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80)
2023(4476)
2022(3709)
2021(3392)
2020(3092)
2019(6300)
2018(6315)
2017(11005)
2016(6184)
2015(6939)
2014(6941)
2013(6751)
2012(6490)
2011(5852)
2010(6115)
2009(5346)
2008(5558)
2007(5154)
2006(4500)
2005(4267)
作者
(22766)
(19010)
(18971)
(17999)
(12215)
(9319)
(8457)
(7444)
(7153)
(7036)
(6706)
(6564)
(6520)
(6324)
(6212)
(5838)
(5727)
(5711)
(5618)
(5597)
(4988)
(4949)
(4921)
(4393)
(4272)
(4262)
(4232)
(4196)
(4123)
(4026)
学科
(22298)
经济(22282)
(19399)
管理(18935)
(16288)
企业(16288)
技术(11405)
方法(10570)
(9144)
数学(8980)
数学方法(8733)
(6108)
技术管理(6097)
中国(5756)
(5414)
理论(4772)
业经(4684)
农业(4449)
(4327)
(3907)
银行(3871)
(3829)
(3674)
税收(3590)
(3551)
教学(3519)
(3506)
贸易(3501)
(3420)
(3400)
机构
大学(93310)
学院(93031)
研究(38478)
(32012)
管理(31447)
经济(31130)
科学(28631)
中国(28323)
理学(26431)
理学院(26039)
管理学(25135)
管理学院(24963)
(24397)
(22497)
(22160)
研究所(20880)
业大(19624)
农业(19344)
中心(17375)
(16248)
(15494)
(14824)
(14633)
北京(14253)
技术(14249)
(12619)
(12428)
(12200)
农业大学(12064)
师范(11985)
基金
项目(66459)
科学(50118)
基金(46666)
(45102)
国家(44805)
研究(42091)
科学基金(35761)
(26764)
自然(25940)
自然科(25373)
自然科学(25363)
自然科学基金(24868)
基金项目(24538)
社会(23852)
(23331)
社会科(22632)
社会科学(22628)
资助(19587)
教育(19092)
重点(16315)
计划(15465)
编号(15450)
科技(15440)
(14100)
(13988)
(13683)
科研(13476)
创新(13417)
成果(12323)
(11974)
期刊
(34951)
经济(34951)
研究(25079)
学报(24483)
中国(22863)
科学(20957)
(20884)
大学(17310)
学学(16717)
农业(14123)
管理(12772)
(11909)
技术(11612)
教育(10957)
(8447)
林业(8060)
科技(7734)
业大(7719)
(6523)
金融(6523)
技术经济(6487)
(5958)
农业大学(5733)
财经(5477)
经济研究(5288)
资源(4928)
统计(4791)
(4784)
(4618)
(4439)
共检索到146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邹武  温国胜  徐贵艳  周国模  余树全  
此研究旨在研究防火树种的水分特性,为南方地区防火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压力-容积(P-V)分析技术测定了木荷Schima superba,秃瓣杜英Elaeocarpus galbripetalus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等3个防火树种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水分特征参数,即初始质壁分离点渗透势πp,饱和含水量时的最大渗透势π0,细胞弹性模数ξ,细胞质壁分离时的共质体水体积量与饱和时共质体水体积量之比Vp/V0。结果表明:①在不同季节中,木荷与青冈的4项水分特征参数变化趋势与范围相似,而与秃瓣杜英的相差较大;②通过比较3个树种的4项水分参数在3个生长季节的平均数,得出抗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晓瑞  舒立福  乔启宇  贺庆棠  李红  
该文对南方的木荷、火力楠、杨梅等 48个树种的燃烧性能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 ,并分析了各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的树种防火能力进行了排序 .结果表明 ,木荷、油茶、马蹄荷、旱冬瓜、杨梅、细柄阿丁枫等 6个树种的防火能力最强 ,米老排、火力楠、米饭花、阿丁枫、珊瑚、甜槠、棕榈、椤木石楠、台湾相思、交让木、毛竹、青冈栎、女贞的防火能力较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来  曾祥福  刘学全  漆荣  邓先珍  熊艳平  鲁水清  陈志新  薛家翠  
