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3)
2023(7038)
2022(5947)
2021(5508)
2020(4791)
2019(10821)
2018(10827)
2017(19903)
2016(11409)
2015(12970)
2014(13081)
2013(12274)
2012(11136)
2011(10031)
2010(10477)
2009(9729)
2008(9736)
2007(8837)
2006(7746)
2005(7157)
作者
(31959)
(26854)
(26842)
(25533)
(17135)
(12740)
(12232)
(10417)
(10158)
(9828)
(9169)
(9167)
(8865)
(8661)
(8517)
(8270)
(7973)
(7973)
(7752)
(7749)
(6821)
(6663)
(6595)
(6121)
(6097)
(6092)
(6086)
(6017)
(5582)
(5303)
学科
(42422)
经济(42351)
管理(38490)
(32629)
(28767)
企业(28767)
方法(21436)
数学(19175)
数学方法(18699)
(13318)
(12785)
中国(10804)
(10086)
理论(9823)
业经(9420)
(8866)
(8380)
财务(8341)
财务管理(8319)
企业财务(7858)
(7844)
(7482)
银行(7468)
体制(7395)
技术(7248)
(7244)
教学(7111)
(7066)
(6895)
金融(6893)
机构
学院(159183)
大学(158995)
(61514)
管理(60365)
经济(60025)
理学(51943)
理学院(51397)
研究(51221)
管理学(50054)
管理学院(49758)
中国(38244)
(33638)
(31613)
科学(30612)
(25597)
(25239)
(24648)
财经(24302)
中心(23641)
业大(23091)
研究所(22910)
(21893)
北京(21174)
(20197)
师范(19976)
(19684)
农业(19082)
经济学(18938)
技术(18912)
(18814)
基金
项目(105610)
科学(83228)
研究(78188)
基金(75468)
(65294)
国家(64767)
科学基金(56162)
社会(48558)
社会科(45971)
社会科学(45962)
(43003)
教育(39178)
基金项目(38838)
自然(36362)
(35828)
自然科(35595)
自然科学(35588)
自然科学基金(34901)
资助(32265)
编号(32177)
成果(26878)
(24394)
重点(24387)
课题(23711)
(23654)
(22580)
(21271)
创新(21101)
教育部(20701)
大学(20435)
期刊
(67841)
经济(67841)
研究(46564)
中国(37633)
(26636)
教育(25119)
管理(24706)
学报(24383)
(22611)
科学(21721)
大学(19347)
学学(18047)
技术(17509)
农业(15172)
(13650)
金融(13650)
财经(12466)
(10613)
经济研究(10308)
业经(9999)
统计(9415)
(8711)
职业(8671)
问题(8468)
(8175)
技术经济(8110)
(7674)
决策(7652)
科技(7606)
财会(7365)
共检索到242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发勤  张广兵  
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的多向参与将参与式决策理论与参与式设计理论应用于联合培养模式的构建,通过"多向参与—有效互动—整合生成"来深化联合培养模式。在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各方的多向参与中,实现单位之间、单位人员之间、单位内部人员之间的有效互动,充分整合各方的人力、物力,生成联合培养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从而有效克服联合培养中联合形式化的弊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光俊  杨治立  杨艳华  
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和缺乏有效沟通和制度经费保障,以及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导致校企合作保障机制亟待建立,文章从政策保障、制度保障、沟通交流、全程参与和利益保障等方面对建立校企联动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实现校企双赢,进一步推动高校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鲁平  徐澍敏  张跃西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量"的持续扩张带来了"质"方面的诸多问题。文章指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坚持就业导向,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并提出了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利益机制、激励机制、选择机制、互动机制、交融机制、学习机制、更新机制、考评机制等九个方面的具体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宇飞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已是大势所趋。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中,应用型院校一方面应坚持本质定位、分类定位、创新定位的基本原则,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应正确把握应用型院校的本质与特殊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应用型院校国际化进程,保证应用型院校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同时,应用型院校应坚持构建完善的自我实现机制、创新动力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评价机制,保障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红霞  
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作为高等教育成功育人模式,在国内已深入探索应用近二十年。本文通过辨析校企协同概念,剖析校企协同的现状表现及问题症结,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平台,兼顾多方利益诉求,构建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多措并举,真正形成因需制宜、资源共享、亮点凸显、深度融合的校企协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施俊  袁德正  
探索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与贯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中的核心内容。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分段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能否顺畅衔接,直接影响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进程。文章从项目的组织、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强化、教学组织管理及过程质量监控等方面入手,提出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实施策略和衔接机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寇志海  曾文  徐让书  牛玲  陈雷  马洪安  李彬彬  王俊鹏  
自行设计和开发了多种热工流体基础教学实验台。在热工流体基础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热工流体综合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周"2个实践环节,构筑多层次、一体化、与专业紧密结合的热工流体实验教学体系。自行开发了发动机虚拟拆装教学平台,与行业企业间采取了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的、较为灵活的"3+1"和"3.5+0.5"等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开展校企联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通过能源动力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和实践,既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拓宽了就业范围和就业渠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文彬  
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时代对高校的迫切要求。传统注重知识传授和表浅行业认知的人才培养机制亟须改革,产学研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大学履行好培养人才重要任务的基本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亮军  
文章就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展开思考与探索,通过"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机制、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机制、应用型人才质量评价机制、领导激励机制等局部机制的建设,探索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机制创新路径和方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万强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合作是发展的内在需求。高等院校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合作,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具体表现,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一、依托产业链,构建校"区"合作平台高等教育既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基本功能,也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现代功能。高等院校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姻,不仅可以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郜锐  赵春华  安琳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后,需要承担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职能。当前,开放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开放大学需要从培养机制上发力,自觉依据供给侧改革的需求调适办学行为:对接供给侧改革需求,增设应用型专业;强化应用型、技能型课程体系建设;建构应用能力本位的教学机制;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应用型教师队伍;提高监测能力,构建开放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莹  
纵览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20世纪末期,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基础的新兴工业产业发展迅猛,对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阶段,这促使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尊重劳动力市场需求。因此,一部分高等院校的定位开始由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和专业人才,转变为应用技术型人才。传媒产业是文化创意高端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渊  
高校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其途径有多种,但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变革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育方式并积极进行本科教育的改革,是最佳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始终强调"育人为本",这对于促进专业教育工作、推进本科教育工作和摆脱传统学科本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型高校要想取得良好的创新举措,关键要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文章对应用型高校的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进行了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中江、黄成亮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中撰文,在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涵及其培养问题。应用型人才是与精于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和擅长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相对应的,既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用",本质是学以致用。应用型人才的本质内涵是科学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庆芳  
北京旅游学院创建于1978年,她的前身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建院迄今已经历了12个年头,为国家培养了不同层次的旅游专门人才近4000人,其中本科毕业生864人,专科毕业生61人,干部专修科生206人,夜大学201人,各类培训生2500多人。他们之中许多人已成为北京及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