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91)
2023(14079)
2022(12156)
2021(11683)
2020(9536)
2019(22064)
2018(21751)
2017(41737)
2016(23068)
2015(26061)
2014(25942)
2013(25451)
2012(23212)
2011(20851)
2010(21118)
2009(19266)
2008(18884)
2007(16836)
2006(14979)
2005(13322)
作者
(64934)
(53739)
(53160)
(50916)
(34437)
(25496)
(24453)
(21160)
(20419)
(19389)
(18286)
(17909)
(17149)
(16971)
(16496)
(16400)
(16162)
(16043)
(15415)
(15343)
(13329)
(13301)
(12879)
(12249)
(12166)
(12058)
(11988)
(11874)
(10844)
(10566)
学科
(84537)
经济(84444)
管理(77120)
(69358)
(60503)
企业(60503)
方法(37999)
数学(31337)
数学方法(30894)
(25023)
(24748)
中国(22806)
业经(21624)
(18982)
地方(17464)
(17450)
理论(17076)
(16493)
财务(16410)
财务管理(16378)
农业(16363)
(16345)
(15610)
贸易(15601)
(15551)
技术(15542)
企业财务(15526)
(15175)
(14673)
(14227)
机构
学院(319252)
大学(318287)
管理(133210)
(122008)
经济(118967)
理学(113503)
理学院(112293)
管理学(110632)
管理学院(110008)
研究(102454)
中国(78466)
(68037)
科学(63461)
(59446)
(50583)
(48487)
(47638)
中心(47387)
财经(46025)
研究所(45826)
业大(45496)
(43128)
北京(43100)
师范(42763)
(41746)
(39456)
(37727)
农业(36953)
技术(34612)
经济学(34182)
基金
项目(214867)
科学(169256)
研究(162553)
基金(153802)
(132153)
国家(130961)
科学基金(113349)
社会(99656)
社会科(94321)
社会科学(94297)
(84916)
基金项目(81650)
教育(75210)
自然(73396)
自然科(71640)
自然科学(71627)
(70878)
自然科学基金(70317)
编号(68786)
资助(62860)
成果(56943)
重点(47343)
课题(47232)
(47007)
(45625)
(45292)
项目编号(42891)
创新(41971)
教育部(40537)
科研(40228)
期刊
(139548)
经济(139548)
研究(94984)
中国(63327)
管理(51907)
学报(46155)
(45937)
科学(44033)
(43414)
教育(41591)
大学(35465)
学学(32928)
农业(30059)
(29568)
金融(29568)
技术(29260)
业经(24051)
财经(21666)
经济研究(20682)
图书(19386)
(18462)
问题(17472)
(16367)
理论(16315)
科技(15805)
技术经济(15625)
现代(15596)
实践(15127)
(15127)
(14039)
共检索到476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振华  薛耀文  
提高决策者的即兴决策能力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内容。以知识管理理论和组织记忆理论为基础,分析应急知识管理、组织记忆与即兴决策能力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应急知识管理、组织记忆的即兴决策模型;在揭示应急知识管理与组织记忆之间的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即兴决策能力的集成模式;基于应急知识管理、组织记忆流程管理和危机学习的视角,探讨提升决策者的即兴决策能力的具体路径。旨在满足即兴决策的知识需求,从而提高决策者应对突发事件的即兴决策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保仓  任浩  
虚拟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市场资源连接及能力重组模式,彰显出其持续价值创新的优越性。通过分析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作用本质,阐述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形成过程,指出了持续创新能力是知识存量、知识增量与知识质量相互作用转化而形成的知识能量集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提升机理模型,提出了提升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3种基本路径——竞合互动路径、知识对流路径、创新协同路径,深入剖析了3种路径对提升虚拟组织持续创新力的作用机理及演化过程,提升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韵江  王文敬  
组织存储的旧知识即组织记忆对战略变革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二者间的影响路径也还未有具有说服力的成果。本文从知识联系角度引入即兴能力作为中介变量,通过组织中新旧知识的整合进一步探讨组织记忆对战略变革的影响作用,并实证检验即兴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不同的组织记忆类型虽然对战略变革均具有正向作用,但其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2)组织记忆对即兴能力的有效发挥起着积极作用;(3)组织记忆能够通过提高即兴能力也就是立即反应能力、利用现有资源能力与意图创造能力,对战略变革产生正向影响,促进变革效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春森  汪传雷  梁雯  