对湖北省 6个生态区 45个不同树种的防火特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树种的燃烧特性、生态生物学抗火特性以及经济性状与环境适应性等综合评判 ,选择出适合湖北省的防火树种 2 6种 ,其中一级防火树种 6种 :大叶黄杨、海桐、枇杷、柑桔、光叶石楠、臭椿 ,二级防火树种 2 0种 :冬青、柿、石楠、樟、白檀、茶、黄柏、侧柏、麻栎、杨梅、杜仲、木荷、格药柃、枫杨、长叶石栎、广玉兰、马桑、紫玉兰、女贞、刺叶栎等。不同地区同一树种的防火性能比较稳定 ,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树种在全省的地理分布状况确定了全省 6个地区的防火树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汪明  卢泽洋  黄春良  李逸凡  关颖慧  
【目的】根据云南省建水县森林火灾和造林树种组成的特点,选取当地18种主要造林树种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筛选出适宜建水县林业发展的防火树种,以期为该区森林火灾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含水率、粗脂肪、灰分等树种的理化性质和燃烧性能,树冠浓密稀疏、叶质地厚薄、树皮厚度等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自然更新能力、种苗来源、造林技术等树种的造林学特性共16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典型采样、选点调查、实验测定、层次分析等方法对18种树种的防火性能进行综合评判。【结果】按照防火性能综合评价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树种分为4类。Ⅰ类(最优防火树种):火力楠、黄连木、油茶、短萼海桐,是营造防火林带的首选树种;Ⅱ类(较优防火树种):厚皮香、石楠、女贞、滇青冈、山矾,可作为防火树种营造生物防火林带;Ⅲ类(一般防火树种):红叶乌桕、麻栎、栓皮栎、清香木,难以作为防火树种大量种植,但可用于营林防火;Ⅳ类(非防火树种):云南松、白枪杆、蓝桉、马尾松、侧柏,防火性能差,不宜作为防火树种,应予保护。【结论】针对目前建水县林分结构单一、纯林面积大的林分组成特点,建议未来可以Ⅰ类和Ⅱ类防火树种为主营建生物防火林带,以达到阻隔林火蔓延的目的;Ⅲ类树种的防火性能一般,实地可根据立地条件和地域特征与Ⅰ类和Ⅱ类防火树种搭配栽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舒立福  田晓瑞  寇纪烈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一大主要自然灾害,采用生物防火可以有效地控制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本文对广西大桂山区的木荷、火力楠、杨梅等10种常绿阔叶树种和杉木、马尾松两种针叶树种的叶、小枝和皮的燃烧性能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各树种均以叶的抗火性能最差,阔叶树种比针叶树种的抗火性能强;(2)热值、含水量、燃点和灰分含量是影响叶的抗火能力的主要指标。木质素含量和苯乙醇抽取物与总发热量有线性相关关系;(3)由多目标决策方法对12种树的抗火性能综合排序得知,木荷、红椎、杨梅的抗火性强,润楠、米老排、火力楠、大桂山荷和木莲的抗火性中等,稠木、观光木的抗火能力较弱,杉木、马尾松的抗火能力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振问  阮传成  
本文采用多目标决策法对我国南方的主要防火树种进行初步筛选。在此基础上,以易燃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马尾松(Pinusmassoniana)为对照,对其代表性树种———木荷(Schimasuperba)、火力楠(Micheliamacclurei)、细柄阿丁枫(Altingiagracilipes)等的防火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防火树种具有着火温度高、水分含量高,且析出速率快、活化能高、挥发分发热量低等特点。主成分分析表明,树叶的着火温度、含水率、水分析出速率、活化能及挥发分发热量等可作为判断树种防火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而苯—乙醇抽取物和粗灰分含量等可作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世友  罗文彪  舒清态  马长乐  马爱丽  张桥蓉  
用自行设计的燃烧试验装置对昆明地区25种木本植物的活枝叶进行了燃烧试验,在测定和分析样品引燃时间、有焰燃烧阶段烟气温度变化和质量损失过程等基础上,提出了植物的燃烧性参数,即单位质量可燃物在有焰燃烧阶段产生的烟气温升峰面积与引燃时间之比。根据燃烧性参数值大小对25种植物的燃烧性进行了的排序。结合这些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造林学特性及经济价值,筛选出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var.typica,荸荠杨梅Myrica rubra var.atropurpurea,油茶Camellia aleifera,野八角Illicium simonsii,大树杨梅Myrica esculenta,银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柳荻   宋文琦   赵彬清   王兴昌   安杨   李宗善   王晓春  
