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5)
- 2023(8148)
- 2022(6780)
- 2021(6438)
- 2020(5358)
- 2019(12090)
- 2018(11679)
- 2017(23325)
- 2016(12186)
- 2015(13665)
- 2014(13419)
- 2013(13159)
- 2012(12241)
- 2011(10777)
- 2010(11468)
- 2009(11117)
- 2008(10926)
- 2007(9898)
- 2006(9088)
- 2005(8485)
- 学科
- 业(44290)
- 管理(43009)
- 济(42253)
- 经济(42212)
- 企(39429)
- 企业(39429)
- 融(26323)
- 金融(26323)
- 银(24715)
- 银行(24711)
- 行(23713)
- 财(22407)
- 中国(19552)
- 务(17429)
- 财务(17394)
- 财务管理(17365)
- 企业财务(16542)
- 方法(15540)
- 制(14514)
- 数学(12900)
- 农(12776)
- 数学方法(12718)
- 业经(12143)
- 中国金融(11243)
- 地方(11200)
- 策(11005)
- 农业(8811)
- 理论(8732)
- 贸(8664)
- 贸易(8651)
- 机构
- 学院(167391)
- 大学(163349)
- 济(70415)
- 经济(68718)
- 管理(66676)
- 理学(55223)
- 理学院(54754)
- 管理学(54164)
- 管理学院(53815)
- 研究(52210)
- 中国(51280)
- 财(43302)
- 京(33410)
- 财经(31783)
- 经(28482)
- 中心(27827)
- 江(26870)
- 科学(26638)
- 所(25477)
- 银(23911)
- 财经大学(23194)
- 银行(23146)
- 州(22322)
- 融(22196)
- 金融(21752)
- 行(21704)
- 研究所(21563)
- 北京(21476)
- 经济学(21019)
- 农(20743)
- 基金
- 项目(97621)
- 研究(77582)
- 科学(77015)
- 基金(70646)
- 家(58641)
- 国家(58071)
- 科学基金(51129)
- 社会(49123)
- 社会科(46791)
- 社会科学(46781)
- 省(37847)
- 基金项目(36147)
- 教育(34462)
- 编号(34045)
- 划(30843)
- 自然(30773)
- 成果(30406)
- 自然科(30029)
- 自然科学(30025)
- 资助(29724)
- 自然科学基金(29571)
- 项目编号(22535)
- 课题(22273)
- 性(22238)
- 部(21722)
- 重点(21376)
- 发(21196)
- 创(20482)
- 国家社会(19936)
- 制(19931)
共检索到277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会兰
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进一步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利用股票、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成为我国企业的一种现实选择。但这些方式对企业高规格、高品质的要求,实际上又把大多数企业拒之门外,融资困难仍是困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商业信用的普及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许多企业拥有大量的应收债权,而重于管理、疏于利用却是持有者的通病,这一问题正日渐被企业所关注,开始利用应收债权开辟新的融资渠道。目前,利用应收债权进行融资的方式主要有质押借款、出售、贴现和置换,这些方式中蕴含着不同的与应收债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形式,
关键词:
应收债权 融资 风险和报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谭立
应收债权融资可分为应收债权质押融资和应收债权转让融资,前者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 后者是企业的资产变现交易,两者性质完全不同,不可能发生转化。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或贴现应收债权时,无论融资协议如何约定,只要企业交付了有关债权凭证、办理完融资手续并取得所融资金,则相关的主要风险与报酬已经发生转移;若协议附有企业保证还款的担保责任,则由此构成企业的或有负债,不影响出售或贴现时的账务处理。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洁
2003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应收债权融资等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其中规定以应收债权为基础的出售和融资事项的会计处理基本原则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即关注与应收债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确实转移,将其区分为应收债权出售、应收债权质押借款、应收债权贴现等业务类型,并对各类业务的会计处理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对于“应收债权贴现”的会计处理规定为“比照《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应收票据贴现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但是,《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代文 董一楠
本文以2014年A股重污染行业91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环境信息披露、债权融资和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与投资不足、投资过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即环境信息披露可以降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债权融资和环境信息披露的共同作用,显著降低了投资不足,但对投资过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债权融资 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惠好 冯永佳
以2007—2017年深交所上市的A股公司为样本,基于债权人异质性视角,检验了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商业信用融资和银行借款融资产生的影响,以及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宏观背景下,这种影响发生的变化。研究发现:在融资需求一定的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高的公司可获得更多商业信用,而银行借款由于对信息的敏感度较低导致其融资占比在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的情况下反而减少,这种关系在融资约束低的公司中更易显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弱化了信息披露质量对商业信用融资的促进作用,加剧了信息披露质量对银行借款融资占比的负向影响,且更多存在于金融中介组织发育程度较高的地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俞富坤
债权融资业务中蕴含着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和借贷契约内容的不完备性,由此导致债权人在开展债权融资业务时承担显著风险。本文阐述了债权融资的内涵及其特点;从信息不对称风险、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风险等角度分析基于债权人心理的企业债权融资风险;最后,从信用管理、业务稽核、财务风控及人才智库等角度提出基于债权人心理的企业债权融资风险控制策略,以有效消弭债权人在开展企业债权融资业务时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
债权人心理 债权融资 逆向选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志军 王善平
信息透明度是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2-2010年深圳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较好的公司在货币政策趋紧时获得了更多的银行借款,且随着融资需求的增大,获得的银行借款更多,银行借款的利率也更低。结果表明,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降低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强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资信度,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从而减轻货币政策变动对企业债务融资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信息不对称 债务融资成本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道平 朱梦影 董汉玺
