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66)
- 2023(3970)
- 2022(3423)
- 2021(3283)
- 2020(2787)
- 2019(6433)
- 2018(6284)
- 2017(12240)
- 2016(6962)
- 2015(8022)
- 2014(7924)
- 2013(8313)
- 2012(7828)
- 2011(6875)
- 2010(6881)
- 2009(6478)
- 2008(6696)
- 2007(5711)
- 2006(5038)
- 2005(4499)
- 学科
- 济(27867)
- 经济(27835)
- 管理(24209)
- 财(22491)
- 业(20590)
- 企(18642)
- 企业(18642)
- 方法(15229)
- 数学(13732)
- 数学方法(13639)
- 财政(11970)
- 务(9754)
- 财务(9753)
- 财务管理(9711)
- 政(9619)
- 企业财务(9304)
- 中国(8090)
- 制(7572)
- 学(6578)
- 农(5875)
- 地方(5702)
- 贸(5649)
- 贸易(5646)
- 易(5489)
- 体(5388)
- 策(5225)
- 银(4979)
- 度(4966)
- 理论(4964)
- 制度(4958)
- 机构
- 大学(98455)
- 学院(95828)
- 济(40221)
- 经济(39387)
- 研究(36364)
- 管理(32913)
- 中国(30099)
- 财(29038)
- 理学(28050)
- 理学院(27723)
- 管理学(27149)
- 管理学院(27023)
- 科学(22817)
- 京(20988)
- 所(20406)
- 财经(18795)
- 农(18601)
- 研究所(18007)
- 经(17104)
- 中心(16002)
- 江(15182)
- 农业(14890)
- 业大(14756)
- 财经大学(13938)
- 北京(13530)
- 经济学(13207)
- 省(13141)
- 院(12806)
- 经济学院(11920)
- 州(11627)
- 基金
- 项目(60548)
- 科学(46315)
- 基金(44676)
- 家(40471)
- 国家(40154)
- 研究(39974)
- 科学基金(33169)
- 社会(25208)
- 社会科(23880)
- 社会科学(23872)
- 基金项目(22995)
- 自然(22959)
- 省(22517)
- 自然科(22456)
- 自然科学(22444)
- 自然科学基金(22082)
- 资助(20257)
- 划(19765)
- 教育(18859)
- 编号(14459)
- 重点(14094)
- 部(13962)
- 成果(12796)
- 科研(12503)
- 创(12260)
- 计划(12136)
- 教育部(11813)
- 发(11728)
- 创新(11516)
- 大学(11470)
共检索到158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茉楠
央行2013年4月1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首次破百万亿。M2增长较快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引发的"货币超发"的讨论也此起彼伏。就我国M2"加速度"上涨的原因,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政府主导高投资下的信贷扩张成为货币创造的主要内生方式。近几年政府投资迅速增长,资金主要来自银行信贷,由于中国金融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兴益
强化宏观调控应注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部汪兴益要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十分重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把分力变合力,充分发挥其调控作用:(1)为了实现经济目标,应实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货币政策的最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熊易晓
财政货币关系,不仅表现在信用货币时代财政是货币发行的信用保障,而且表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和收入分配模式都发生了变化,财政货币关系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过去中国财政货币关系中的"缺位"与"越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并发挥后发优势,总体保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运用产业政策指导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最具操作意义的部分。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和协调应当以产业政策为依据,这是改进政府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步骤。一、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诸工具手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熊易晓
财政货币关系,不仅表现在信用货币时代财政是货币发行的信用保障,而且表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和收入分配模式都发生了变化,财政货币关系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过去中国财政货币关系中的"缺位"与"越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并发挥后发优势,总体保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苗晖
关于我国应实行什么样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社会上观点很多。本文从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和适当放松的货币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奥古斯汀·卡斯滕斯 肖林
“稳定区域”的安全边界无法用公共债务与GDP之比的上限或政策利率等简单指标来界定,它受到生产关系、金融市场结构等诸多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稳定区域”边界受到挑战过去两年的金融市场非同寻常——通胀持续飙升,且具有突然性、全球性。许多国家的通胀水平已经达到几代人未曾经历过的水平。与此同时,金融体系也承受着巨大压力,近期出现的银行破产危机就是最突出的案例。高通胀和金融体系承压各有其具体的产生原因。
关键词:
安全边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靳卫萍
对于扩张财政政策的认识和运用,一般限于扩大总需求、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是在货币经济中,财政政策实质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因此必然与货币供给相连,从而引起外生货币供给的变动,这会对内生货币供给机制产生诸多影响。重新认识财政政策引起的外生货币供给与内生货币供给机制的联系,有助于我国目前正确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
关键词:
内生的货币供给 财政政策 外生货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唐滔 徐瑞慧
欧元区成立之初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框架设计较为理想,也建立了相应的财政货币政策规则,但实践中却严重偏离最初的设定,形成“财政缺位、央行补位”“财政超借、央行超发”的局面。我国与欧盟财政体系有一定相似性,系统性回顾欧盟财政制度和实践,及其与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关系,对我国有重要借鉴意义:一是要理顺央地财政关系,防范地方财政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倒逼使用中央银行“钱袋子”化解财政风险;二是可借鉴欧洲稳定机制,由部分地方政府共同出资成立危机救助基金,以便在风险暴露后及时自救;三是在优化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要首先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尽量避免使用中央银行“钱袋子”稳增长;四是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关键词:
欧元区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子基
本文认为,财政与银行密切协作的理论依据导源于两者的同一性,它们合理分工的理论依据导源于两者的区别性。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套模式是一个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构成的有机体系。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作者认为,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与贷币政策配套模式的最佳选择应是紧中略有松的财政政策和松中略有紧的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馨
政府对于宏观经济的干预,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对于克服经济自发运行的缺陷,保持和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有效运行,都是必不可少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是政府凭以干预经济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手段。这样,中西政府在干预宏观经济时,无不存在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问题。由于双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双方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关系的种种不同。本文试图对这些不同及其成因作一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光华 张雅婷
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投资需求,促使我国自2003年以来连续3年超过9%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运行在宏观层面上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财政赤字迅速增加,财政赤字从1986年的82.9亿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2280亿元;(2)货币供给量增长持续上升,我国广义货币的增长始终在GDP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m2对GDP的比率已达到180%。本文研究我国财政赤字增加与货币供给增加的关系以及长期以来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对我国货币供给总量的影响,旨在说明赤字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也面临财政赤字货币化,货币量超额供给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昕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关系辨析马昕一、分税制前我国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关系改革以来.从计划模式中脱离出来的货币金融和财政政策的初步调整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处于体制转换时期,两大政策关系初步调整的效应在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邵腾伟 冉光和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Wald系数约束检验,对我国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内,财政收支、货币供给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财政收支、经济增长是货币供给增加的Granger原因;但从长期看,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不显著。因此,结合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通胀预期的实际,应将财政政策与货币供给政策配合使用,即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要搭配,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要相搭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