【目的】明确不同生境下树木木质部的解剖特征差异和暖干化气候条件下树木木质部的生长变化。【方法】在黑龙江省穆棱市针阔叶混交林中设置了水分偏多和偏少2个生境采样点,在2个样点内分别对红松、蒙古栎、紫椴进行取样,使用滑走切片机对所取样芯进行切片,获取木质部解剖参数。【结果】偏干生境下蒙古栎的平均导管面积、木质部脆弱性指数显著增大,但水力效率在2个生境间差异不显著。从偏湿生境到偏干生境,紫椴的平均导管面积、木质部脆弱性指数、水力效率显著降低。在3个树种中,只有红松的平均管胞面积和木质部脆弱性指数在2个生境下差异不显著,同时在偏干生境下水力效率显著提高。偏干生境下红松、蒙古栎、紫椴的年轮宽度均与生长季的帕默尔干旱强度指数(PDSI)呈显著正相关,且其敏感性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偏干生境下蒙古栎的水力效率与前一年11月―当年10月的PDSI显著负相关,紫椴的年轮宽度、平均导管面积与前一年非生长季最低温显著正相关。【结论】生长季初期干旱是制约穆棱地区红松管胞面积和水力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红松可能会更强烈地感受到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紫椴在偏干生境下降低水力效率以提高水力安全。偏干生境下的蒙古栎生长量和平均导管面积大于偏湿生境,所以未来的暖干化气候条件可能对蒙古栎的生长更有益,但存在空穴化风险。明确全球变暖带来的干旱胁迫是否会改变树种生长状况,对调整当前的造林措施以使针阔混交林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暖干化气候条件至关重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海佳  郑淑霞  单笑笑  马玉林  宋铮  任飞  
[目的 ]通过对青海地区常见树种的理化性质和燃烧特性的研究,综合评价当地主要造林树种的防火性能,为该地的防火树种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常见10个树种的树叶、树皮、树枝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含水率、燃点、热值)和燃烧试验(燃烧时间、火烧强度),通过因子分析将10个树种的防火性能指标划分为抗燃性因子f_a与燃烧性因子f_b (包含燃烧表征因子f_(b1)和内在燃烧因子f_(b2)) 2个防火因子,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建立了理化性质指标与防火因子之间的联系,通过综合分析,最后对10个树种的防火性能进行了排序。[结果 ](1)燃烧表征因子f_(b2)与树叶含水率、树皮燃点和树枝燃点,抗燃性因子f_a与燃烧表征因子f_(b2)和树叶热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偏相关分析后得出,树叶含水率对燃烧表征因子f_(b2),燃烧表征因子f_(b2)对f_a抗燃性因子有很好的反指作用;(3)分别基于燃烧试验和防火性能综合值的树种防火性能排序相似度为0.64。[结论 ]建立了所测10个树种的综合抗火性评价模型,得出了基于不同权重体系下的防火性能的排序(四翅滨藜>山杏>黄刺玫>柠条>紫丁香>沙枣>沙棘>榆叶梅>砂地柏>青海云杉),该结果对西宁及周边区域的树种栽植时防火性能参考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国泰  
以光合蒸腾测定系统测定了夏季生长期内 8种 2  3年生园林树种叶片气体交换特征参数的日变化。结果如下 :(1)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蒸腾速率 (E)、水分利用效率 (WUE)日变化明显 ,且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 (2 )净光合速率日均值 (μmol·m- 2 ·s- 1)依次为鸡冠刺桐 (11.2 ) >水翁(9.7)、印度紫檀 (8.6 )、柳叶垂榕 (8.5 ) >假苹婆 (6 .3) >水瓜栗 (5 .8)、南洋樱花 (5 .6 ) >中国无忧树(3.4 ) ,前 4个树种固定CO2 的能力高于其它树种。 (3)蒸腾速率 (mmol·m- 2 ·s- 1)日均值分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璇   黄婉萱   杨萌萌   成仙利   杨泽凡   周宏恩   刘世忠   孟泽   廖飞勇   李跃林  
