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5)
- 2023(12940)
- 2022(10800)
- 2021(10435)
- 2020(8778)
- 2019(20423)
- 2018(19885)
- 2017(38110)
- 2016(20114)
- 2015(22778)
- 2014(21907)
- 2013(21395)
- 2012(19485)
- 2011(17261)
- 2010(16723)
- 2009(15301)
- 2008(15070)
- 2007(12844)
- 2006(10999)
- 2005(9876)
- 学科
- 济(81779)
- 经济(81702)
- 管理(58910)
- 业(56660)
- 企(47860)
- 企业(47860)
- 方法(43513)
- 数学(39477)
- 数学方法(38972)
- 财(24951)
- 中国(23249)
- 银(21478)
- 银行(21332)
- 制(21028)
- 行(20000)
- 农(19300)
- 务(17852)
- 财务(17810)
- 财务管理(17774)
- 企业财务(17047)
- 贸(16654)
- 贸易(16639)
- 业经(16393)
- 易(16367)
- 融(15193)
- 金融(15191)
- 学(12964)
- 农业(12774)
- 体(11530)
- 度(11529)
- 机构
- 大学(274401)
- 学院(271160)
- 济(120428)
- 经济(118475)
- 管理(110075)
- 理学(95760)
- 理学院(94868)
- 管理学(93291)
- 管理学院(92777)
- 研究(87158)
- 中国(76032)
- 京(56851)
- 财(56015)
- 科学(48978)
- 财经(45957)
- 中心(42550)
- 经(42304)
- 所(40891)
- 经济学(38939)
- 农(38698)
- 江(37247)
- 研究所(37187)
- 业大(36203)
- 北京(35701)
- 经济学院(35255)
- 财经大学(34932)
- 院(31741)
- 范(31727)
- 师范(31422)
- 农业(30375)
- 基金
- 项目(186468)
- 科学(149404)
- 基金(141269)
- 研究(136386)
- 家(122363)
- 国家(121429)
- 科学基金(106422)
- 社会(90919)
- 社会科(86608)
- 社会科学(86589)
- 基金项目(73624)
- 自然(67968)
- 省(67792)
- 自然科(66515)
- 自然科学(66501)
- 自然科学基金(65365)
- 教育(62839)
- 资助(59117)
- 划(58134)
- 编号(53576)
- 部(43286)
- 成果(42665)
- 重点(41227)
- 国家社会(39860)
- 创(38965)
- 教育部(38258)
- 发(38042)
- 人文(36948)
- 创新(36485)
- 科研(36338)
- 期刊
- 济(116674)
- 经济(116674)
- 研究(78793)
- 中国(49703)
- 财(45784)
- 管理(39926)
- 学报(37869)
- 融(37127)
- 金融(37127)
- 科学(36518)
- 农(33081)
- 大学(30605)
- 学学(28762)
- 技术(23893)
- 财经(23192)
- 教育(22552)
- 农业(21383)
- 经济研究(20543)
- 经(19856)
- 业经(17106)
- 问题(15717)
- 统计(15253)
- 贸(14922)
- 理论(14091)
- 国际(13514)
- 策(13321)
- 技术经济(13296)
- 世界(13170)
- 财会(13135)
- 图书(13016)
共检索到398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静如
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应用公允价值选择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减小盈余波动。文章利用9家中国上市银行近4年的面板数据,对公允价值选择权应用与盈余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应用公允价值选择权并非减小了银行的盈余波动,反而扩大了盈余波动。而股市的波动对银行盈余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公允价值选择权 盈余波动 公允价值会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邓永勤 裴丽丽
文章以2008—2014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研究公允价值选择权的运用与盈余波动的关系,发现运用公允价值选择权整体上使盈余波动显著增加,违背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初衷,仅运用于金融资产与同时运用于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盈余波动增加没有显著差异。不同信息披露质量下公允价值选择权运用的盈余波动效应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上市商业银行盈余波动显著增加,而信息披露质量较低的上市商业银行盈余波动增加并不显著,信息披露质量低且同时对金融资产和负债运用公允价值选择权的银行表现为最低的盈余波动性。研究结论支持修订的CAS37,认为对CAS22与IFRS9持续趋同应相当谨慎。
关键词:
公允价值选择权 盈余波动 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凯桃 杨彦婷
2014年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颁布必将进一步促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广泛应用,为进一步了解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用的经济后果,本文以2010—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内部控制有效性实证检验了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盈余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公司盈余的波动性;(2)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缓解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盈余波动的正向影响,其中在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中最为明显;(3)从产权性质来看,与国有企业相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非国有企业的盈余波动更大。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允价值计量 盈余波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谭洪涛 黄晓芝 汪洁
本文研究了历史成本净利润、净利润和综合收益总额三类与公允价值相关的盈余波动的风险信息含量。发现金融业资本市场的投资风险对盈余波动的反应要比非金融业更为敏感;净利润波动的信息和增量信息与资本市场的投资风险和股价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净利润是衡量资本市场投资风险的最核心的盈余指标;综合收益总额波动的信息和增量信息与资本市场的投资风险和股价具有较弱的显著相关性,综合收益总额是衡量资本市场投资风险的重要盈余指标。
关键词:
风险相关性 公允价值 盈余波动 利率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薛小荣
继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后,2014年财政部又最新出台了专门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该准则一经发布,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201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实证检验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公司盈余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显著提高了公司盈余的波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不同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盈余波动关系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为在内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中,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盈余波动显著正相关;在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盈余波动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意味着内部控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凤元
