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2)
2023(9759)
2022(8178)
2021(7563)
2020(5981)
2019(13501)
2018(13056)
2017(25077)
2016(13721)
2015(15386)
2014(15497)
2013(15378)
2012(14754)
2011(13274)
2010(13993)
2009(12926)
2008(13028)
2007(11742)
2006(10789)
2005(10053)
作者
(38539)
(32049)
(31938)
(30576)
(20732)
(15156)
(14634)
(12305)
(12181)
(11893)
(10865)
(10644)
(10404)
(10334)
(10305)
(9709)
(9492)
(9362)
(9270)
(9179)
(8248)
(7961)
(7777)
(7452)
(7337)
(7334)
(7191)
(7177)
(6565)
(6355)
学科
(58917)
经济(58862)
管理(44055)
(40589)
(31550)
企业(31550)
(27015)
中国(22549)
地方(20773)
(19823)
方法(16126)
(14430)
业经(14406)
财政(13825)
数学(13633)
数学方法(13438)
农业(13036)
(12415)
银行(12407)
(12057)
财务(12032)
财务管理(11986)
(11962)
(11742)
(11516)
金融(11516)
企业财务(11431)
(11385)
(10791)
贸易(10779)
机构
学院(193186)
大学(188615)
(82906)
经济(81009)
管理(71817)
研究(71029)
理学(59574)
理学院(58884)
管理学(58089)
管理学院(57692)
中国(56535)
(48332)
(40940)
科学(40040)
(36176)
财经(33055)
(32666)
中心(32190)
研究所(31637)
(29871)
(29669)
(26967)
北京(26832)
师范(26755)
(25984)
(25682)
经济学(24696)
(24047)
财经大学(23668)
业大(23654)
基金
项目(115260)
研究(91100)
科学(90705)
基金(80707)
(68360)
国家(67665)
科学基金(57950)
社会(57501)
社会科(54495)
社会科学(54486)
(46286)
教育(41081)
基金项目(41009)
编号(38864)
(38025)
成果(34084)
自然(33819)
资助(33469)
自然科(33009)
自然科学(33004)
自然科学基金(32388)
(30683)
课题(28016)
重点(26005)
发展(25502)
(25325)
(25034)
(24439)
(23895)
项目编号(23372)
期刊
(106245)
经济(106245)
研究(68135)
中国(47520)
(40645)
(29619)
管理(28433)
教育(25766)
(25568)
金融(25568)
学报(23791)
科学(23523)
农业(19922)
大学(19049)
业经(18391)
学学(17727)
经济研究(17052)
技术(16862)
财经(16777)
(14403)
问题(13417)
(11610)
图书(10756)
国际(9972)
(9734)
论坛(9734)
(9703)
世界(9664)
会计(9651)
现代(9362)
共检索到328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力  李红梅  
近年来,冰冻雨雪、干旱、洪涝等极端恶劣天气,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环境污染等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出现,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都造成了不利影响。突发公共事件涉及社会公共安全,属于准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洁  
近年来,国内外各种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引起了各国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对问题的高度关注,也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我国从2003年"非典"后更加重视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成熟完善的财政应急管理机制。本文结合我国转轨时期经济社会的特征,通过对我国财政应急管理机制的现状分析,比较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推进机制、调控机制、效率提升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等方面来构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财政应急管理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冬  
虽然SARS灾难在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之下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其对我国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等社会生活诸多领域所造成了的后果却仍是极其严重的。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如何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及时化解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灾难性影响,并将其造成的损失及社会波动减少到最低限度,这一切都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反思的。针对我国在化解SARS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应急体制和处理危机事件能力方面的弱点与不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转变观点、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化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春梅  
近年来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如何有效应对化解公共风险成为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应急财税政策通过可容忍的财政风险来解决突发性公共事件危机,从而有效化解公共风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性公共事件,各国均出台了一系列应急财税政策加以应对,但效果各不相同。本文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不同体制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财税政策及其效果,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天池  李宏  
应对突发事件的财政保障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其实质就是对应急财政资金的有效管理问题。同时,由于应急财政资金的管理,服从并服务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需要,所以我们需要关注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内容的基本框架,对构建相应的应急财政保障机制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与改革,也直接影响着应急财政保障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的应急财政资金管理现状,我们提出了当前构建应急财政保障机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对策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跟踪审计已经成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主流模式。现有文献对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各主要问题已有不少讨论,但缺乏深度,且有些文献未贯穿审计逻辑。