【目的】结合气象条件与树木生理特性,深入探究南亚热带针阔叶林群落中木荷、锥和马尾松3个绿化树种在水分利用方面的种间差异,并了解它们在复杂环境变化下的适应机制,以促进树木资源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优化配置,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利用Granier热消散探针法对3个绿化树种木荷、锥和马尾松的树干液流变化进行监测,结合温度、湿度、光合有效辐射、水汽压亏缺、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干、湿季中,木荷、马尾松和锥的液流密度均表现出“昼高夜低”单峰曲线。干季时,3个树种的日平均液流密度存在差异,其中锥的日均液流密度最高,为(11.84±1.13)g·m~(-2)·s~(-1),木荷和马尾松的日均液流密度相对较低,分别为(7.81±0.74)和(8.71±1.64)g·m~(-2)·s~(-1);湿季时,液流密度整体有所上升,但树种间的差异仍显著,木荷和锥保持较高的液流密度,木荷和锥日均液流密度分别为(9.41±4.74)和(12.05±5.18) g·m~(-2)·s~(-1),马尾松的日均液流密度为(6.59±3.24) g·m~(-2)·s~(-1)。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是驱动树干液流的关键因素。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的上升,3个树种的液流密度均呈上升趋势。当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达到一定阈值后,液流密度的增长速度会明显减缓。土壤含水量对树种液流密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3个绿化树种中,马尾松的液流密度相对较低,木荷和锥的液流密度相对较高。在极端天气发生时,马尾松相较于阔叶树种更能适应干旱。在未来的城市绿化中应充分考虑不同树种的水分利用特性,合理搭配,以实现节水与绿化的目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宇鹏  周国模  周宇峰  施拥军  李翀  李梦  吕玉龙  何莹  
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高度敏感,同时也相应地受到环境因子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用LCPRO+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2013年8月高温夏季和2014年8月正常夏季气温下测定浙北地区5个常见绿化树种(银杏Ginkgo biloba,樟树Cinnamomam camphora,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玉兰Magnolia denudata)气体交换特征,研究极端高温天气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极端高温天气的光合响应特征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史刚荣  邢海涛  
对淮北相山杂灌丛和混交林中8个树种叶片的生态解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势种叶片解剖可塑性显著大于亚优势种。叶片厚度、维管束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气孔密度、木质部韧皮部厚度比、栅栏组织厚度和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S/P)等性状,在物种或生境之间的变异较大,称为关键解剖性状。与杂灌丛群落的阳生叶相比,混交林叶片表现出阴生特点表皮及角质层薄,叶片较薄,栅栏组织不发达,S/P较大,输导组织相对不发达。8个树种叶片对其生境表现出多样化的适应方式,大致可分为3类阳性旱生植物、耐荫性中生植物和阳性中生植物。演替早期植被中优势种多为阳性植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闫文德  田大伦  陈书军  向建林  向东  
对湖南株洲22~25年生的樟树、枫香、杜仲、桂花4个树种树干茎流及林外大气降水中N、P、SiO2、K、Ca、Mg、Cu、Zn和Mn9种养分元素含量进行为期1年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大气降水养分元素含量不同,各元素各月平均含量按大小排序为Ca>SiO2>Zn>NH4+-N>K>NO3--N>Fe>Mg>Mn>P>Cu;大气降水经过林冠层后,树干茎流中各养分元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均表现季节动态变化,相对于大气降水,大多数元素含量增加;树种之间的茎流养分特征表现不同,按总含量值排序依次为枫香、杜仲、樟树、桂花;不同养分元素之间的相对含量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别,养分含量中K、Ca、NH4+-N、SiO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彦辉  
本文从机制和数量关系上研究了毛竹、杉木和刺槐人工林的林冠对降雨雨谱和雨滴动能的影响 ,这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森林的水土保持和水文效益的基础。结果表明 ,林冠降雨的雨滴直径 (D ,mm)大小分布即雨谱基本不受空旷地降雨类型和强度的影响 ,表现出相当稳定的特征。当采用F =1-exp(- (10Dα ) n)表示林冠降雨雨谱时 ,毛竹、杉木和刺槐的α值分别为 2 7718、2 5 939、2 5 112 ;n值分别为 1 75 93、1 9175、2 6 12 6。林冠降雨单位水体雨滴动能也基本不受林外降雨类型和强度影响。当降落高度足够大从而所有雨滴都能达到终点速度时 ,毛竹、杉木、刺槐的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