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528)
- 2022(1327)
- 2021(1390)
- 2020(1116)
- 2019(2657)
- 2018(2629)
- 2017(5400)
- 2016(3139)
- 2015(3738)
- 2014(3754)
- 2013(3775)
- 2012(3717)
- 2011(3304)
- 2010(3487)
- 2009(3366)
- 2008(3620)
- 2007(3313)
- 2006(3192)
- 2005(3210)
- 2004(2907)
- 学科
- 济(11093)
- 经济(11067)
- 管理(8782)
- 业(8350)
- 农(6476)
- 企(5694)
- 企业(5694)
- 土地(4528)
- 学(4007)
- 农业(3909)
- 财(3891)
- 中国(3807)
- 制(3794)
- 方法(2899)
- 业经(2760)
- 银(2645)
- 银行(2644)
- 税(2545)
- 问题(2491)
- 行(2488)
- 资源(2434)
- 地方(2376)
- 贸(2367)
- 贸易(2364)
- 税收(2307)
- 体(2288)
- 易(2288)
- 收(2280)
- 务(2125)
- 数学(2119)
- 机构
- 学院(46976)
- 大学(46136)
- 研究(19153)
- 济(18419)
- 经济(17922)
- 中国(17012)
- 管理(16301)
- 农(13272)
- 理学(12795)
- 理学院(12639)
- 管理学(12367)
- 管理学院(12292)
- 科学(12204)
- 所(11108)
- 京(11094)
- 农业(10287)
- 财(10153)
- 研究所(9636)
- 中心(9010)
- 江(8944)
- 业大(8705)
- 省(7644)
- 北京(7457)
- 财经(7124)
- 州(6955)
- 范(6901)
- 师范(6864)
- 院(6547)
- 科学院(6391)
- 经(6276)
共检索到85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锋
一、引言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政策研究领域围绕粮食过剩问题存在两种对立观点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市场机制部分引入粮食经济,粮食供求关系存在发生过剩的可能;事实上也发生了过剩;因而应当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手段对过剩进行适当的包括产量下调在内的调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向勇 孙琛
一、目前粮食供求状况的基本分析和判断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供求关系明显改善,粮食供求形势呈现出比较宽松的状态。一方面,总量上供大于求,国家粮食储备达历史最高水平。自1992年以来,粮食连年丰收,尤其是1995、1996两年大幅度增产,增产总量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贵生
1983年我国粮食生产由供求紧张出现了松动。据1982年统计,全国粮食商品需求量为1,920亿斤。1983年由于可提供商品量达到2,300亿斤,供求盈余300多亿斤,这和我国广大农村户户有余粮及某些省发生的卖粮难、贮粮难的“过剩”现象是一致的。 粮食过剩现象是一种结构性过剩,根本原因是我国粮食生产由自食性生产转入商品生产新的阶段之后,国家的粮食对策没有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信凯 夏薇
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社会上出现了粮食过剩的舆论,有些看法甚至认为应该取消农业补贴,放开土地流转和耕地使用。针对当前的粮食供需平衡关系从以下4个方面重新展开分析和探讨:"粮食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供需关系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供需关系的时空变化以及不确定性风险。分析认为中国粮食不仅没有过剩,而且存在巨大需求缺口,具体表现为功能性缺口、质量性缺口、增长速度缺口和结构性缺口。目前普通认同的"紧平衡"是政府持续高强度扶持政策下的假性均衡,市场存在扭曲。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人口大国,供与需的内涵是动态发展的。短期不平衡是恢复到长期相对平衡的必然过程,是当前粮食供需关系新常态。更重要的是,...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食品安全 粮食价格 粮食过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口的继续增加,粮食问题仍将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讨论中国未来15年的粮食供给和需求的形势及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粮食是国民经济战略物资,是基础性公共产品,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必需商品,涉及千家万户,而且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粮食生产和消费的重大变化容易引发大的波动,带来连锁反应。近年来,国内外粮食供求关系偏紧,粮价总体持续上涨,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保证粮食安全,应在深刻认识影响粮食生产和供求的自然、社会和政策、人为因素及其变化的基础上,坚持自给为主、进口为辅,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完善惠农政策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原则。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供需变化 隐患 原则 判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振声
可能是小时候饿怕了,这么多年来我对粮食一直特别珍惜,有时参加一些应酬活动,看到餐桌上浪费掉的饭菜,心里格外难受,不由自主会想起从小到大经历过的一些与粮食有关的故事。小时候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分口粮,生产队长在村头一喊,家家户户便倾巢出动,推着小车,挑着箩筐,兴高采烈地往场院跑。那时口粮是按工分计算的,谁家工分多,分的粮食就多,工分少的分的粮食就少。那时我父亲在外地,爷爷奶奶年迈,我们兄妹都小,能挣工分的只有母亲一个人,分到手的粮食自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红玉
粮食进口对一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体现在"总量安全"和"结构安全"两方面。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增长迅猛,但其对总量安全的作用非常有限。有鉴于结构性失调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当前粮食进口的主要作用应定位在促进国内粮食生产与供应的"结构安全"上。合理安排进口品种、以优质粮进口为契机理顺粮价关系并引导生产与供应结构调整、加大农业支持力度等措施,有助于逐步降低短缺粮食品种的进口依赖度,控制输入性通货膨胀,提升居民粮食消费福利水平,有效发挥粮食进口在我国粮食"结构安全"中的作用。
关键词:
粮食贸易 总量安全 结构安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洪波
粮食问题,与人口、能源、环境问题一道被称为当今世界存在的四火问题。这些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及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掠夺式开发,因此为了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如何看待中国的粮食问题当前农业形势十分严峻,农业问题成为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美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悲观地预言,到2030年中国将缺粮3.78亿吨。中国靠自己的资源能不能养活自己?原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委托综考会组织14个单位,70余名工作人员,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伍世安
本文针对当前关于粮食目标价格研究的主流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粮食目标价格是上限价格而不是"价值价格",其政策目标是多个而不是一个,其价格实体是相对价格而不是绝对价格,故此应对粮食目标价格的性质、目标及其测算路径重新认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拜发奎
2004年,为了扭转粮食生产连年下滑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粮食直补是其中重要措施之一。从4月初开始,13个粮食主产省(区)开始向种粮农民兑现直补资金,同时还有16个非主产省也对省内产粮大县的农民实施了直补。2004年全国29个省(市、区)共安排补贴资金116亿元。现就我国的粮食直补政策谈几点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