应急情景的决策活动为知识管理提供了丰富的领域行为知识研究背景。针对应急决策知识的缺乏和应急情景的动态演化,提出拼凑行为和即兴行为的应急决策模式。基于情景驱动、即兴和拼凑过程构建知识管理能力框架。在框架体系下,研究基于情景驱动的知识管理能力的关系本质和四类关系,研究拼凑和即兴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为知识管理能力的情景化理论研究和指导应急情景演化分析提供理论和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渊  姜玮玄  左温慧  
将临时团队的创造性决策作为核心观测点有助于回答如何提高企业的应对能力。通过多阶段企业经营模拟实验,以多种专业背景的大学生临时团队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组织记忆和即兴能力对创造性决策的影响以及时间压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进而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对不同变量集合和高决策绩效的达成路径进行探索。结果表明,临时团队的组织记忆和即兴能力对创造性决策均有正向作用,组织记忆能够通过提高即兴能力对创造性决策产生正向作用;时间压力对组织记忆与创造性决策、即兴能力与创造性决策均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此外,明确3类触发临时团队高决策绩效的前因构型及其中核心条件、辅助条件的影响机制和影响路径,并提出临时团队管理者应加强组织记忆的“以新补旧”和适时调整时间压力等促进组织绩效提升的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盛黎明  刘强  
文章构建交互记忆系统、组织记忆、组织即兴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概念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组织记忆是交互记忆系统与组织即兴关系间的中介变量,组织即兴在组织记忆与创新绩效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保仓  任浩  
虚拟组织作为企业间知识共享、知识集成的创新平台模式,彰显其知识创新与价值创新的独特性与优越性。通过分析虚拟组织知识共享、共同理解、关系记忆、吸收能力对提升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构建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提升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261家企业作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信息共享与共同理解对提升持续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关系记忆对提升持续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吸收能力对信息共享、共同理解与关系记忆有正向调节作用,丰富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理论,对企业建构与运营虚拟组织持续创新具有借鉴意义与实践价值。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封伟毅  张肃  孙艺文  
【目的/意义】创新能力已成为创新组织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知识整合与共享的视角研究产学研合作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针对企业创新能力形成过程,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知识整合与共享视角的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机理模型,并从过程角度解释了模型结构之间的逻辑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建立知识库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知识共享是知识融合与转化的重要环节,创新环境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知识再创造需要持续的创新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沙勇忠   魏兴飞  
文章探讨了应急管理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机理及其激活路径。首先阐释了数据要素的关键特征及其应急管理意涵,而后从DIKW(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模型、应急管理活动以及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互动融合三方面论述了应急管理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场景牵引、数商推进、技术创新和上下分化等应急管理中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激活路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拓晨  乔琳  杨萍  
