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8)
- 2023(14911)
- 2022(12969)
- 2021(11990)
- 2020(10183)
- 2019(23188)
- 2018(22829)
- 2017(43938)
- 2016(24214)
- 2015(27516)
- 2014(27380)
- 2013(26843)
- 2012(24195)
- 2011(21610)
- 2010(21242)
- 2009(19078)
- 2008(18298)
- 2007(15670)
- 2006(13451)
- 2005(11316)
- 学科
- 济(93627)
- 经济(93526)
- 管理(66776)
- 业(63604)
- 企(51847)
- 企业(51847)
- 方法(46601)
- 数学(41348)
- 数学方法(40962)
- 农(25842)
- 中国(25683)
- 财(23064)
- 业经(21014)
- 学(20468)
- 地方(19767)
- 贸(17899)
- 贸易(17893)
- 农业(17588)
- 易(17315)
- 理论(15645)
- 务(15060)
- 技术(15057)
- 财务(14978)
- 财务管理(14954)
- 环境(14797)
- 制(14475)
- 企业财务(13908)
- 和(13766)
- 划(12419)
- 银(12226)
- 机构
- 学院(337087)
- 大学(336460)
- 管理(133230)
- 济(128873)
- 经济(126150)
- 理学(117365)
- 理学院(116026)
- 管理学(113979)
- 管理学院(113380)
- 研究(109145)
- 中国(78189)
- 科学(71475)
- 京(70952)
- 农(61134)
- 财(56512)
- 业大(56245)
- 所(54567)
- 研究所(50567)
- 中心(49673)
- 农业(48536)
- 江(47294)
- 财经(46964)
- 范(44439)
- 北京(43969)
- 师范(43908)
- 经(42919)
- 院(39656)
- 州(38740)
- 经济学(38548)
- 技术(37116)
- 基金
- 项目(242497)
- 科学(189046)
- 基金(174683)
- 研究(172230)
- 家(154268)
- 国家(152979)
- 科学基金(130959)
- 社会(107313)
- 社会科(101680)
- 社会科学(101653)
- 省(96244)
- 基金项目(94346)
- 自然(87938)
- 自然科(85899)
- 自然科学(85874)
- 自然科学基金(84342)
- 划(81126)
- 教育(80212)
- 资助(71539)
- 编号(69725)
- 成果(54548)
- 重点(54331)
- 部(52551)
- 发(51304)
- 创(50625)
- 课题(48128)
- 创新(47131)
- 科研(46966)
- 计划(45314)
- 大学(44934)
- 期刊
- 济(130970)
- 经济(130970)
- 研究(92756)
- 学报(60577)
- 中国(59401)
- 农(54104)
- 科学(52182)
- 大学(44816)
- 管理(44616)
- 学学(42278)
- 财(41102)
- 教育(38621)
- 农业(37436)
- 技术(30464)
- 融(24091)
- 金融(24091)
- 业经(22864)
- 财经(22074)
- 经济研究(21741)
- 业(19255)
- 经(18740)
- 图书(17760)
- 问题(17544)
- 科技(17282)
- 版(16703)
- 业大(16159)
- 技术经济(15317)
- 理论(15305)
- 商业(15232)
- 资源(15138)
共检索到466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源 张巧 宋志刚 于佳鑫
基于动机系统理论,将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就业认知、就业资本和就业观念三个维度,对郑州高校物流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析各因素对就业意向的影响程度。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就业区域呈现出以大学所在地为中心的幅射型布局,期望薪资较以往有所提高,专业对口就业意向较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受其就业资本和就业观念的显著影响,而与就业认知并无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词:
物流专业 应届毕业生 就业意向 实证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黄少澜
近年来,超16%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了灵活就业,但其选择究竟是心仪之举还是无奈之举则无从判断,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摸清高校应届毕业生对新就业形态的灵活就业认可程度对于促进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对其灵活就业认可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已就业毕业生中选择灵活就业占9.79%,未就业毕业生中愿意选择灵活就业的占74.09%,但高校毕业生对灵活就业的认可程度依然较低;(2)毕业生对灵活就业的认可程度显著影响毕业生灵活就业选择和意愿;(3)毕业生对灵活就业的认可程度受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学校特征、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求职心理和人力资本等多方面因素影响;(4)在影响毕业生灵活就业认可程度的诸项因素中,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的重要性排序最高,家庭年收入、找工作压力、找到满意工作信心等次之,个人特征最低。鉴于此,高校开展包括课程、活动、实习等一系列有助于毕业生理解和选择灵活就业的指导服务具有现实重要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璐 江晴
近些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再引起政府及民众的关注,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言论甚嚣尘上,这严重影响了中国教育机制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一方面,社会需求减少及大学生自身态度问题导致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下;另一方面,市场机制本身没有起到良好配置资源的作用,即导致了市场失灵。本文将从市场匹配设计角度来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所出现的市场失灵现象。
关键词:
就业市场 违约率 匹配设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正>2020年-2024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从874万增长到1179万人,四年来共增长34.90%。尽管随着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稳就业积极因素不断凸显,但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压力依然存在。本课题组2020、2021、2022、2023年连续四年利用自主研发的就业调查工具,对2020年以来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综合状况展开年度追踪调查,共收集有效学生问卷52478份,问卷调查对象包括“毕业学生”“高校就业服务部门”和“用人单位”,从这一追踪调查中发现了就业变化新趋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海燕
当前,应届毕业生存在年终就业率不高、就业结构严重失衡等现象,但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社会人才需求、毕业生个人的发展,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应引起重视。"双创"背景推进了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的研究。为此,文章从应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四方面展开研究分析。经研究发现:各院校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追求就业率数值、应届毕业生职业素养不适应岗位需要等就业问题,而这些是受本科院校的就业指标压力、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失利等因素影响。对此,文章提出落实应用型培养目标、发挥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开展生涯教育等对策。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就业质量 创业指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维 黄梅 赵守盈
