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52)
- 2023(4359)
- 2022(3327)
- 2021(2900)
- 2020(1997)
- 2019(4331)
- 2018(4106)
- 2017(7462)
- 2016(4357)
- 2015(4607)
- 2014(4608)
- 2013(4511)
- 2012(4186)
- 2011(3829)
- 2010(3666)
- 2009(2990)
- 2008(2513)
- 2007(2238)
- 2006(1928)
- 2005(1685)
- 学科
- 济(15193)
- 经济(15183)
- 管理(12835)
- 环境(9615)
- 业(8188)
- 学(6297)
- 企(6075)
- 企业(6075)
- 农(5391)
- 中国(4722)
- 划(4654)
- 方法(4450)
- 业经(4092)
- 资源(4024)
- 数学(3918)
- 数学方法(3801)
- 农业(3781)
- 规划(3774)
- 环境规划(3687)
- 和(3621)
- 生态(3520)
- 地方(3336)
- 发(3243)
- 贸(2969)
- 贸易(2968)
- 经济学(2928)
- 易(2902)
- 制(2834)
- 财(2793)
- 银(2562)
- 机构
- 学院(58394)
- 大学(55891)
- 研究(22826)
- 济(21203)
- 经济(20709)
- 管理(18888)
- 中国(16946)
- 理学(16339)
- 科学(16106)
- 理学院(16074)
- 管理学(15616)
- 管理学院(15511)
- 京(12262)
- 农(12226)
- 所(12085)
- 研究所(11313)
- 业大(10434)
- 中心(10109)
- 农业(9689)
- 院(9072)
- 财(9016)
- 江(8905)
- 范(8230)
- 师范(8112)
- 北京(7579)
- 科学院(7469)
- 技术(7455)
- 财经(7242)
- 研究院(7213)
- 省(7150)
- 基金
- 项目(43672)
- 科学(34004)
- 研究(30971)
- 基金(30921)
- 家(28378)
- 国家(28164)
- 科学基金(23190)
- 社会(18625)
- 省(17943)
- 社会科(17578)
- 社会科学(17573)
- 基金项目(16126)
- 划(15548)
- 自然(15425)
- 自然科(15006)
- 自然科学(15005)
- 自然科学基金(14696)
- 教育(13578)
- 编号(12419)
- 资助(11677)
- 发(10885)
- 重点(10750)
- 课题(9204)
- 计划(9189)
- 成果(9133)
- 创(9102)
- 部(8758)
- 科研(8679)
- 创新(8570)
- 发展(8486)
共检索到84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波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CO2)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被看作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之一。CCS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CO2捕集、运输和封存。本文首先介绍了CO2捕集技术,该技术按工艺主要分为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捕集和燃烧后捕集。随后介绍了CO2封存技术,该技术根据封存地点不同可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在众多的CO2封存技术中,CO2强化采油(CO2-EOR)技术由于其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虽然CCS技术发展很快,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CO2泄漏问题、资金投入大等。但是,随着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CCS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相信未来该技术在抵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会发挥重...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捕集 封存 强化采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甘志霞 刘学之 尚玥佟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对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的我国,具有特殊意义。目前,CCS技术在我国还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离大规模商业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主要面临高能耗、高成本、安全问题突出、跨部门合作、资金不足等诸多挑战。本文针对这些挑战,试图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张玉台 刘世锦 刘培林
本文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9)研究成果基础上,设计了既开放包容,也能促进排放空间优化配置、减排和技术进步的国别排放账户框架;并按人均相等原则对全球碳排放预算在国别间进行了公平的初始分配核算,还基于可得数据核算了各国账户当前可用预算,得到四个结论:第一,全球总排放量必须减少;第二,发达国家需要筹集大量预算才能到目标年实现账户硬预算约束的要求;第三,中国已经为全球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虽然中国的账户目前尚有可观的可用预算额度,但小于未来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第四,发达国家账户虽然当前已经出现赤字,不过并不绝对限制其在未来增加排放,但它们必须通过买入额度或出让先进技术换额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国浩 于贵芳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碳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与低碳利用之间关系,二氧化碳减排面临巨大压力。选择"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及本身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意义远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探讨实现我国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提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可能的路径,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减排 可持续发展 低碳化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明明 徐磊 段雪 贺雅丽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如何限制CO2的过量排放已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能源结构的特殊性和经济发展的粗放性导致中国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陷入了"CO2困境"。中国传统的制定减排政策和实施储存策略两项应对CO2问题的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CO2过量排放所引发的问题,而通过转换思路,实现CO2到化学品的规模转化,实施CO2资源化有效利用战略,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的困境。本文在论证CO2资源化有效利用战略在技术、市场、经济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论述了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如何实现CO2资源化有效利用战略,经分析后指出,政府要从建立三方互动机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罗时琴 吕文强 李安定 李坡
中国贵州织金洞以美奇吸引全世界的游客。为了游客的健康,保护洞穴的空气质量显得至关重要。二氧化碳是影响洞穴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控制洞穴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对保护游客的健康十分必要。以织金洞3 a的定点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探索这些数据在洞穴中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洞穴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着游客数量、季节、海拔高度、距洞口深度、洞穴地表因素等的变化发生变化。游客数量的增加是织金洞内二氧化碳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周燕
人口数量及其增长率常常被认为是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而家庭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往往被忽视。基于此,采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考察人口和家庭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并用方差分解法揭示其相互影响程度及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层面变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远大于人口总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考察人口总量、平均家庭规模以及家庭户变动三者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贡献差异发现,平均家庭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大于家庭户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且大于人口总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相对于人口总量,以家庭户为视角来研究人口因素对二氧化碳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在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中,应当更多倡导推广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家庭户模式,家庭减排对于减排目标的实现将具有更大的潜力。
