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5)
2023(6934)
2022(5929)
2021(5564)
2020(4929)
2019(11368)
2018(11321)
2017(20916)
2016(12067)
2015(13527)
2014(13548)
2013(12989)
2012(12041)
2011(10947)
2010(11454)
2009(10098)
2008(10153)
2007(9028)
2006(7872)
2005(6989)
作者
(37113)
(31038)
(30831)
(29124)
(19733)
(14744)
(14086)
(12090)
(11808)
(11247)
(10676)
(10664)
(10134)
(9951)
(9710)
(9555)
(9475)
(9366)
(9034)
(8845)
(8009)
(7787)
(7744)
(7080)
(7057)
(6956)
(6817)
(6807)
(6531)
(6310)
学科
(49394)
经济(49362)
管理(32797)
(30993)
方法(27618)
(26567)
企业(26567)
数学(24582)
数学方法(24066)
(12835)
理论(11484)
中国(11447)
(11441)
业经(9805)
(9800)
技术(9289)
地方(7924)
教学(7657)
农业(7551)
(7522)
教育(7278)
(7006)
贸易(7004)
(6929)
(6917)
产业(6897)
(6789)
(6461)
财务(6428)
财务管理(6416)
机构
大学(175949)
学院(174844)
管理(65862)
(64696)
经济(63268)
研究(59577)
理学(57936)
理学院(57195)
管理学(55505)
管理学院(55197)
中国(41004)
科学(40810)
(37768)
(34247)
(31458)
业大(30442)
研究所(29323)
农业(27320)
(27228)
(26827)
中心(26236)
(25019)
师范(24658)
北京(23297)
财经(22434)
技术(21907)
(21285)
(20829)
(20380)
师范大学(19680)
基金
项目(123185)
科学(96860)
基金(88430)
研究(85579)
(79155)
国家(78546)
科学基金(66738)
社会(52220)
(50488)
社会科(49657)
社会科学(49643)
基金项目(46675)
自然(45483)
自然科(44545)
自然科学(44530)
自然科学基金(43728)
教育(42971)
(42781)
资助(37299)
编号(34130)
重点(28802)
成果(27950)
(26916)
(26391)
(25596)
课题(24990)
创新(24615)
计划(24502)
科研(23787)
大学(22794)
期刊
(65030)
经济(65030)
研究(45624)
中国(35926)
学报(33842)
科学(29720)
(29452)
教育(26807)
大学(24903)
管理(24114)
学学(23407)
农业(20506)
(20058)
技术(18559)
(11566)
统计(11169)
财经(10852)
经济研究(10466)
(10332)
金融(10332)
(10290)
技术经济(9770)
业大(9710)
业经(9653)
科技(9645)
(9485)
(9378)
图书(9345)
决策(9112)
问题(8469)
共检索到248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克慧  田圣会  彭庆文  
社会发展既需要发现知识和探索客观规律的研究型人才,也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客观规律到实际生产之中,为社会直接创造利益的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既有共性要求,也存在个性特征。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中,合理确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是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克宽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专门人才,所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建立的新类别本科高校,地方本科学院培养的是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从人才的社会实践性意义上讲,它既不同于学术研究型人才,也不同于职业技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健  刘巨钦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和主体。独立学院作为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的机制、新的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创办时间不长,办学模式不够完善,办学经验不够成熟,教育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干洪  徐达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价值多元化、经济结构多样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不同的区域、不同行业对于人才需求不同,高等教育面临着比以往更为复杂、丰富和多样的服务对象,高等学校的质量观也应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今后10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提高质量。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才能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邢贵和  
世纪之交,经过政府、社会和高校自身的共同努力,高等教育改革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师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调动,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的提高,高校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办学经费紧张,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守伦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就地方高校而言,如何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着力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提高自身社会服务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重要命题。多年来,潍坊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平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连续多年在山东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寿山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新时期赋予高等学校的任务和使命。西安工程大学(原名西北纺织工学院)是西部地区唯一的以纺织服装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人才培养和科研实力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的加工技术的发明,纺织的概念已经得到极大的延伸,用传统的纺织来理解和涵盖今天的纺织领域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应及时适应纺织领域的这种变化,突破传统的观念,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纺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运河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职责,高校要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首先应该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突出优势。教育界的很多专家学者将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三类: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型。按照这种标准,大多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1999年以来升本的院校属于应用型,主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淑芳  赵林惠  张建成  
文章深入挖掘了行业型院校的历史沿革,厘定其概念与特征,提出了一种行业型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该模式提出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渗透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方法中。高校、行业、学生"三位一体"的办学定位,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行业的作用,旨在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行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晓革  王兴芬  
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历经了恢复重建、规模扩大、体制改革等重要阶段。今天,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于"全面提高质量",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等质量提升的具体途径和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转变,为地方性高校提出了新挑战。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一所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然  武永花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变化,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型培养模式转换为大众型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参与到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中。这不仅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应当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逐步培养具有国际化的应用型人才,以期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鹿晓阳  李莉丽  
切实把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作为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的省属高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珠  常静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提供了参考。借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依据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地方本科高校应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明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结构要求,并从优化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建设结构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加强产教融合等方面,构建有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汤正华  
与学生社团相关的应用型人才非智力素质其内容可包括:意志力、协调力、适应力、创造力、个性化。学生社团其价值性、广泛性、协作性、自主性、多样性特点与大学生非智力素质培养之间具有内在契合性。学生社团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管理两方面。社团文化建设是实现社团非智力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条件,对社团的战略化管理、主动型管理、学术式管理和开放性管理是实现非智力素质教育功能的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绍芬  
根据素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