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54)
2023(14518)
2022(12701)
2021(11961)
2020(10136)
2019(23243)
2018(22914)
2017(45053)
2016(24059)
2015(27000)
2014(26769)
2013(26054)
2012(23455)
2011(20821)
2010(20492)
2009(18411)
2008(17322)
2007(14530)
2006(12346)
2005(10359)
作者
(65766)
(54685)
(54095)
(51673)
(34640)
(26232)
(24725)
(21618)
(20859)
(19108)
(18714)
(18239)
(17052)
(16949)
(16946)
(16399)
(16376)
(16314)
(15527)
(15478)
(13298)
(13162)
(13093)
(12434)
(12208)
(12049)
(11916)
(11892)
(10858)
(10800)
学科
(93266)
经济(93156)
管理(68334)
(65333)
(54833)
企业(54833)
方法(46500)
数学(40817)
数学方法(40238)
(25073)
(24655)
中国(24610)
业经(20757)
(19760)
地方(18981)
农业(16740)
(15978)
贸易(15971)
理论(15964)
(15922)
(15622)
财务(15545)
(15514)
财务管理(15512)
技术(15088)
(14893)
企业财务(14702)
环境(14413)
(12920)
(12469)
机构
大学(328175)
学院(327033)
管理(134620)
(128788)
经济(126043)
理学(118497)
理学院(117233)
管理学(115022)
管理学院(114443)
研究(103375)
中国(74787)
(68163)
科学(65414)
(57091)
(49499)
(49380)
业大(49317)
中心(47567)
财经(47196)
研究所(45555)
(44983)
(43524)
(43237)
师范(43092)
北京(42236)
经济学(38870)
农业(38551)
(38462)
(36621)
财经大学(35515)
基金
项目(237294)
科学(187901)
研究(173736)
基金(173331)
(150349)
国家(149116)
科学基金(129807)
社会(109805)
社会科(104084)
社会科学(104058)
基金项目(92792)
(92574)
自然(85109)
自然科(83183)
自然科学(83165)
自然科学基金(81655)
教育(80570)
(77710)
资助(70970)
编号(70929)
成果(55905)
重点(52732)
(52421)
(49902)
(49556)
课题(47872)
创新(46206)
科研(45763)
教育部(45484)
国家社会(45148)
期刊
(131331)
经济(131331)
研究(91265)
中国(55683)
学报(50760)
科学(47576)
管理(47528)
(44061)
(42503)
大学(39483)
学学(37182)
教育(36671)
农业(30820)
技术(29333)
业经(22955)
(22620)
金融(22620)
财经(21990)
经济研究(21458)
(18803)
问题(17374)
图书(17038)
科技(16381)
理论(15566)
技术经济(15461)
(15118)
(15031)
商业(14691)
实践(14379)
(14379)
共检索到450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琦来  魏哲远  孙睿智  
尽管社会辟谣力度不断加强,但各类科学谣言依旧造成广泛影响,关注公众的科学思维能力问题是应对科学谣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公众科学思维与科学谣言应对能力的关系,并探寻形成科学谣言应对能力的路径。在梳理国内外科学思维研究和分析国内科学谣言文本的基础上,构建科学思维能力指标体系;在此框架下开展的调研发现,城镇居民谣言判断能力较低,科学思维能力结构不均衡;常规性科学思维和一般性批判思维对科学谣言应对能力有显著影响,而查询资料能力和学历又对二者有显著影响,其中查询资料能力的影响较强,居民的平均能力得分低;质疑权威、系统论与博物学思维的培养,被推测在科学教育中是缺失的。从应对科学谣言的角度,需长期加强科学传播的力度,并提高公众查询资料能力;而科学教育将在更长远的时间维度上产生效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冰  钟晓华  
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为分析社会福利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追踪测度了我国城镇居民2003-2008年的多维福利状况,同时考察了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的福利水平显著提升,从功能性指标看,除社会交往水平下降之外,城镇居民的工作状况、居住条件和心理状态都有明显的改善;从个人特征和环境因素看,受教育水平、收入状况和成长环境是城镇居民福利水平产生差异的显著性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贺刚  吕学强  李卓  徐丽萍  
指出微博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夹杂着谣言等虚假消息、不实言论。针对微博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深层挖掘微博中的隐含信息,提出符号特征、链接特征、关键词分布特征和时间差等新特征,将微博谣言识别形式化为分类问题,综合新提取的特征与微博文本特征、用户特征和传播特征构建多个特征模板,利用SVM分类学习方法对微博进行分类,识别结果可有效辅助人们更好、更快地识别谣言。实验结果表明,在基本特征的基础之上,新提出的特征能有效提高微博谣言识别的正确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华  荣巍  李庆  
网络谣言的传播对证券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有着显著影响,这种影响源自市场同时又反作用于市场。证券市场各参与主体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手段对网络谣言信息进行治理,增强对谣言信息分析识别、快速响应和正确认知的能力。传统的网络谣言治理方法已明显滞后于互联网时代的内在需求,须从更加快速、科学和可量化的方向思考网络谣言监管定位和治理手段。本文将基于金融智能的思路,提出构建财经网络谣言监测分析平台的构想,以更加快速、科学和可量化的方向思考网络谣言监管定位和治理手段。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曾子明  王婧  
网络谣言的肆虐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辅助网络谣言管控的有效推进,本文以2016年雾霾谣言为例,根据微博数据和以往研究定义了用户可信度和微博影响力特征变量,采用LDA主题模型深入挖掘微博文本的主题分布特征,并基于以上特征变量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谣言识别的模型训练。实验表明,LDA提取的文档-主题分布特征在谣言识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基于LDA的随机森林模型能够有效提高谣言识别的准确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敬菊华  韩凯丽  
作为普遍的舆论危机现象,网络谣言在高校的传播扩散,不仅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构成威胁,而且破坏高校网络舆论生态,阻碍校园文明建设,对高校网络秩序构建提出挑战。本文在把握网络谣言运行过程的基础上,从网络谣言各环节的治理入手,探究高校网络秩序的构建策略。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赖胜强  唐雪梅  
