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6)
2023(6736)
2022(5515)
2021(5055)
2020(4337)
2019(9333)
2018(9298)
2017(17283)
2016(9673)
2015(10794)
2014(10827)
2013(10750)
2012(9945)
2011(9344)
2010(9974)
2009(10124)
2008(9092)
2007(7935)
2006(7238)
2005(6687)
作者
(28893)
(24205)
(24096)
(22990)
(15267)
(11582)
(10924)
(9239)
(9062)
(8645)
(8411)
(8169)
(7895)
(7840)
(7737)
(7390)
(7042)
(7009)
(6937)
(6878)
(6147)
(5949)
(5741)
(5471)
(5403)
(5395)
(5331)
(5315)
(4934)
(4649)
学科
管理(38529)
(35481)
经济(35402)
(28690)
(24942)
企业(24942)
(12935)
(12478)
环境(12282)
方法(12202)
(10218)
数学(9986)
中国(9978)
数学方法(9847)
业经(9453)
(8920)
(8790)
(8589)
资源(8282)
(8016)
(7946)
金融(7944)
(7539)
银行(7527)
(7522)
财务(7497)
体制(7480)
财务管理(7476)
(7216)
企业财务(7098)
机构
大学(142648)
学院(142487)
(57590)
经济(56264)
管理(53951)
研究(50247)
理学(45560)
理学院(45031)
管理学(44306)
管理学院(44040)
中国(39477)
(30894)
科学(30746)
(30445)
(25624)
财经(23129)
研究所(22965)
(22643)
中心(22619)
(22212)
(20822)
业大(20131)
北京(19647)
(18642)
(18436)
师范(18263)
(17638)
经济学(17610)
财经大学(17047)
农业(16977)
基金
项目(95273)
科学(75197)
研究(69760)
基金(69674)
(61168)
国家(60709)
科学基金(51840)
社会(45375)
社会科(43017)
社会科学(43007)
基金项目(36794)
(36667)
自然(33020)
自然科(31909)
自然科学(31900)
自然科学基金(31319)
教育(30979)
(30827)
资助(27646)
编号(27495)
(23427)
成果(22876)
重点(21995)
(21250)
(20431)
(19483)
国家社会(19398)
课题(19272)
创新(18407)
教育部(18074)
期刊
(68894)
经济(68894)
研究(41321)
中国(32528)
(24715)
学报(23013)
科学(21285)
管理(21039)
(20274)
大学(17327)
学学(16278)
(14437)
金融(14437)
农业(13474)
教育(13180)
财经(11815)
业经(10888)
技术(10545)
(10134)
资源(9922)
经济研究(9410)
问题(8820)
(7086)
(6955)
图书(6913)
科技(6887)
(6715)
现代(6557)
理论(6353)
会计(6024)
共检索到222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施志源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应对生态危机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是要积极构建比较完善的自然资源法律保障体系。这就需要全面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保护的制度现状,从中找出现有制度的差距和不足。自然资源的制度完善,需要建立健全从明确权利归属到规范开发利用再到违法行为法律责任承担的完整制度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用清晰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来落实自然资源权益的所有者,用自然资源用益物权制度来规范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行为,用自然资源法律责任制度来惩罚滥采乱伐等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志耀  陈骏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有效弥补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监督短板。首先,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既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监督制度,又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抓住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有效缓解了资源公共性和环境外部性带来的诸多问题;最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具有显著的法定常规性以及专业权威性。可以从提高审计学科地位、鼓励审计创新与试点以及完善审计结果运用制度来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和文  
生态危机是人类生存的现实处境,其实质是人类发展的危机和文明进步的危机。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是对文明发展趋势的自觉顺应。追问生态存在的文明境遇,反思人类进步的文明历程,可以洞悉生态危机文明的实质,收获真正的文明智慧和发展的科学启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红涛  张志超  
本文从中国社会转型期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入手,剖析了经济发展模型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对于解决中国生态危机的战略意义,并尝试给出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公共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顺仙  王国聘  
生态危机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它与经济危机一样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且伴随着新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加速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具有全球市场向度、国际资本的逻辑向度和世界公害性特征,其发生和治理不以个别国际行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全球治理定位有赖于全球市场和国际资本投资的生态化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小云  
生态危机,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导致人类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生态危机是生态环境失衡的结果,一旦出现则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因此,当生态危机尚未出现的时候,人们就要提高警惕。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稳定协调的状态。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能够和谐共处,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相对稳定,系统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相对平衡。在现实环境中生态系统经常会被外界各种因素所影响,一般外界影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坏,生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顺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是生态危机的本质肇因,进而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具有因果关联,与生态文明相对立。然而,无论是以马克思资本逻辑二重性的生态文明蕴含来省察,还是拿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境遇来检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完备性并非完全自洽,其既有进步意义也具有值得警惕的理论缺憾,尤其是驾驭资本逻辑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对其存在着丰富和超越。对资本逻辑的"道德批判"决不能代替"科学批判":生态危机的肇因不只资本逻辑"一面",而且包含非自觉创造人类文明的"另一面",这即是"资本文明"与"生态文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顺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是生态危机的本质肇因,进而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具有因果关联,与生态文明相对立。然而,无论是以马克思资本逻辑二重性的生态文明蕴含来省察,还是拿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境遇来检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完备性并非完全自洽,其既有进步意义也具有值得警惕的理论缺憾,尤其是驾驭资本逻辑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对其存在着丰富和超越。对资本逻辑的"道德批判"决不能代替"科学批判":生态危机的肇因不只资本逻辑"一面",而且包含非自觉创造人类文明的"另一面",这即是"资本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深刻的历史辩证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燕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既有一般产权制度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特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社会制度下,其发展成为行之有效的基础性管理体制,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其核心是赋予产权权属及附着其上的权利义务以清晰的法律界定,以实现对权利人利益的有效保护,并促进相关生产要素流转配置,使自然资源能公平高效为民所享,并持续性造福于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璞  侯华丽  谭文兵  
核心提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本文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出发,开展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内涵解析,分析不同类型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制度的共同点与差异性,提出了政府、市场和公众协同综合治理的制度完善建议。
关键词: 集约利用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彭志良  许炼烽  张超  李穗怀  
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未来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做为在经济上先行一步的广东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土地资源的开发强度也越来越大。不尽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还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系统、全面地分析广东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并对耕地面积的变化进行了中长期的预警分析,最后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摆脱困境的途径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荣  
论文通过对比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修正后的国民净储蓄统计量(Adjusted Net Savings,ANS)和总体治理指标(Aggregate Governance Indicators,AGI),分析了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因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引起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上的差异。对比发现,具有良好制度环境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表现也较好。另外,文章通过建立制度环境对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剔除双向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证明了制度环境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显著,这为制度作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提供了一些证据。根据上述研究发现,中国目前的经济符合可持续增长的范畴,而且因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邢长江  
回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世界格局的惊人变动,不免让人感到五味杂陈。对于当代著名哲学家维托里奥·赫斯勒(Vittorio H?sle)来说,三十年来人类世界所陷入的这种思想迷局却并不陌生,因其本人曾是此间种种重要事件的亲历者。《生态危机的哲学》正是他于1990年左右在莫斯科做的一系列政治哲学和生态哲学的讲座合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联盛  
实际上欧洲更重要的任务是强化中长期的危机应对机制和制度性改革,以从体制上降低更严重的债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欧元区和欧盟在欧洲债务危机的救援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并出台了超逾市场预期的救援措施,但是欧盟现行的救援体系更多的是一种短期的应对机制,是一种应急的机制,而在中长期的风险防范、维系金融稳定性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