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428)
2022(1196)
2021(1186)
2020(976)
2019(2354)
2018(2212)
2017(4838)
2016(2486)
2015(3021)
2014(3106)
2013(3107)
2012(2988)
2011(2731)
2010(2564)
2009(2460)
2008(2675)
2007(2511)
2006(2376)
2005(2326)
2004(2135)
作者
(7116)
(5764)
(5645)
(5601)
(3770)
(2698)
(2695)
(2354)
(2220)
(2119)
(2057)
(1970)
(1963)
(1953)
(1861)
(1829)
(1785)
(1749)
(1643)
(1591)
(1535)
(1493)
(1394)
(1392)
(1331)
(1329)
(1296)
(1294)
(1199)
(1170)
学科
(14073)
银行(13928)
(12769)
(10334)
业务(8762)
(8249)
经济(8240)
(7842)
制度(7841)
银行制(7639)
(6438)
金融(6438)
管理(5223)
(4866)
方法(4763)
数学(4345)
数学方法(4338)
(4300)
企业(4300)
中国(2966)
(2651)
体制(2532)
(2113)
(2032)
贸易(2023)
(1977)
组织(1614)
业经(1539)
中国金融(1487)
(1386)
机构
大学(32928)
学院(31395)
中国(17151)
(16303)
银行(15638)
(15592)
经济(15225)
(14507)
管理(12321)
研究(10571)
理学(9512)
理学院(9432)
管理学(9391)
管理学院(9330)
(9176)
(7775)
金融(7661)
(7490)
财经(6890)
中心(6310)
(6287)
人民(6195)
(5947)
(5863)
经济学(5475)
国人(5455)
中国人(5445)
分行(5398)
中国人民(5388)
财经大学(5349)
基金
项目(17086)
科学(13226)
基金(13058)
研究(12770)
(10765)
国家(10702)
科学基金(9372)
社会(8268)
社会科(7977)
社会科学(7974)
基金项目(6678)
资助(6120)
自然(5789)
教育(5732)
自然科(5656)
自然科学(5654)
(5624)
自然科学基金(5566)
编号(4929)
(4845)
(4300)
成果(4188)
教育部(3950)
重点(3699)
人文(3698)
(3669)
国家社会(3654)
中国(3542)
大学(3536)
(3487)
期刊
(21528)
金融(21528)
(15697)
经济(15697)
研究(14448)
中国(8230)
(7303)
(4743)
管理(4500)
财经(3964)
国际(3732)
科学(3427)
学报(3398)
农村(3293)
(3293)
(3274)
理论(3190)
农村金融(3045)
实践(2991)
(2991)
(2805)
大学(2760)
学学(2681)
经济研究(2564)
会计(2391)
中国金融(2307)
问题(2163)
上海(2083)
技术(2082)
(1965)
共检索到65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乐天  
应战外资银行:国内银行业的举措陈乐天自1979年首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代表处以来,外资银行涌入中国的热潮一直方兴未艾。外资银行进入后,固然给国内银行增加了压力,带来了挑战,但从事物的积极方面考虑,它同时又为国内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有利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会国  李泽广  
文章梳理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并以我国银行业中全国性商业银行、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中外合资银行为样本,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样本银行的经营费用、盈利能力和银行效率等"组合绩效"指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在对1998-2005年79家国内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类估计后发现:(1)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导致国内银行管理费用增加;(2)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促使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提高;(3)伴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竞争不断加剧银行效率也呈现出降低的趋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琦  
外资银行的介入,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但只要坚持发挥金融市场开放的积极因素,限制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和对国内金融业发展的消极冲击这一原则,从总体上讲,应该是利大于弊的:能促进我国吸引利用外资的发展;强化我国金融体制中的竞争机制,带来先进的经营技术和管理手段;在培养高级人才、加强人力竞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枫  范达强  
针对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本文采用实证方法检验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是否存在溢出效应。通过在生产函数中构建能够量化溢出效应方向的系数,直观描述溢出效应的力度与方向,并通过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外资银行对中国商业银行在劳动、资本、管理费用三种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的影响,中国银行业在外资银行进入之后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研究发现: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效应的方向与力度,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深化而加强。外资银行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中国银行业在人力及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提高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杰斌  赵毓婷  
本文采用Claessens、Demirguc-Kunt和Huizinga(2001)计量模型,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5家银行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以往研究未曾采用的固定效应的变系数估计方法,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已初步显现,并且具有不一致的特点。外资银行的进入正逐步推动着我国银行业整体结构由寡头垄断转变为垄断竞争,"鲶鱼效应"开始发挥作用。文章最后相应给出了我国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丽平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届十年。其间,中国银行业认真履行开放义务,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地域、客户对象和其他方面的非审慎性限制,在世贸组织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在贯彻落实银行业对外开放战略部署的过程中,外资银行监管部门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淑彪  
国有银行面临着中国入世后外资银行的强大挑战。在中国银行业逐步开放的过程中 ,将会形成一个双方竞争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国有银行在同对方全面竞争前调整自己 ,适应新对手、新环境的难得机遇。本文分析了竞争初级阶段的特征及对手可能采取的策略 ,并阐述了发挥国有银行竞争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基本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军  
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代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在国际经济与国际金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各国银行大量进入美国开展跨国经营,在美国银行业市场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本文考察分析当代美国银行业市场中外资银行的总体发展、机构形式、业务经营、市场结构等经营与发展的多方面特征,以深化对当代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解,对我国银行的跨国经营提供些许参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连娟  陈权宝  
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服务贸易的背景下已成为必然趋势。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至今,我国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从地域限制、客户对象限制到逐渐开放,截至2006年6月,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183家外资银行分行,14家法人机构,242家代表处,在华外资银行总资产达972亿美元。虽然外资银行在国内银行市场上所占据的比例仍较小,而且在进入过程中,我国政府对其严格管制,但外资银行在某些细分市场上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并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正欲进入和占有更多的经营领域。外资银行的进入必然会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影...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焦建东  
以外资银行入股中国银行业为视角,从1996~2006年存在外资银行入股的10家内资银行的面板数据出发。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内资银行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外资银行入股能够提高内资银行的资产报酬率;外资银行入股年数降低了内资银行的股东权益报酬率。总体而言,外资银行入股对我国内资银行效率的影响还不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琦  
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是国际金融发展的一种趋势,加入 WTO 以后,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将适用于我国,我国的金融业也将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着来自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资银行较外资银行原有的竞争优势将会丧失。本论文试图从中资银行本身存在的导致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入手,分析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力差距,论述短期内外资银行进入会给中资银行带来的冲击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熊福平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国內银行绩效影响的短期效应,并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经济金融体制上的固有特点,我国银行业绩效在面临外资竞争时,也表现出了较大的不同。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陆文安  
在加入WTO 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那么,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如何?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产生了那些冲击?我国银行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玮  
文章采用Panzar-Rosse模型测度了1985年至2008年间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并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市场竞争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类型在样本期内由寡头竞争型转变为垄断竞争型,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市场竞争程度相应的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国内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之间呈现U型关系,即外资银行进入初期并没有显著促进银行业的竞争,而是在进入程度达到某一阶段之后才起到刺激竞争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