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404)
2022(1331)
2021(1378)
2020(1217)
2019(2884)
2018(2822)
2017(5977)
2016(3420)
2015(3951)
2014(4156)
2013(4140)
2012(4014)
2011(3552)
2010(3871)
2009(3758)
2008(3982)
2007(3814)
2006(3614)
2005(3659)
2004(3349)
作者
(10439)
(8589)
(8336)
(8326)
(5546)
(4085)
(3913)
(3330)
(3205)
(3199)
(2971)
(2882)
(2827)
(2810)
(2718)
(2644)
(2515)
(2491)
(2427)
(2365)
(2311)
(2152)
(2071)
(2022)
(2001)
(2000)
(1869)
(1858)
(1793)
(1786)
学科
(12836)
经济(12806)
管理(10626)
(10234)
(8133)
企业(8133)
(5481)
(5317)
(5108)
中国(4613)
(4470)
银行(4466)
(4169)
方法(4102)
(3348)
金融(3348)
(3286)
农业(3281)
财务(3272)
财务管理(3259)
数学(3197)
(3132)
(3081)
制度(3080)
数学方法(3067)
企业财务(3053)
业经(3050)
(2967)
(2906)
税收(2839)
机构
大学(49328)
学院(48790)
(20444)
经济(19857)
研究(18050)
中国(17883)
管理(17505)
理学(13575)
理学院(13414)
管理学(13172)
管理学院(13067)
(12642)
(11304)
(10032)
科学(9899)
(9774)
中心(9499)
(9270)
财经(8805)
(8526)
研究所(8350)
银行(8226)
北京(7896)
(7833)
(7826)
(7778)
人民(7670)
(7635)
农业(6751)
(6672)
基金
项目(24391)
研究(19294)
科学(18691)
基金(17200)
(14649)
国家(14495)
科学基金(11891)
社会(11582)
社会科(10867)
社会科学(10863)
(9425)
教育(8870)
基金项目(8563)
编号(8141)
成果(8131)
(8037)
资助(7938)
自然(7165)
自然科(6979)
自然科学(6978)
自然科学基金(6838)
课题(6077)
(5732)
(5658)
重点(5535)
(5187)
(5014)
(4956)
教育部(4926)
社科(4825)
期刊
(28899)
经济(28899)
研究(19811)
中国(12644)
(11891)
金融(11891)
(11217)
(9176)
管理(7286)
教育(6704)
学报(6625)
科学(6107)
农业(5300)
大学(5178)
财经(4872)
学学(4669)
业经(4572)
问题(4211)
(4193)
技术(3877)
(3706)
经济研究(3645)
(3597)
理论(3432)
会计(3347)
农村(3137)
(3137)
国际(3025)
实践(3005)
(3005)
共检索到94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丽霞  王力博  
随着《物权法》第二百二十三条对"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方式的规定,应收账款质押即成为一种合法有效的担保方式;同时,《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7〕第4号)(以下简称"《登记办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谭利  马菁菁  李会虾  
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既能盘活中小企业沉淀的资金,解决其融资难题,又能为商业银行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带来利润增长,是银企的双赢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继峰  
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融资中,通常会有基于特许经营权而形成的未来应收账款质押的情形,但是金融机构通常不能仅仅依靠未来应收账款给予项目融资,往往还需要其他担保或增信,这是很多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难以理解的。从金融机构视角,理清这里的法律问题和现实障碍,有利于我们提高PPP项目的可融资性,从而提高项目的落地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宏昌  
近年来,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需求越来越多,部分地区和银行已开始尝试该项业务,为了规范和促进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物权法》对应收账款质押做了原则规定。本文对商业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融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业务实践中相似的融资方式或担保方式进行了比较,并对在目前法律环境下如何防范法律风险提出了建议和措施,对商业银行顺利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20 0 3年初 ,JY公司因生产需要 ,向CJ农村信用合作社申请贷款 5 0 0万元 ,提出用该公司对FS有线电视台的应收账款 80 0万元作为质押担保。为此 ,JY公司向CJ信用社提供了应收帐款的依据 :JY公司与FS有线电视台之间的《购销合同》 ;JY公司向FS有线电视台送货的《送货单》 ;F...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珊  马小林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已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自身发展的限制,仍然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供应链金融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为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搭建沟通桥梁,降低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帮助中小企业盘活资金,促进经济有效发展。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视角,根据我国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发展的现状,认为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问题主要在于法律监管不健全,银企信息不对称,企业自身经营能力欠缺以及银行企业债务人之间复杂的债务关系。基于这些问题,应用供应链金融理论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兴光  
应收账款质押是我国《物权法》在担保形式上的一个创新,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其本身还存在较大风险。银行在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时,应当认真审查应收账款的详细内容及出质人、第三债务人的资金实力和信誉;设立质权时,不仅要签订书面质押合同、履行登记程序,还必须交付相关的权利凭证并通知第三债务人,以最大限度防范信贷风险,维护银行质权人的利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辛书举  
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暗藏风险基础合同效力风险。如果该基础合同本身存在交易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违背社会公德、合同自成立之初就根本不可能履行等情形,该基础合同很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应收账款虚假风险。一是贷款企业虚构应收账款;二是原来确实存在应收账款,但设立质押之前已清偿,只是贷款企业未入账;三是设立质押之后,贷款企业收取了应收账款债务人清偿的款项,但未提存或保管,而是用做其他用途,致使应收账款嗣后不存在。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高旸  
一、应收账款质押贷款风险种类(一)基础合同效力风险用于设立质押的应收账款是否成立、能否最终实现,首先直接与产生该应收账款的基础合同效力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波  
应收账款融资是借款人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等机构进而获得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由于商业银行应收账款管理更专业,与融资企业相比对付款企业的信息掌握更加充分,因而更容易盘活资产,加速企业资金周转,特别是在目前经济低速运行情况下有利于企业三角债的解决,更好地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发展情况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发展缓慢,工业企业参与度较低。截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玲  王世贵  牟亚男  刘春波  
2007年,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的颁布,应收账款的出质权有了法律基础。为贯彻实施《物权法》相关规定,我国积极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国经验,制定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制度,并建立了依托互联网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登记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担保物权制度的重大创新与发展,对保护质权人和第三人的利益,降低信贷风险,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毓萍  赵允  欧阳红兵  
文章结合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现状,得出其存在应收账款质权不成立、质押融资额度难以确定、应收账款重复质押以及企业信用预警困难等问题,进而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操作风险管理理论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剖析区块链技术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适用性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流程,结合痛点的特性,将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加密算法和智能合约进行不同组合,从根本上解决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朱玲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登记是质权公示的重要手段,中国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是我国第一个基于现代动产担保登记理念建设的登记系统。结合登记公示系统运行现状,对现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优化应收账款质押登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良胜  
《物权法》对应收账款质押规定比较原则,导致质押与保理的关系没有明确,极大地影响了质押与保理的业务发展。对于应收账款上质押和保理业务中的转让的权力冲突,本文分析认为我国利用"成立在先,权利在先"规则解决此冲突,具有公示不明的弊端。因此,应借鉴美国自由转让登记模式,建构"登记在先,权利在先"的优先权规则。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荣  崔琳琳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准许金融机构从事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以后,中国人民银行跟进上线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并颁布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进一步促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开展。但是,由于配套法规和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基层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实践中尚存在诸多方面的法律风险,有可能对人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造成不利影响,应予以关注和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