处于非确定、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下的供应链协同战略中,节点企业的组织即兴能力非常重要。那么,供应链协同战略下节点企业相互信任如何作用于企业组织即兴能力?本文以我国中部、东北地区327家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与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供应链企业间信任与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企业间善意信任对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有一定的正向促进效应;供应链能力信任需经由善意信任调整,促进企业组织即兴能力,二者直接作用效应不显著;计算信任倒U型作用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为进一步验证二者的作用机理,本文引入供应链柔性与交互记忆系统作为情境变量,探讨供应链柔性对供应链节点企业间信任与供应链节点企业组织即兴的中介作用,以及交互记忆系统的调节效应。供应链柔性能够显著促进供应链企业间计算信任、善意信任与企业组织即兴能力,并且交互系统的三个维度通过供应链柔性的中介作用调节供应链企业间善意信任、计算信任对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能力的作用。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组织即兴与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研究的理论视角,有助于供应链管理的深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制造企业更好地应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并在管理实践中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飞  
文章基于云模型和云计算原理提出了一种在历史经验数据基础上进行高精度知识匹配的方法,利用知识概念的定性值与经验数据的定量值之间的自然转换,把应急决策知识的匹配过程变成基于云计算的定性规则推理过程,这个推理过程可以得到一定的输出,输出结果即为应急决策知识匹配值。这种应急决策知识匹配方法为应急辅助决策中知识获取过程探索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庆全  荣莉莉  于凯  
在复杂多变的应急决策环境中,如何根据已有的决策背景知识和当前发生的应急问题,进行有效的知识推理是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实现知识发现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范畴论和定型范畴论,提出了一种从联想和推演两个角度实现的知识推理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类推定型函子(Functor)和推出(Pushout)来实现的,它将推理形式转变成一种范畴化知识结构上的计算过程。该方法能够通过有效的知识推理,从已知的决策背景知识中获得新知识,以辅助决策者进行有效的决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郝云宏  殷西乐  包兴  
考虑应急情景下决策者对可获外部支援能力过度自信,借鉴报童理论构建了运作系统应急能力恢复决策模型,分析了过度自信对系统能力恢复决策及应急绩效的影响。结论表明:决策者的过度自信偏差会损害系统应急绩效,且其对能力恢复决策的影响与系统面临的缺货惩罚、能力修复成本水平有关。另外,过度自信偏差会削弱监管部门的惩罚或补贴等措施对系统能力恢复的正向刺激效果,从而加大了运作系统的应急监管难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鑫  王文生  郭雷风  
防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和前提,防返贫数字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质量推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视角来看,当前我国防返贫数字治理能力存在数据基础建设推进不够、智能监测预警应用不深、协同精准施策研究不透以及动态监测管控支撑不足等四大问题。随着数字乡村发展,数字乡村能在信息化总体水平、数字化参与程度和网络化应用场景等方面全面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助力防返贫数字治理能力提升的水平。在数字乡村建设的推动下,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不断演化升级,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四项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能够构建一个与农村社会客观情况高度仿真与同步的易返贫人群的“数字孪生”世界。虚实空间的双向互动将作为核心演化模式,促使防返贫数字治理全过程形成以三次映射为主线的智能化调适升级机制。智能化的防返贫数字治理机制将具备大数据和智能模型双驱动、实时预测赋能、去中心化决策与帮扶过程精准管控的关键能力。与此同时,通过统筹协调、思路转变、规划引导、多级联动、过程可信等五大路径,提升我国防返贫数字治理体系的智能化水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鑫  王文生  郭雷风  
防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和前提,防返贫数字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质量推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视角来看,当前我国防返贫数字治理能力存在数据基础建设推进不够、智能监测预警应用不深、协同精准施策研究不透以及动态监测管控支撑不足等四大问题。随着数字乡村发展,数字乡村能在信息化总体水平、数字化参与程度和网络化应用场景等方面全面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助力防返贫数字治理能力提升的水平。在数字乡村建设的推动下,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不断演化升级,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四项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能够构建一个与农村社会客观情况高度仿真与同步的易返贫人群的“数字孪生”世界。虚实空间的双向互动将作为核心演化模式,促使防返贫数字治理全过程形成以三次映射为主线的智能化调适升级机制。智能化的防返贫数字治理机制将具备大数据和智能模型双驱动、实时预测赋能、去中心化决策与帮扶过程精准管控的关键能力。与此同时,通过统筹协调、思路转变、规划引导、多级联动、过程可信等五大路径,提升我国防返贫数字治理体系的智能化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