学院(63155)
研究(59387)
中国(44215)
(40938)
科学(37907)
(31123)
(30427)
(29287)
业大(28969)
(28485)
中心(28465)
(27709)
师范(27447)
技术(26467)
研究所(25975)
北京(25562)
(25167)
财经(23978)
农业(22757)
(22465)
(21581)
师范大学(21455)
基金
项目(133353)
科学(105113)
研究(100983)
基金(91974)
(79704)
国家(78961)
科学基金(69025)
社会(59936)
(57383)
社会科(56651)
社会科学(56637)
教育(50154)
基金项目(48985)
(47062)
自然(45491)
自然科(44545)
自然科学(44537)
自然科学基金(43689)
编号(43009)
资助(37476)
成果(34127)
(33428)
课题(31551)
重点(30274)
创新(30190)
(29116)
(27728)
(26168)
项目编号(25880)
大学(25424)
期刊
(77985)
经济(77985)
研究(54205)
中国(46590)
教育(36935)
管理(31056)
学报(26922)
(26625)
科学(26077)
技术(24979)
(24351)
大学(21307)
学学(19310)
农业(18492)
(13981)
金融(13981)
业经(13685)
职业(12843)
科技(12189)
图书(11332)
(11247)
经济研究(11181)
技术经济(11076)
财经(10788)
(10630)
(10159)
论坛(10159)
统计(10150)
(9369)
问题(9218)
共检索到289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奎洋  贝绍轶  唐金花  李国庆  
结合应用型本科的内涵和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研究,重新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采用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方法,融合理论、实践、科研环节,构建了"三线并行"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了相关课程群内容,并对成绩评定方法进行探讨,建立了"三维一体"的成绩评定体系。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可以加强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等工程素质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绍琴  徐俊英  李越湘  
为了培养具有技能创新能力的化学人才,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对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通过在基础教学中渗透前沿知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研讨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无机化学教学质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性体系,实现学生从知识型向实践型和创新型的转变,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化学人才,提高学生职场竞争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俊  李荣斌  汪烨  王廷军  
作为新升本科地方院校,上海电机学院提出"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文章结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工程素质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工程素质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多途径培养技术本科生的工程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艳  王路  房庆军  
当前我国本科物流教育存在教学同质化现象严重、学科体系及培养体系不完善等短板,使得整体培养效果不理想,物流本科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对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专业应确立明晰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并围绕该层次物流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开展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框架和实施路径。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颜伟  袁清和  孙佳欣  欧龙飞  
培养符合创新型社会发展需求和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需要长远规划的问题,因此测度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认证标准的响应契合程度是评价该模式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为了构建一套良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基于能够全面表达模糊性和随机性特征的云理论,确立了7级测度云标尺,根据云理论扩展标度的层次分析法为培养模式各要素指标分配了权重,构建了响应云的测度模型,通过计算响应云与标尺云的贴近度确定隶属等级,实现了"培养模式—认证标准"响应性的有效测度。最后,将该测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采用云理论构建了响应云的测度模型,实现了"培养模式—认证标准"响应性的评价,并客观表达了测度本身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包含的要素中,"教育理念B2"和"培养过程B4"占据了60%以上的比重,高校只有在这两个要素上取得较好的分值,才能提高培养模式对通用标准的响应契合程度。为今后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制定契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德芹  彭军志  
结合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应用型课程体系、规划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理论教学与成绩考核、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强化素质教育环节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构建以职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义奎  王铁良  刘文合  刘艳华  
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中职本)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土木工程高等职业教育,也不同于土木工程本科教育。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中职本)教育基本介于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之间,其人才培养应更好地适应地方性、经济性和职业性的特点,按照培养具有宽扩知识面、侧重实践能力、擅长实际应用的人才整体优化设计培养计划,构建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中职本)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土木工程全程导师制培养模式,对土木工程(中职本)本科专业人才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实践环节等进行探讨和实践,以期为高等教育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兆花  燕珍  蔡晓丽  
在分析我国物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六个方面探讨了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品  曹静雅  林瑛  
文章基于应用性本科高校管理类物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在阐述相关研究背景的基础之后,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的构建,并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以师资队伍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加强制度建设,实施各种保障,才能有效的实施应用性本科高校管理类物流工程人才培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国保  宋佳佳  张笑笑  
基于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状况,阐述了目前我国物流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从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协同育人等方面,提出了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以适应我国未来物流业的发展需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戴林富  游俊  
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于准确定位,找到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即其现实意义;因投资主体多元化、母体桎梏、经验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以下几个关节点,即创新思维、准确定位、因校制宜;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的创新、培养规格的创新、培养内容的创新、培养过程的创新等四个方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淑华  孟全  
独立学院是在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自身发展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产物,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对于推进大众化教育和提高全民族素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独立学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定位问题、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愈来愈凸现,独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慕辉  何清  
目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旺盛需求,培养更多、更好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结合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动态,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不断解决课程教学和工程实际脱节难题,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力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探索构建工学结合基础上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明确思路,做好顶层设计为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在实施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了"一二三四"建筑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华峰  
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教育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有必要以工程实践为主线,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入手,系统完成对学生创新性工程思维、能力及素质的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晓华  
中俄经济快速发展对双边交流中所需人才提出新标准,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并能流利使用外语交流的国际化复语型人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将学习俄语的理工专业学生全部划入培养范围,在师资配备上首选各校教授俄语的教师,必选国际贸易及国际法等国际知识教师,同时对教学制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作出改革与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