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4)
2023(4623)
2022(3845)
2021(3810)
2020(3252)
2019(7529)
2018(7601)
2017(13412)
2016(8095)
2015(9444)
2014(9492)
2013(8374)
2012(7435)
2011(6619)
2010(6883)
2009(6096)
2008(6055)
2007(5608)
2006(4674)
2005(4060)
作者
(21072)
(17418)
(17031)
(16444)
(11125)
(8192)
(8049)
(6802)
(6529)
(6473)
(5964)
(5770)
(5469)
(5458)
(5341)
(5340)
(5279)
(5168)
(5021)
(4997)
(4313)
(4238)
(4199)
(4082)
(4009)
(4008)
(3872)
(3866)
(3612)
(3604)
学科
(26550)
经济(26535)
管理(22064)
方法(16897)
(16842)
(15540)
企业(15540)
数学(15407)
数学方法(14949)
理论(6848)
中国(6820)
(6751)
教学(6236)
(5466)
教育(5403)
(5253)
银行(5250)
地方(4940)
技术(4911)
(4879)
(4876)
业经(4738)
工作(4439)
(4141)
(3931)
(3890)
制度(3881)
(3685)
(3673)
财务(3643)
机构
大学(103389)
学院(100619)
管理(37563)
(33639)
理学(32755)
经济(32677)
理学院(32384)
管理学(31091)
管理学院(30908)
研究(29374)
中国(22337)
(21750)
科学(19624)
(17275)
师范(17114)
(16926)
(15867)
业大(14962)
中心(14567)
(14384)
(14229)
北京(13903)
(13399)
研究所(13080)
师范大学(13062)
教育(13026)
技术(12991)
财经(12868)
(11670)
农业(11186)
基金
项目(69096)
科学(54355)
研究(52694)
基金(47170)
(40174)
国家(39819)
科学基金(34916)
社会(30506)
(29750)
社会科(29028)
社会科学(29021)
教育(28815)
(24734)
基金项目(24089)
自然(22925)
编号(22525)
自然科(22512)
自然科学(22509)
自然科学基金(22053)
资助(20786)
成果(20071)
课题(17379)
重点(15906)
(15037)
(14904)
(14559)
项目编号(14536)
大学(14288)
(14105)
创新(13716)
期刊
(32297)
经济(32297)
研究(29652)
教育(26456)
中国(25458)
学报(15248)
管理(14757)
(14286)
科学(12727)
大学(12256)
技术(11937)
(11180)
学学(10429)
图书(8695)
(8348)
金融(8348)
农业(7781)
统计(7655)
(7021)
职业(6610)
决策(6279)
书馆(6210)
图书馆(6210)
财经(6144)
技术经济(5494)
经济研究(5360)
(5224)
科技(5100)
(4936)
(4797)
共检索到151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爱兰  
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紧缺应用型人才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为核心,许多地方高校正在开启新一轮的转型发展之路。新的办学功能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对应用型地方高校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必须针对教师业务能力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为目标导向,重新确定教师业务能力结构及其内涵要求,在思想观念、机制政策、培养方式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推进教师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立万  向春荣  谢昆  
文章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应用型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机制体制建设、教师转型、人才引进、兼职队伍建设以及应用型教学团队构建等完善途径,对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了深入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冷岩松  
应用型高校建设的关键是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人力资源队伍,而构建高水平人力资源队伍的核心是不断提升教师人力资源的能力水平。与实际需求相比,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在能力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教师能力提升方面还存在规划滞后、管理机制不科学、教育培训针对性不足等诸多亟待破解的问题,可从前期规划、教育培训以及考核激励等方面寻求解决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政宝  刘翠华  
当前,很多地方高校都在进行应用型转型,应用型师资则是转型成功的关键,应用型高校建设必须有一支优秀的应用型教师队伍。当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在应用型教师必需的知识、技能等表层特征,但是深层次的胜任应用型教学的内隐性特征对于教师更为重要。通过实证研究,构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结果表明,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为一个四维结构,分别是问题指向素养、教学组织素养、行业专业素养、创新创业素养。最后,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师资建设,提出了四项开发应用型教师的胜任特征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治强  
应用型地方高校转型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转型发展,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是时代的要求,也关系着地方高校改革的成败。然而在实践中,存在教师转型发展形式大于内涵、配套政策和组织保障不到位、教师自身转型发展的主体意识不强三方面问题,阻滞了地方高校教师的转型发展。因此,需要尽快制定"双师型"国家认定标准,加强社会支持和制度保障,增强教师转型发展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双子模型"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推进应用型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的转型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凌  
随着应用型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应用型院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困境日益突显,青年教师逐渐成为应用型院校重要的支柱。青年教师大多从博士直接进入院校任教,缺乏充足的教学培训,教学学术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青年教师在教学学术能力提升过程中面临着环境、需求及思想等层面的困境。应用型院校应在营造良好的教学学术氛围、改革学术制度、构建学术性服务组织等方面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学术指引,组织多元化的教学学术活动,构建学术共同体;强化教师教学责任感,提升教育专业性,注重教学反思,积极开展合作对话。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齐义山  