文章以中国2007—2010年沪深两市15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共4年总计16个季度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数据,建立了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通过公允价值计量的两个替代变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实证检验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与市场波动性的关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东祥 刘英顺
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法分别考察盈余和资产质量两类财务信息对银行股价的预测力。研究发现,盈余信息可作为预测未来短期银行股价的有效依据,预测力在"熊市"更显著。单个盈余指标对银行股价的有效预测频域多限于半年内,其中每股净利润对股价预测的效果最好,能有效预测未来短期和中期的股价波动,而总资产报酬率的解释力相对较小。资产质量信息对银行股价的有效预测主要在未来中长期,单个指标对股价的预测在2012年之后显著,其中,资本充足率对股价的预测较为显著,但不良贷款率的解释作用则很微弱。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东祥 刘英顺
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法分别考察盈余和资产质量两类财务信息对银行股价的预测力。研究发现,盈余信息可作为预测未来短期银行股价的有效依据,预测力在"熊市"更显著。单个盈余指标对银行股价的有效预测频域多限于半年内,其中每股净利润对股价预测的效果最好,能有效预测未来短期和中期的股价波动,而总资产报酬率的解释力相对较小。资产质量信息对银行股价的有效预测主要在未来中长期,单个指标对股价的预测在2012年之后显著,其中,资本充足率对股价的预测较为显著,但不良贷款率的解释作用则很微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尹世芬 王润
本文基于CAS39的出台,研究了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上市银行公允价值的相关披露和盈余管理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银行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层次披露不全,部分未披露估值技术、相关参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层次更是极少披露。同时,公允价值计量的广泛运用拓展了盈余管理的广度,限制了盈余管理的深度,基于此文章最终提出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玲 陈熙 张巍
文章基于契约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以2013—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考查了盈余质量方面一个重要特征——盈余波动性对研发投入的具体影响,并检验了高管激励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盈余波动性与企业研发投入正相关,即盈余波动性越大,公司越倾向于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来提高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而且高管激励可以增强这种作用。这说明创业板企业更应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并且要重视高管激励的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绩效方面有一定的帮助,并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奕均 胡奕明
文章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对所投资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的偏好和机构行为与市场波动的关系,以及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对于市场波动的影响,并且检验了公允价值计量收益和机构交易对于市场波动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机构表现出对于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回避态度。公允价值计量收益减小了市场波动,而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和交易却显著加剧了波动,这与我国基金普遍存在短视和羊群行为的解释相吻合。研究结论对于促进公允价值计量,限制机构投机,提高市场效率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金红
本文以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股市上升、下降、盘整的整个波动周期为考察期间,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全面分析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损益对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A股市场中,在市场整体下降或盘整时期,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损益与市场波动呈负相关,但这种关系并不显著;而在市场快速拉升时期,公允价值计量损益与市场波动显著负相关;从股市上升、下降与盘整的一个完整周期来看,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损益都与市场波动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并没有引发并加速金融危机;相反,从长期看,公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还减轻了危机传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基于面板数据分析的中国微观金融问题研究课题组 黎实
本文基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考虑会计公允值约束,选用招商、深发展、浦发展、华夏、民生、兴业银行等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2000-2007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删失面板数据建模技术,选择适当的控制变量,分析了股权集中度和股东性质2个维度8项指标所描述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商业银行3个维度7项结构指标的正面绩效和3项结构指标的负面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家银行绩效异质性和会计公允值制度的约束下,本文从绩效构成结构方面,更为深入系统地揭示了股权集中度和股东性质对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盈利性、成长性等正面绩效以及竞争结构、监管压力和资产质量等负面绩效的依存关系;各家上市商业银行绩效在结构方面存在异质性;测度股权结构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效应时,考虑公允值制度与否,所得结论在结构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性甚至相反的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丽霞
本文基于公允价值层级等相关理论,以2009-2015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允价值层级信息、银行公司治理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按第一、二、三层级计量的公允价值资产以及按第二、三层级计量的公允价值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正向作用明显,且逐层增加;完善的银行公司治理有助于抑制三个层级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不利影响,且抑制作用也逐层提高。根据结论的启示,商业银行应充分披露公允价值各层级相关信息,努力完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允价值各层级信息透明度及质量,以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丽霞
本文基于公允价值层级等相关理论,以2009-2015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允价值层级信息、银行公司治理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按第一、二、三层级计量的公允价值资产以及按第二、三层级计量的公允价值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正向作用明显,且逐层增加;完善的银行公司治理有助于抑制三个层级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不利影响,且抑制作用也逐层提高。根据结论的启示,商业银行应充分披露公允价值各层级相关信息,努力完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允价值各层级信息透明度及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