考虑市场上存在一定比例的消费者对应用区块链技术信息披露敏感,利用CVaR风险度量方法构建融资模型,求解均衡状态下供应链最优批发价、订货量和区块链技术应用程度决策,对区块链供应链融资和传统供应链融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对于供应商而言,区块链供应链融资模式下获得的收益恒大于传统供应链融资模式。若市场中消费者敏感比例较高,则在区块链技术应用成本系数较低时,零售商选择区块链供应链融资模式获得的最优风险收益值更高。若消费者对应用区块链技术敏感比例较低且产品生产成本满足一定条件,此时若供应商还具有较高的风险规避程度,则传统融资模式对零售商更有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山国利
本文选择2011-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治理、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融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治理对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融资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治理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显著负相关,与债务融资期限结构之间显著正相关;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显著负相关,与债务融资期限结构之间显著正相关;良好的企业治理能够强化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及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实证结论并结合我国重污染上市企业实际,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环境信息透明度及健全"绿色信贷"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企业治理 环境信息披露 债务融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项英
本文选取2012-2016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以PEG模型计量股权融资成本,引入赫芬达尔指数衡量机构投资者竞争度,实证检验了机构持股、信息披露与股权融资成本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无论规模还是结构,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水平都远落后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度比较低,对信息披露和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影响不明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从如何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如何推动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股权融资成本 机构持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力 刘全齐 唐登莉
本文以2009-2014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并选择房地产等轻污染行业中规模相当的上市企业作为配对样本,通过构建碳信息披露指标评价体系,实证检验了碳绩效、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碳绩效越好的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而且对分类后的非财务性碳信息披露质量和财务性碳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碳绩效好的企业通过高质量的碳信息披露增强自身的可识别性,达到将自己与碳绩效差的企业划清界限的意图。企业提高碳信息披露质量可以降低股权融资成本,财务性碳信息披露具有减少股权融资成本的效果,非财务性碳信息披露不能明显降低股权融资成本。就企业性质而言,非公有制企业提升碳信息披露质量更容易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而公有制企业碳信息披露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关系不明显。另外,企业碳绩效的提高并没有显著强化碳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理论上,研究结果符合关注非财务性信息披露的研究趋势;实践上,对促进企业进行低碳减排领域的投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项英
本文选取2012-2016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以PEG模型计量股权融资成本,引入赫芬达尔指数衡量机构投资者竞争度,实证检验了机构持股、信息披露与股权融资成本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无论规模还是结构,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水平都远落后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度比较低,对信息披露和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影响不明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从如何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如何推动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股权融资成本 机构持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叶陈刚 王孜 武剑锋 李惠
本文通过构造分类和综合的外部治理水平,基于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了外部治理在环境信息披露和股权融资成本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外部治理水平越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行业监管法律水平、政府环境监管水平、政府环境补贴、媒体监督以及外部治理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环境信息披露对降低股权融资成本的积极作用。进一步研究说明,外部主体对货币型环境信息与股权融资成本关系的治理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曾颖 陆正飞
本文以深圳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是否会对其股权融资成本产生影响。我们采用剩余收益模型计算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分别以披露总体质量与盈余披露质量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发现,在控制β系数、公司规模、账面市值比、杠杆率、资产周转率等因素的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样本公司边际股权融资成本较低,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会对其股权融资成本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还发现,盈余平滑度和披露总体质量是影响样本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主要信息披露质量特征。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晏艳阳 刘弢 彭敏
本文利用深交所2002~2005年数据,运用独立混合横截面和分年度多元回归的实证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有滞后影响,往年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可以显著降低股权融资成本,而当年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考察其他因素的改变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发现,风险较大或者垄断性较强的行业以及规模较大、财务水平较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小的上市公司,更愿意进行信息披露,因为这些上市公司从信息披露中所得到的降低股权融资成本的利益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