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48.179.161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4)
2023(9458)
2022(7701)
2021(7490)
2020(5954)
2019(13429)
2018(12958)
2017(23525)
2016(13436)
2015(14968)
2014(14971)
2013(13926)
2012(12592)
2011(11312)
2010(11795)
2009(10487)
2008(10550)
2007(9858)
2006(8485)
2005(7664)
作者
(38363)
(31995)
(31874)
(30384)
(20411)
(15437)
(14537)
(12454)
(12032)
(11728)
(10958)
(10879)
(10424)
(10261)
(10080)
(9670)
(9626)
(9351)
(9332)
(9099)
(7980)
(7972)
(7907)
(7391)
(7296)
(7227)
(7135)
(7077)
(6665)
(6413)
学科
(48068)
经济(48022)
管理(33952)
(32592)
(26381)
企业(26381)
方法(23968)
数学(20973)
数学方法(20358)
理论(14588)
(13839)
中国(13590)
教学(13483)
(12019)
(11560)
业经(10654)
教育(10439)
农业(9613)
(9070)
学法(8482)
教学法(8482)
技术(7990)
(7806)
银行(7792)
(7715)
贸易(7712)
地方(7711)
(7632)
金融(7629)
(7520)
机构
学院(187845)
大学(185949)
(64800)
管理(64294)
经济(63057)
研究(61056)
理学(54925)
理学院(54222)
管理学(52544)
管理学院(52186)
中国(43661)
科学(39887)
(39161)
(32040)
(31316)
(31037)
(29288)
(28794)
研究所(28546)
师范(28460)
中心(27991)
业大(27903)
财经(25673)
技术(25055)
北京(24748)
(24298)
农业(24294)
(23247)
师范大学(22297)
(22189)
基金
项目(123765)
科学(95287)
研究(92481)
基金(84980)
(74761)
国家(74053)
科学基金(62530)
社会(54527)
社会科(51457)
社会科学(51442)
(51379)
教育(47572)
基金项目(43287)
(43002)
自然(40055)
自然科(39218)
自然科学(39210)
编号(38871)
自然科学基金(38463)
资助(35852)
成果(32889)
课题(29673)
重点(28956)
(26491)
(25923)
(25910)
(25110)
(24973)
创新(24015)
大学(23880)
期刊
(73271)
经济(73271)
研究(55120)
中国(43149)
教育(40008)
学报(33660)
(29077)
科学(28001)
(26373)
大学(25716)
管理(25071)
学学(23795)
技术(21785)
农业(19914)
(14774)
金融(14774)
财经(13788)
职业(12787)
(11927)
业经(11461)
经济研究(11385)
(10568)
(10476)
统计(10287)
(9300)
图书(9291)
技术经济(9213)
问题(9127)
科技(8865)
业大(8641)
共检索到28102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建锋  
目前,我国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遭遇各方面困境,具体表现为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的选择困境、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量度困境、人文社科与理工学科转型不同步的困境。研究认为,以体验论与建构论相结合的认识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理论基础,而项目教学法则以反对"科目"形态为本位,提倡"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强调社会介入的教学过程,契合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应该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法与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桂云  王明明  
地方本科高校应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内融外协为导向,革新培养模式;以能力与素养融合发展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以双创能力与专业能力融会贯通为导向,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双聘双岗、交融互动为导向建设师资队伍,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建荣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和生源特点决定了其课程内容设计既要保证本科人才的知识系统性和学科前沿性要求,又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特性。设计思路以学科逻辑为主线,梳理出课程教学的知识群(树);以阶段性教学目标(知识单元)为依据,设计基于项目或问题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科逻辑向问题逻辑的有机转化与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法虎   魏子凡   顾甲  
在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审视教育要素的迭代、知识体系的重构、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及治理体系的改革。高职院校应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的导向与内涵,打造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课堂教学新时空,并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的数字化逻辑体系。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供需错位、方向迷失、体验屏障、源头困境和竞争劣势等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契合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要求,高职院校需遵循数字化逻辑,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进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方案的构建,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与综合教学模式改革,并着力提升师生在数字素养方面的专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侠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缩短与企业的距离,着力培养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应用技术人才,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迫切的课题。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在探究先进的教学方法,其中,"项目教学法"是当今国际上较先进的教学模式之一,在德国等欧洲国家正在推广使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涂宝军  张新科  丁三青  
大应用观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囿于狭隘的"应用观"、传统的"职业观"和局限的"文化观"等现状,创新提出的一种基于认识论与价值论相统一的哲学层面的人才培养新理念。大应用观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系统化知识体系为基础,以优异的专业技能为根本,以强烈的职业操守、科学精神、社会公德为保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从方法论、价值论、认识论三个视角分析厘清大应用观逻辑起点,并以"五个统一"确立其实现路径,达成强化学生基于综合应用的实践创新能力、基于现实工程的职业拓展能力、基于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提升能力、基于专业文化的专业内驱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鹿林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源于发现人才市场需求、学生成长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实现能力三者的结合。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的起点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实现人才培养的承载体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对原有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都会提出不同程度的挑战,有许多方面需要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鹿林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源于发现人才市场需求、学生成长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实现能力三者的结合。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的起点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实现人才培养的承载体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对原有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都会提出不同程度的挑战,有许多方面需要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叶容  
高技能人才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逻辑适切性,对产业升级、建设技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然其在实践探索中仍存在高技能人才供需链条尚未形成动态反馈、课程体系对实践知识缺乏系统关照、师资团队胜任力不足、校企合作尚未深度协同等诸多问题。因此,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应尽快优化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路径,以产业为向导,建立科学动态的人才供给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对接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实践取向;吸纳社会资源,提升师资团队的胜任力;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具有内生性的培养系统。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夏长宝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从多元框架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形式主义:"量化性"的非预期发展、"内卷化"发展、"内生性"发展。提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学生的内生路径、面向教育目标的路径、面向地方发展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丽丽  杜学文  
培养卓越中职教师是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的应然需要,是解决技能错配结构性矛盾的必然之举,是中等职业教育观念变革的必然选择。工科院校卓越中职教师培养面临来自遴选机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困境。要想破除这些困境,突破传统师范教育模式,必须在明确卓越中职教师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变革遴选方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积极推动多方协作,推进优质师范生的培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丹   叶萍  
从政策逻辑、产业逻辑、实践逻辑、教育逻辑四个角度来看,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的体现,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尝试,是进一步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存在诸多困境:顶层设计不完善,校企合作不深入,“双师型”教学团队力量薄弱,教学改革比较滞后以及评价体系不健全。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的推进路径为: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校企深度合作新生态,提升“双师型”教师整体水平,深化教学和课程改革,完善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壮国桢  
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培养目标定位高与生源学业基础差、培养方案单一与学生诉求多样、培养方式"学问化"与学生智能多元化、评价方式"外显"与学生优点"内隐"等错位现象。学生入学条件降低、政策举措执行不到位、培养质量缺乏社会认同等是造成错位的主要原因。办学理念与生源实际、培养方案与学生诉求、培养过程与学生智能特点、质量认同与学生发展的有效对接是实现突围的主要路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璆  
为了切实加强独立学院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赛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创新和实践教学模式,将成为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彰显了独立学院物流人才培养的特色,同时有效地缓解了物流企业"用工荒"与物流人才"就业难"这一突出矛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晓光  于佳志  蔡畅  李洪滨  李双佳  
疫情当下,线上教学成为了弥补线下坐在教室里和教师面对面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学习的效率及结果相较线下教学而言较差。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将Seminar教学法应用在大学生的线上教学中去,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以实现高效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秀医学人才。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