随着社会媒体的发展,网络谣言大有泛滥之势。谣言不仅对个人和组织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扰乱公众心态影响社会稳定,治理网络谣言迫在眉睫。网络谣言犹如网络环境健康机体上的病毒,借鉴人体对病毒入侵的免疫机制,论文构建了多层级、多关口、多系统的网络谣言防御和治理体系,并探讨网络谣言免疫系统的运行机制。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吴尤可  瞿辉  
【目的/意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谣言快速传播提供了土壤,如何快速、准确地追溯谣言散播的源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社交网络技术这一新的视角对谣言源头进行追溯,提出了最大相似法来对疑似源头节点进行检查,从而找到最终的谣言源头,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结论】基于对追溯技术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控制谣言传播及追溯谣言的对策,为政府的谣言控制决策和源头追溯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魏阳  张鹏  兰月新  夏一雪  邵珠旭  
[目的/意义]网络谣言的识别研究便于促进治理网络社会,是及时准确地应对网络谣言事件、维护网络环境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基础工作。[方法/过程]拟以7种指标因素为基础,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网络谣言识别模型。通过聚类分析对54个网络谣言案例进行数据处理,进而分析网络谣言案例严重程度,对网络谣言进行分类处理。[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了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识别网络谣言的有效性。丰富了网络谣言研究方法,对帮助识别网络谣言事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巢乃鹏  黄娴  
谣言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 ,通常是利用蔓延或扩散的作用 ,暗地在人际的互动间快速传递。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络匿名性与易于向公众传播的特性更是助长了谣言的传播与影响能力。本文从谣言传播的基础出发 ,将有关谣言研究的大量论著和网络传播的研究成果整合起来 ,运用信息管理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方法 ,针对网络谣言的特性、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进行探讨 ,并进而总结了网络谣言的控制方法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邓胜利  付少雄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分析用户信任对网络谣言生成与传播的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从用户视角出发更好地治理网络谣言,为当前网络谣言问题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心理学、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相关文献的梳理,指出了基于用户信任视角去探讨网络谣言的特征与预测的理论基础以及技术可行性。研究从用户信任视角分析了网络谣言的特征,设计了网络谣言预测模型,并提出了网络谣言预测模型应用的建议。【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用户信任是影响网络谣言生成、传播、识别与治理的关键因素,用户信任视角的引入,能从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卫平  林崇德  
青少年的科学思维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是一般思维能力发展与科学教育的结晶。青少年科学思维能力是由内容、方法和品质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青少年科学抽象思维能力和科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评价方法。要以智力差异为前提,从科学思维品质和非智力因素入手,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武庆圆  何凌南  
[目的/意义]面对互联网与智能移动设备的兴起,谣言尤其是短文本类型的谣言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短文本谣言具有词语稀疏、语义提取困难等特点,这为精准识别谣言带来了挑战和困难。如何能够有效地鉴别进而控制谣言的传播是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方法/过程]提出一个在文本与标签之间引入语义层的多标签双词主题模型,用于发现及探究网民发表在公共媒体平台上的短文本属于谣言或欺诈的倾向。该研究专门针对微信等短文本数据,并通过真实数据集对双词主题的提取和建模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上述模型可以有效鉴别谣言,帮助媒体加强和改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殷飞  张鹏  兰月新  夏一雪  张琦  李增  
【目的/意义】通过定量研究,分析影响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热度的相关因素,找准谣言在网络社交平台的演变规律,科学有效控制网络谣言所带领的负面效果。【方法/过程】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从网民、媒体、政府三个维度展开对谣言热度的研究,并使用Vensim PLE软件对构建的谣言热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结论】由仿真结果可知,政府公信力、媒体影响率、网民群体极化程度等变量都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传播具有较大影响。根据仿真分析,可为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宋小康  赵宇翔  宋士杰  朱庆华  
针对社交媒体中大量健康谣言的广泛传播现象,本文基于动机-机会-能力(motivation-opportunity-ability,MOA)模型对用户的健康谣言分享意愿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个体动机、机会和能力相关的因素对其健康谣言分享意愿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选择健康意识、时间成本和健康素养3个变量构建了研究模型,提出了3个研究假设。通过3个步骤选择了8则健康谣言素材,设计网络情境实验收集了252名参与者的2016条数据,利用5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饮食类的谣言,参与者对癌症主题的谣言具有较高的分享意愿,男性比女性有更低的健康谣言分享意愿,年长者具有更高的健康谣言分享意愿。同时,健康意识和时间成本能够正向影响健康谣言分享意愿,且健康素养能够负向影响健康谣言分享意愿。本研究为解释人们的健康谣言分享提供了依据,并为干预健康谣言传播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