关键词:
人口 家庭规模 家庭户 二氧化碳排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烽
本文将中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数据进行了国际、区域、省区三个层面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高能耗和高碳排放为代价的;中国的能源效率不断提高,但是能源消耗总量仍持续攀升,提示中国能源消耗中可能存在着回弹效应;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远低于美国,发达国家在完成其工业化的历史碳排放总量远大于中国;东部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大俱乐部,而西部则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预见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持续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状况。
关键词:
能源消耗 二氧化碳 排放量 变化特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运信 许婷 钟立新
文章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研究了金融发展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并实证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实现路径,结果发现:第一,金融发展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显著影响。从金融总量来看,传统金融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负相关,新兴金融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呈倒U型关系;从金融结构来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比、中小银行的行业占比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负相关,而新兴金融与传统金融之比则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存在倒U型关系。第二,金融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都可以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这些结果说明,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推动金融总量增长,也要重视从不同维度优化金融结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宋杰鲲 曹子建 张凯新
节能减排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客观测度各地区二氧化碳的影子价格,为科学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SBM模型研究了考虑能源消费结构约束下我国省域2005年~2012年二氧化碳的影子价格,并与在未考虑能源消费结构下的结果以及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要高于欠发达地区;在是否考虑能源消费结构下各地区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差异较大,这反映出能源禀赋对二氧化碳的影子价格有很大影响;整体上基于SBM模型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要低于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影子价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兵兵 徐康宁 陈庭强
本文基于DEA的分析方法测算了199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技术进步状况,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全国整体、分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分阶段(1990-2000年,2001-2011年),综合多因素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从全国整体上来看,技术进步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有效手段,外国投资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不成立,而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工业产值、人口变量则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正相关;②分区域来看,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负相关,中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鹏 周迅 周德群
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的测算分析是制定和落实碳减排政策的科学基础,其研究涉及两个核心问题:碳减排成本的理论界定及测算方法。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二氧化碳减排成本分为长期减排成本和短期减排成本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归纳不同成本内涵界定下的测算模型和分析方法,比较分析现有研究的测算结果,探讨未来研究的可拓展领域,并指出应对之前未受充分关注的碳排放实体的减排成本展开研究。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减排成本 气候变化 综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杰鲲 曹子建 张凯新
"十三五"全文中提出要"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实行重点单位碳排放报告、核查、核证和配额管理制度。本文通过构建环境SBM模型,基于对偶理论给出二氧化碳影子价格测算公式,并定义了竞争性、发展性和发展竞争性影子价格,以此对我国2005-2014年省域二氧化碳排放影子价格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对各省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不同省的碳边际减排成本不同,多数省减排技术没有实现稳步提升,减排效果尚不稳定。本文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各省碳减排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籍艳丽 郜元兴
二氧化碳(CO2)排放与减排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因素分解法对中国1997-2007年CO2排放强度进行了因素分析。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既测度了直接CO2排放,也测度了间接CO2排放;并考虑了各类不同种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的差别,因此更具准确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模式的转变是CO2排放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能源强度;而需求模式的作用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在未来发展中不仅要注重生产领域的减排,更应重视培养清洁需求的模式。
关键词:
能源消费 CO2排放强度 结构因素分解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巍贤 杨芳
本文将内生增长理论与环境污染模型相结合,运用1997-2007年中国省市面板数据,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了技术进步(包括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CO2减排的贡献。本文得到如下结论:总体而言,我国CO2排放总量上升与经济总量的扩大、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正相关;其次,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我国的CO2减排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自主研发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较低,在促进生产率提高和节能减排方面,与技术引进形成互补优势的能力尚待提高;再次,技术进步对我国CO2排放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关键词: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二氧化碳排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