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分析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各主要问题,从概念、原因、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及审计结果应用等方面提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理论框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袁博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客体的理论框架。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存在多种情形的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不同情形的委托代理关系各有其特征,相应的审计客体也不同。在这些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可能出现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因此委托人会推动建立针对代理人的审计制度,代理人是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客体,其既可能是一个组织单元,也可能是这个组织单元的主要领导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基于经典审计理论,提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审计时机的理论框架。突发公共事件审计时机分为宏观时机和微观时机。宏观时机是指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全过程的哪些阶段进行审计;微观时机是指何时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某个阶段进行审计。宏观时机选择有三种模式,从整体成本效益性来说,事前与事后审计模式最佳,全过程审计模式次之,事中与事后审计模式最次。微观时机选择有跟踪审计、年度定期审计、常规事后审计三种方式。基于成本效益原则,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和监测与预警阶段最适宜采用年度定期审计,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最适宜采用跟踪审计,事后恢复与重建阶段时效性要求很强的,采用跟踪审计,时效性要求有所降低的,采用年度定期审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结果可从审计业务类型、审计方式/审计时机、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阶段等多个角度来考察。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监测与预警阶段、事后恢复与重建(非应急事项)阶段,审计时机/审计方式是年度定期审计,审计业务类型有多种,不同审计业务类型的审计结果及其应用不同。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事项)阶段,审计时机/审计方式是跟踪审计,审计结果有实时性的审计情况通报、审计信息,以及定期性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移送决定书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准则是一个体系,可以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阶段、审计业务类型、审计时机和审计方式等不同的角度来考察。非应急状态下的审计准则采取业务类型模式,采用年度定期审计方式,主要包括总则、通用准则及各种业务类型的准则等内容。应急状态下的审计准则采取综合模式,采用跟踪审计方式,主要包括总则、审计内容、审计方案、审计跟踪、审计结果及其应用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内容的理论框架,包括审计对象、审计主题、审计业务类型、审计标的和审计载体五个层级。其中,审计对象是代理人承担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责任;审计主题是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关注的中心事项,也是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责任的体现;审计业务类型是以审计主题为基础形成的;审计标的是对各个审计主题的细分;各审计标的有与之对应的具体审计载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审计目标的正确定位是实现高效率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基础,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目标是委托人、代理人及审计机构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委托人、代理人期望得到的结果是终极目标,审计机构期望得到的结果是直接目标。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终极目标是抑制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以促使代理人更好地履行其责任。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直接目标是发现代理人履行其责任时存在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推动审计结果的应用。不同的审计主题,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的类型不同,相应的审计直接目标也不同,与审计主题相对应的审计直接目标是总目标,与审计标的相对应的审计直接目标是具体目标,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分解。终极目标决定了直接目标的方向,如果在突发公共事件审计过程中无法实现直接目标,也就无法实现终极目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按委托代理关系及应对责任、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审计需求及其定位的逻辑顺序,分析突发公共事件审计需求,并提出突发公共事件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体系中,存在多种以资源托付为基础的委托代理关系,为此,委托人会推动建立相应的治理机制,并将这些治理机制纳入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体系中。审计作为治理机制之一,不直接履行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职能,而是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责任主体的应对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发现其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推动这些问题得到整改,其具体定位为制衡机制、监督机制和监视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内容的理论框架,包括审计对象、审计主题、审计业务类型、审计标的和审计载体五个层级。其中,审计对象是代理人承担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责任;审计主题是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关注的中心事项,也是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责任的体现;审计业务类型是以审计主题为基础形成的;审计标的是对各个审计主题的细分;各审计标的有与之对应的具体审计载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主要从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管理阶段、审计业务类型三个视角来考察突发公共事件审计依据的总体框架,提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审计依据的理论框架。突发公共事件的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合规审计和制度审计分别有各自的审计依据,将多个审计主题置于一个审计项目的综合性审计业务时,要按不同的审计主题来选择审计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