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98)
- 2023(6449)
- 2022(5483)
- 2021(4884)
- 2020(3744)
- 2019(8555)
- 2018(8378)
- 2017(16123)
- 2016(8649)
- 2015(9688)
- 2014(9660)
- 2013(9715)
- 2012(9518)
- 2011(8792)
- 2010(8964)
- 2009(8183)
- 2008(8133)
- 2007(7515)
- 2006(7068)
- 2005(6872)
- 学科
- 济(42042)
- 经济(42005)
- 管理(20610)
- 业(20454)
- 地方(18018)
- 中国(16133)
- 银(15956)
- 银行(15948)
- 行(15055)
- 企(14767)
- 企业(14767)
- 制(12716)
- 农(11832)
- 融(11651)
- 金融(11651)
- 业经(10454)
- 方法(10099)
- 地方经济(9860)
- 财(9364)
- 发(8873)
- 度(8589)
- 制度(8588)
- 农业(8431)
- 数学(8411)
- 数学方法(8367)
- 业务(8150)
- 银行制(6961)
- 环境(6893)
- 贸(6823)
- 贸易(6810)
- 机构
- 学院(120497)
- 大学(117822)
- 济(52644)
- 经济(51454)
- 研究(48063)
- 中国(42953)
- 管理(41630)
- 理学(33326)
- 理学院(32860)
- 管理学(32429)
- 管理学院(32178)
- 财(27424)
- 科学(27225)
- 京(26823)
- 所(25016)
- 中心(22378)
- 研究所(22059)
- 农(21345)
- 江(20944)
- 银(20496)
- 财经(19723)
- 银行(19718)
- 行(18560)
- 北京(17976)
- 州(17805)
- 经(17766)
- 范(17535)
- 师范(17364)
- 院(17162)
- 省(16389)
- 基金
- 项目(70596)
- 科学(55164)
- 研究(55088)
- 基金(48624)
- 家(41404)
- 国家(40983)
- 社会(34831)
- 科学基金(34699)
- 社会科(33099)
- 社会科学(33092)
- 省(29103)
- 基金项目(25038)
- 教育(24402)
- 划(23896)
- 编号(22676)
- 发(22229)
- 资助(20160)
- 自然(19860)
- 成果(19393)
- 自然科(19338)
- 自然科学(19335)
- 自然科学基金(18964)
- 发展(18385)
- 展(18048)
- 课题(17155)
- 重点(16322)
- 部(15041)
- 创(14851)
- 性(14380)
- 年(14147)
共检索到218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东民
2015年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成为国际金融界的一件大事,这说明国际社会对于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认可。在此背景下,伴随中国持续推进经济改革,国际投资者(特别是各国央行和大型金融机构)将逐步提高人民币计价资产在自身投资组合中的比重。建议中国政府把握这一趋势,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债券的离岸发行,逐步将人民币计价的地方政府债券打造成全球安全资产,进一步推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方存好
成都高新区作为我国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时也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高度重视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工作,组织多方专业力量对园区内专项债券项目发行与资金使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经过两年多的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探索和尝试工作,对地方政府如何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作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党中央、国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增武 范丽君
大力发展国内债券市场,构建高流动性,宽广度和高深度的国债市场,让未来的人民币持有国能享受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尽管经历了次贷危机冲击,美国依然能保持其中心货币的地位,原因就在于美国仍然是具有流动性最高、深度最好的政府债券市场的唯一国家,高流动性的债券增强了网络外部性,而网络外部性又使流动性得以提高,从而巩固了美元作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封北麟
2015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发行规模将达到3.8万亿元,其中3.2万亿元置换债券,6000亿元新增债券。如此规模庞大的债券发行引发了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债券发行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许多新问题直接影响了地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学东
发行置换债,对于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以及推动建立中国多层次的债券市场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关于中国的地方政府能否发债问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前,曾进行了广泛的讨论。金融界之所以十分关注这一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数额庞大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看似是财政风险,若处置不当,便会转化为金融风险,而且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健
根据地方政府债务理论和中国现实,结合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启示,本文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规模测算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影子银行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影子银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这种推动作用在西部最大,中部次之,但是东部并不显著;中部以外的各省在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上均具有较强的惯性;经济增长能够明显地刺激地方政府的举债规模,且存在着因"GDP排位赛"而举债的现象;在中、西部,地方政府债务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快速增长;除西部之外,地方政府债务与对外贸易水平呈反方向变化,与第二产业比重则同方向变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党论 佘国满
近年来城投债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融资手段之一,引起了中央、投资者对城投债风险的关注。本文考察了地方官员变更对城投债发行概率和发行规模的影响,以及与发债风险和发债成本的关系。通过对2004—2012年我国省级、地级市发债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由官员更替引发的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城市的发债概率,并减少发债规模。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研究了官员变更与发债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书记或市长更替会提高城投债的发债风险,增加发债成本。且当变更引发的不确定性程度更高时,对发债成本的影响更加显著。而当城市面临更高的偿债压力时,官员更替对发债成本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对地方债的理解。
关键词:
官员变更 政策不确定性 地方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京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刘昆部长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努力实现财政高质量发展,推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对财政工作方方面面的总要求。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工作也进入了自发自还的第二个五年,要切实推进发行工作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立波 陈文杰
2015年5月以来,为缓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压力和风险,地方政府债发行数量及规模不断增加。但是,在地方债发行过程中也凸显不少问题亟待关注。定向债与公开债发行严重失衡。根据Wind和招商证券数据,5月18~7月31日,地方政府债按发行方式来分,公开发行207只,发行规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英 胡尹燕
地方自主发债与自行发债是有区别的。地方债自主发行有利于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缓解偿债压力,推动地方融资的透明化与规范化,并支持地方民生项目建设。但我国地方债发行中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商业银行恶性竞争、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方面。对我国推进地方债发行的成因还有必要深入分析,并结合美国发行地方债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推进地方债自主发行进步探讨。
关键词:
地方债 地方债务危机 自行发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伟健 郭永斌 陈潇
根据2014年8月末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预算法修正案》,明确允许省级地方政府在国务院规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部分必须建设资金。2015年以来,31个省级政府和5个计划单列市开始自发自还地方债券。根据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2015年预算草案》和国务院批准,2015年地方债券发行规模预计3.8万亿元,其中置换债券3.2万亿元,新增债券0.6万亿元。从发行规模来看,根据中债资信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宇焰 杨雪 霍帅
近年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急剧膨胀及平台风险的不断积聚,成为加剧我国政府债务风险与影响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自2014年新修订的《预算法》从顶层设计层面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重大突破后,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剥离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功能,同时采用以债券置换存量贷款的形式,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根据《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廖乾
近年来,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要求和促投资、稳增长压力下,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与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迅速攀升,形成了"双高"的矛盾格局。由于我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历史较短,二者在运行管理以及彼此协调配合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通过梳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国库现金管理与政府债务管理协调配合方面的机制与做法,同时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为加强和完善我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与地方债发行的协调配合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