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9)
- 2023(5039)
- 2022(4110)
- 2021(3985)
- 2020(3246)
- 2019(7365)
- 2018(7427)
- 2017(14788)
- 2016(8027)
- 2015(8746)
- 2014(8579)
- 2013(8878)
- 2012(8274)
- 2011(7698)
- 2010(7698)
- 2009(7089)
- 2008(6828)
- 2007(6335)
- 2006(5736)
- 2005(5189)
- 学科
- 农(44010)
- 济(38285)
- 经济(38253)
- 业(29396)
- 农业(29004)
- 管理(14658)
- 方法(14009)
- 贸(13662)
- 贸易(13658)
- 易(13555)
- 数学(13327)
- 数学方法(13274)
- 业经(12695)
- 出(11003)
- 农业经济(9662)
- 企(9043)
- 企业(9043)
- 村(8883)
- 农村(8878)
- 中国(8713)
- 出口(8158)
- 出口贸易(8158)
- 口(8158)
- 制(7939)
- 发(7682)
- 财(7363)
- 地方(7223)
- 土地(7068)
- 收入(6720)
- 劳(6695)
- 机构
- 学院(114632)
- 大学(109679)
- 济(57302)
- 经济(56411)
- 管理(44620)
- 农(41870)
- 理学(38981)
- 理学院(38664)
- 研究(38619)
- 管理学(38132)
- 管理学院(37978)
- 中国(34678)
- 农业(31614)
- 业大(24236)
- 财(23052)
- 京(21627)
- 科学(21418)
- 中心(19708)
- 所(19501)
- 农业大学(19307)
- 财经(18122)
- 经济学(17682)
- 江(17423)
- 研究所(17351)
- 经(16734)
- 经济学院(16314)
- 经济管理(16285)
- 业(15031)
- 省(13747)
- 发(13422)
- 基金
- 项目(75382)
- 科学(60041)
- 研究(57361)
- 基金(56551)
- 家(48454)
- 国家(47944)
- 科学基金(41300)
- 社会(39173)
- 社会科(36835)
- 社会科学(36828)
- 基金项目(30270)
- 省(29836)
- 农(25833)
- 自然(24662)
- 教育(24198)
- 自然科(24106)
- 自然科学(24102)
- 编号(24032)
- 自然科学基金(23700)
- 划(23317)
- 资助(22633)
- 成果(18105)
- 部(18085)
- 发(17345)
- 国家社会(16790)
- 重点(16093)
- 业(16038)
- 创(15788)
- 制(15639)
- 人文(15391)
共检索到178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志坚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货币收入和消费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从社会产品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方面,用于供给农村的消费品的生产结构同农村尤其是发达地区农村业已形成的消费结构不相适应。据广东省台山县统计局最近对八十户农户的调查,平均每户持有现金936.10元,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孔晖 成孝海
储蓄、投资与利率的函数关系理论上似乎早已明晰化。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反函数,利率对收入的影响是透过储蓄与投资实现的。然而,这些属于经济学入门的理论却在实践中产生了违反理论的“怪圈”,给人以困惑,有人依据经济现象得出了利率对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启中
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大力组织居民储蓄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稳定市场物价。其理由是组织居民储蓄是回笼货币的一个重要渠道,将居民的货币收入转化为储蓄存款能推迟购买力的实现,缓和市场供求的矛盾,减轻对市场的压力,从而能实现市场供求的平衡和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隽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上升,1997年底已高达46200亿元,尽管我国从1996年5月1日起连续6次降低利率,居民储蓄存款仍有增无减,目前已突破5亿元大关。这意味着全国平均每人储蓄4000元,意味着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还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久光
收入是决定储蓄的主要因素,几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村储蓄成倍增长,1984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吸收的农民个人储蓄4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7%,比1979年同期增长4.6倍。随着农村储蓄成倍地增长,有人提出疑问:农村储蓄这样增长,是否正常? 它是否影响消费? 甚至由于在思想上认为储蓄是待实现的购买力,好象“笼中虎”,一旦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军
货币流通状况是否正常,衡量它的标志是什么?理论界已探讨了多年。综而论之,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常与否的标志,绝不是靠一个单一的指标便能全面衡量的,而是需要一个较为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这个体系筒而言之分为两类,即定性分析指标和定量分析指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又分为若干种,诸如采用经济增长率加物价上涨率来分析货币流通量是否适应;“经验数据”法;用物价指数分析币值是否正常;运用市场货币流通量与市场需要量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彭志远
我国农户的储蓄包括现金储蓄和实物储蓄,实物储蓄主要受粮食总产量的影响。从现金消费看,长期均衡消费倾向不断降低,农户存在货币幻觉现象。启动农村消费一是要促进农户实物储蓄向现金储蓄的转化,二是要增加农民现金收入,三要通提高农户消费倾向。国家宏观政策上要防止通货紧缩。
关键词:
农户 消费 实物储蓄 货币幻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岳衡 郑薇
农村改革以来,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建房支出也显著增加,建房开支在农民生活消费构成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我们对地处洞庭湖区的湖南省南县作了一些实地考察。现对农民建房开支及对其合理引导问题作一点探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伟军 方霞
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居民消费储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参数在我国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不同区域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不一致,从而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关键词:
消费储蓄行为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尹洪霞
通货紧缩的代价是失业率持续上升和大量生产能力和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对一个面对巨大人口与就业的国家来说, 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是必要的。很多经济学者把需求不足的原因归结为收入增长的减缓, 笔者并不否认这一观点, 同时认为导致需求不足的更重要的原因是过度储蓄。
关键词:
过度储蓄 财政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海林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货币流通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储蓄收支变动已成为影响货币流通变化的第一主导因素。本文通过回归分析表明 ,储蓄收支与货币收支主要项目之间呈现较强的相关关系 ,利率变动对储蓄收支变动的短期影响显著。当前应采取措施解决储蓄存款虚增的问题 ,规范货币流通秩序。
关键词:
储蓄收支 货币流通 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自力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储蓄增长、信贷扩张与货币过量投放之间传导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随着银行资金来源构成中储蓄地位的演变,储蓄存款的增长与波动对银行贷款、进而对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与收缩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保持储蓄存款的稳定增长对于遏制信贷扩张和货币过量投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分析,作者提出了促进储蓄稳定增长,遏制货币过量投放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居民货币收入及金融投资变化对银行储蓄的影响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储蓄研究会一、我国居民货币收入及金融投资变化对银行储蓄的影响银行储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它的变化受社会诸多因素影响,如居民货币收入、居民金融投资、居民心理、物价、利率等都会引发银行储蓄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齐天翔 涂宏
储蓄增长是以个人收入为前提的,但是负利率下的增长说明居民储蓄行业中出现了非获利动机。同时,金融市场的初步建立,并未起到分流储蓄的作用。本文从货币角度结合不确定性概念对中国居民储蓄增长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进科 刘三骥
近年来,我国储蓄波动较大,经济发展也是时缓时急。对于储蓄或经济增长的单个研究颇多,而把两者结合起来的探讨较少。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讨论一下储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