为考察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社会支持、个人力和就业焦虑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深入探讨性别对于该机制的影响,采用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问卷、个人力量表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问卷,随机调查了350名大学应届毕业生。结果发现: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社会支持、个人力与就业焦虑均呈显著负相关;个人力在就业社会支持与就业焦虑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并且该中介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可见,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社会支持通过个人力间接影响其就业焦虑,并且该机制在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有着显著的差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河 李剑 袁东敏 卢谢峰 邓少鸿 田芸
根据用户满意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编制"学生评价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质量评量表",并对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28所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进行在线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总体满意度较低,为74分,期望值为81.4分,满意度与期望值的差距值为7.36分;学生对"关心学生"、"入学与学籍管理"、"收费"、"校园安全"评价较高;对"学校生活环境"、"实践教学"与"就业服务"评价较低。研究发现,学生评价结果与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结果、与学校是否是示范性学校关系不密切,与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的评价也不同;加强对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指导、密切校企合作、提高选修课程比例和创造更舒适的校园生活环境是改进高职院校服务质量的优...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满意度 服务质量 学生评价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宏彬 孟岭生 施新政 吴斌珍
利用作者收集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我们分析了"官二代"学生与非"官二代"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差异。研究发现"官二代"学生的起薪比非"官二代"学生的起薪平均高13%(约280元/月)。这一差异不能被学生家庭的收入、父母的教育程度、学生的高考成绩、就读大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所解释。因此我们认为父母的政治资本本身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
关键词:
政治资本 工资溢价 代际间传递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怡倩 蓝欣 刘晨雪
通过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职技高师院校的学校教育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流动,就业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呈现显著的满意倾向,但是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受人际交往能力、专业能力、行业、学历水平、实践经历、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等多方面影响,其中受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职技高师 毕业生 就业质量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瑞林 王彦
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对常州高职园区顶岗实习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用人单位因素5个因素和18个指标的影响权重。结论显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在于能否就业,而在于缺乏就业的自主性,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特别是提高就业质量提供了有效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层次分析法 就业质量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秋明
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从2003年到2005年3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为背景,以调研和统计数据为分析依据,从社会经济发展宏观层面和学校内部微观层面上探讨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学校就业工作的建议策略,对上海地区的高职院校制定与调整自身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上海 高职毕业生 就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近日,智联招聘网站做了一项关于2014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调研对象覆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样本中男生占41.4%;女生占58.6%。被访者中以本科生居多,其所占比例为70.2%。此外,高职高专生占19.6%,硕士研究生占9.9%,博士生仅占0.4%。样本中工科类毕业生所占比例最高,比例为30.2%,其次是管理学类,占18.9%,再次为理学类,占比为16.4%。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冰 曾爱波 王建坤
本文通过教育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衔接模型分析,认为应届毕业生专业结构供求失衡的原因是高校专业调整滞后于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专业需求的变化,并针对这一成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利军 梁丁玲 朱瑞
随着高考扩招的逐年深入,招生人数由1977年的27万增长到2012年的685万,录取比例由4.7%增长到75%。"精英教育"早已经变为"大众化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虽然近几年初次就业率有所回升,但2012年又降到70%,其中会计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只有65%。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学生牺牲自己职业理想、专业、特长暂时就业于明显低于自己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临时岗位或非理想岗位上。勉强就业的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敏
本文以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五所不同层次高校的旅游管理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分析、交叉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高校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取向及影响因素,试图从毕业生自身出发找出影响其就业的因素。研究发现,旅游相关工作经验、旅游专业操作技能、对旅游行业前景的认知、社会对旅游行业的认可四个因素对旅游管理毕业生是否进入行业内就业均有较大影响,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旅游专业操作技能。在其他影响因素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这四个因素每提高一个单位,旅游管理毕业生进入旅游行业就业的发生率比会分别扩大1
关键词:
旅游管理 就业取向 影响因素 济南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本科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职业生涯管理对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证调查
人力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基于2003、2004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
择业观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研究——基于2012届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调查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基于回归模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高职院校女毕业生就业心理意向调查研究——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