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5)
2023(11547)
2022(9662)
2021(8876)
2020(7564)
2019(16875)
2018(16242)
2017(32322)
2016(17061)
2015(19174)
2014(19126)
2013(18587)
2012(17269)
2011(15480)
2010(16253)
2009(15772)
2008(15166)
2007(13704)
2006(12569)
2005(11880)
作者
(45800)
(37911)
(37477)
(36095)
(24485)
(18076)
(17551)
(14602)
(14442)
(13780)
(12950)
(12677)
(12345)
(12139)
(12095)
(11990)
(11258)
(11255)
(10924)
(10861)
(9596)
(9254)
(8977)
(8817)
(8732)
(8716)
(8495)
(8431)
(7553)
(7463)
学科
(63631)
经济(63529)
(56637)
管理(56417)
(46765)
企业(46765)
(30135)
金融(30133)
(28787)
银行(28779)
(27735)
中国(27495)
(26324)
方法(24431)
(23720)
数学(21110)
数学方法(20860)
(18457)
(17185)
财务(17137)
财务管理(17102)
企业财务(16354)
业经(16003)
(14748)
贸易(14735)
(14457)
(14195)
地方(13851)
(12966)
体制(12131)
机构
学院(237025)
大学(236773)
(106957)
经济(104503)
管理(91259)
研究(78980)
理学(76036)
理学院(75295)
管理学(74399)
管理学院(73904)
中国(72820)
(59759)
(48147)
财经(44861)
(40678)
科学(39869)
中心(39245)
(37931)
(37256)
经济学(34361)
财经大学(33533)
研究所(33119)
经济学院(30923)
北京(30899)
(30803)
(30056)
(29789)
(29764)
金融(29556)
银行(28633)
基金
项目(144178)
科学(115168)
研究(112368)
基金(106560)
(89068)
国家(88265)
科学基金(77373)
社会(74028)
社会科(70300)
社会科学(70285)
基金项目(54474)
(54262)
教育(51389)
自然(46402)
编号(45633)
(45596)
自然科(45338)
自然科学(45328)
资助(44580)
自然科学基金(44559)
成果(39783)
(34110)
(33546)
课题(32395)
重点(32166)
(31359)
国家社会(30802)
(30793)
(30710)
教育部(30092)
期刊
(122416)
经济(122416)
研究(83851)
中国(52251)
(49909)
金融(49909)
(47800)
管理(36072)
(29253)
学报(26978)
科学(26942)
教育(24198)
财经(23243)
大学(22697)
学学(21331)
(19743)
经济研究(19738)
技术(19052)
农业(18129)
业经(17734)
国际(15772)
问题(15490)
(15465)
理论(13181)
实践(11750)
(11750)
财会(11736)
世界(11690)
现代(11453)
会计(10895)
共检索到390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炼石  
国际媒体预言,没有一个国家在放开资本管制后可以避免国际金融危机。而以一场金融战打垮正在崛起的中国,正是某些发达国所希望的,其威力远远超过军事打击。随着中国放开资本管制进程的加快,国际资本的大进大出是必然趋势,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极为紧迫。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急需加强基础性金融市场建设,迅速建立以公司债券为主体的资本市场结构,把发展公司债券市场提高到防范金融风险的高度来认识,分流国际资本;同时控制商业银行新一轮金融风险和加快金融期货市场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浩余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环节建设,对于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整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国际金融中心的指标评估与分析得到的结论证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目前正处于由国内中心金融到区域(APEC)金融中心转变的阶段。上海的区位优势明显,但是金融集聚优势不明显,制度与政策的限制重重,导致国内金融机构缺乏国际竞争力,金融业务创新原动力不足。若不在这个关键环节着力改善,将阻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进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定核  
一、发展上海金融市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大意义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否认价值规律,排斥市场的调配作用。物资统一分配,产品统购统销,财政统收统支,银行信贷资金按计划保证供应。在这种体制下,金融业得不到发展,银行起作用的范围极其狭小,当然根本不可能也不需要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活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欣欣  储伟  
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上海金融市场的资源聚集和辐射效应持续增强,各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市场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多种金融市场风险也开始逐步集聚和暴露。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构建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在金融市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随着风险来源的增多和叠加、风险破坏力的集中释放以及转化为金融危机概率的提升,目前可控、潜在的市场风险就有可能发生趋势性转变。本文以研究上海金融市场风险为出发点,在深入分析当前潜在市场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的初步设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课题组  郑杨  
对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前的观点主要是强调吸引资金,对资本输出同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关系却少有论述。其实,资本输出与资本流入作为同一经济运动的不同方向,对金融中心建设起着同样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资本输出功能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以培育资本输出功能为抓手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意义,并结合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蒲小川  
本文在分析资本市场深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规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指出在国内国外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顺势大力推动资本市场深化对宏观经济稳定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还就上海如何发展资本市场,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剖建  刘鹃  李永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正日益引起金融界的广泛关注,而浦东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核心功能区,更是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分析浦东金融核心区生态环境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及内涵,提出浦东金融核心功能区应以金融交易为核心,以建立金融产业价值网络体系、建立和强化价格发现机制以及金融创新为重点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舒雄   王允之  
<正>高水平的法治和规则环境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交易系统、结算系统等有形的物理设施,更重要的是具有竞争力的无形的法律规则体系。良好的法治体系包括完善适配的金融法律制度体系、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权威高效的权利救济体系。本文从制度供给、监管执法、争议解决三个维度来讨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律制度建设。
关键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冬根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上海市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同时也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战略应贯彻整体规划、适度超前、与国际金融规范相协调的立法原则,其法律系统构建需要关注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在静态层面应确保发挥基础作用的框架性法律,引导作用的放权性法律,推动作用的优惠性法律以及保障作用的监管性法律之间的统一与和谐;在动态层面应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分步推进的发展战略,对各个阶段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修订节奏和出台时间做出系统安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金融法律意识、严格金融行政执法和规范金融司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吕炳斌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需要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和法制协调。在法制建设上,目前上海市已经展开地方立法。借鉴国际经验,为推进我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必要以全国性立法的形式颁布纲领性、框架性法律,上海市人大或政府再进行相关的立法,具体实施相关监管措施、鼓励措施、限制措施等。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要相应的法律政策支持,我国的相关金融立法也有必要进行制度创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恩  
香港与上海金融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不但互有优势与隐忧,而且上海金融中心的建立也不一定是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代替和竞争,未来建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之间顶多是相互分工和彼此合作的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国峰  邓婕  栾稀  
本文基于十九大2020-2050年两步走发展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更自信的态度、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设计后2020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远景目标。提出上海应以人民币定价中心、支付清算中心、全球金融产品交易中心、金融科技中心、丝路金融中心、绿色金融中心六大中心建设为着力点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并指出在此过程中要坚持金融开放,强调本币优先,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减少意外冲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韩汉君   王玉  
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金融强国之“强”,既是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之“强”,也体现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之“强”。以此为导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始终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利用上海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发展中,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离岸金融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加强离岸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开发和跨境互联互通建设,以此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并向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