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对于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成长型心智模式则是影响教师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关键深层次动因。因此,探究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深层驱动因素——成长型心智模式的构成及培养路径就显得非常必要。教师个人应改善既有心智模式,修炼利于专业能力发展的成长型心智模式;学校组织应多措并举,促进和支持教师成长型心智模式的养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敏  
为了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急需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知识专业、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本文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要求出发,探讨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通过对地方高校教师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校企合作共赢新模式,以及提升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创新能力的具体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维  杨秋月  
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离不开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支持,良好的道德规范、扎实的教学能力、优秀的实践技能是确保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打造优质教师队伍的关键。当前,高校教师职业素养提升面临着定位与定向的迷失、认同与认证的缺位、结果与结论的异化等问题。面向未来,应通过完善教师成长机制、强化转型认知、明确多维学术观、强化组织建设、优化教师评定等方面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路径框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昆  王丽敏  
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具体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想,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教师教学全过程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实例进行了相应的验证和说明,为现实应用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佳丽  
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造具有特色的应用型高校,关键在于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中面临诸多的现实问题,包括专任教师的数量和学历与学生培养需求不匹配,教学任务繁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结构不合理,用人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严重;教师自身学习意识和发展意识不强。对此,文章提出我国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的策略:国家层面,要完善相关政策及制度,为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提供保障;社会层面,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培养"双能型"教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楼军江  
"反思自觉"理应成为教育质量理念下应用型高校教师的教学立场。作为应用型高校教学"行动研究"的内容和途径,"反思自觉"与学校教育质量、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学校教学中心地位建设具有广泛联系。探索与建立应用型高校"反思自觉"教学立场,不仅有助于支撑和支持教师变革教学观念,推动高等学校和教师构建合适"教学生产力",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高,造就应用型高校教学内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虹  勾四清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压力随之增加。随之带来了职业倦怠,对教师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和后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倦怠的防控措施,利用系统工程学的三维组织结构理论,建立职业倦怠的防控工作实施体系。这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预控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松丽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应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质量要求和特征。由于长期的单一同质学术化发展战略与模式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的区域性质量特征遭到严重的削弱甚至扭曲,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师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及高校区域社会发展服务职能的发挥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存在的教师队伍非区域化问题,可归因于教师来源、教育背景、教师诉求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客观环境压力等方面,应用型本高校要坚守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定位,重视教师队伍的区域性质量建设,激活教师技术成长诉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滋海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是高校服务“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以及促进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建设“双高”院校的关键内容。本文主要探究“1+X”证书制度下的“双师型”高校教师能力提升情况,首先指出了高校“双师型”教师的新内涵,之后分析了“1+X”证书制度下的“双师型”高校教师建设困境,最后从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组建结构化的“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提升“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的能力等方面出发,详细阐明了“1+X”证书制度下的“双师型”高校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