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8)
2023(10815)
2022(9640)
2021(9154)
2020(7695)
2019(17583)
2018(17588)
2017(33609)
2016(18413)
2015(20918)
2014(20897)
2013(20637)
2012(18837)
2011(16987)
2010(16918)
2009(15471)
2008(14584)
2007(12443)
2006(10853)
2005(9508)
作者
(53820)
(44392)
(44016)
(42123)
(28252)
(21425)
(20027)
(17639)
(16882)
(15875)
(15447)
(14828)
(14113)
(13918)
(13803)
(13513)
(13299)
(13274)
(12602)
(12576)
(11132)
(10804)
(10745)
(10008)
(9903)
(9859)
(9821)
(9749)
(8832)
(8825)
学科
(69118)
经济(69044)
管理(54736)
(47262)
(39593)
企业(39593)
方法(33042)
数学(28318)
数学方法(27982)
(18484)
(17996)
中国(17849)
(16164)
地方(15648)
环境(15454)
业经(15399)
(12941)
农业(12444)
(12375)
贸易(12363)
理论(12298)
(11982)
(11604)
(11560)
技术(11560)
(10292)
财务(10227)
财务管理(10208)
(10131)
银行(10084)
机构
大学(256666)
学院(254746)
管理(103945)
(93778)
经济(91463)
理学(90558)
理学院(89482)
管理学(87815)
管理学院(87371)
研究(84808)
中国(63029)
科学(56510)
(56243)
(42928)
(41581)
(41500)
业大(40924)
研究所(39552)
中心(38833)
(36348)
北京(35786)
(34730)
师范(34398)
财经(33675)
农业(32468)
(31691)
(30668)
(30277)
师范大学(27924)
技术(27671)
基金
项目(183553)
科学(143226)
研究(132487)
基金(132280)
(115924)
国家(114996)
科学基金(98408)
社会(80685)
社会科(76264)
社会科学(76244)
(71722)
基金项目(71470)
自然(66270)
自然科(64569)
自然科学(64554)
自然科学基金(63355)
(60958)
教育(59882)
编号(54474)
资助(54239)
成果(43179)
重点(41006)
(39287)
(38754)
(37622)
课题(37128)
科研(35232)
创新(35063)
计划(33721)
大学(33617)
期刊
(101241)
经济(101241)
研究(71010)
中国(48773)
学报(43452)
科学(39412)
管理(37093)
(36657)
大学(32097)
学学(29909)
(29554)
教育(28841)
农业(26281)
技术(22155)
(18744)
金融(18744)
业经(17148)
图书(16783)
财经(14998)
经济研究(14846)
资源(14600)
科技(13897)
理论(13578)
(13445)
问题(12976)
实践(12848)
(12848)
(12630)
情报(11992)
(11844)
共检索到365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相昭  王敏  吴良  
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保护应在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予以综合考虑。文章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出发,从协同基础、协同内容、协同进展和协同做法等方面分析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协同性,提出协同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有助于以更具成本效益以及更可持续的方式缓解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具体建议如下:(1)提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认识,逐步将其决策主流化;(2)实施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协作管理,引导利益相关方参与决策过程;(3)加强相关国际公约协同履约意识,寻求创新性资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士杰  王庆贵  
北方森林是地球上第2大生物群区,约占陆地森林面积的30%,提供了从局地到全球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850年以来,全球性持续升温不断显现,2000—2050年全球至少升高2℃,甚至更高。预计到2100年,北方森林区冬季平均温度将升高1.3~6.3℃。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北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都将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近几十年来,该区域发生了很多与温度升高相关的潜在生态响应。本文从碳循环、生物多样性、干旱化和林火发生频率以及冻土变化等方面具体综述了北方森林生态系统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响应结果如下:1)气候变化对于北方森林碳循环动态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迄今为止并没有达成共识;分解对于温度的反应敏感程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余为  刘赫威  陈新军  
西南大西洋是世界重要的渔区,捕捞国家包括阿根廷等西南大西洋沿海国以及中国、日本等众多非沿海国家。阿根廷滑柔鱼(Illexargentinus)、阿根廷无须鳕(Merluccius hubbsi)、巴西小沙丁鱼(Sardinella brasiliensis)与弗氏绒须石首鱼(Micropogoniasfurnieri)是西南大西洋年产量最高的4种主要经济渔获物。探究气候变化对西南大西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利于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本文从渔业资源与生态系统两个角度出发,分别归纳了生态系统的生物因子(主要经济渔获物)、非生物因子(环境因素)与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总结发现,气候变化会影响环境的变化,并对生态系统的渔业资源及营养结构产生影响。分析认为,在今后探究西南大西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中,选取代表物种表征生态系统的变化,并结合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丰富生态系统研究的相关结论,为西南大西洋提供基于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国华  傅伯杰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温室效应及由此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和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一个重要组分的森林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文中系统地论述了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树种组成、林分结构、分布和生产力的潜在响应 ,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一些研究领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新苗  郑度  
近十几年来,长江源区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冰川退缩、湖泊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高寒草甸是长江源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在全球变化影响下,以耐低温寒冷的嵩草属(Kobre-sia)植物为建群种的高寒草甸将面临更严重的生态胁迫。以长江源地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通用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模拟高寒草甸生物量、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等的动态变化,并综合考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和营养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建华  侯振宏  张治军  罗云建  张小全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方法与结果,总结已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对森林物候、森林生产力、森林结构、组成和分布,以及森林碳库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适应性评估方法进行总结评述。对目前相关研究的不确定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强调未来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丽鸿  王海燕  王璐  王岳  
应用BIOME-BGC模型和样地调查数据,模拟并验证了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长白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在1980—2013年间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了NPP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在SRES A2和B2排放情景下长白落叶松林生态系统NPP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BIOME-BGC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样地NPP的动态变化,且模拟NPP与样地实测生产力的动态变化规律相似;在1980—2013年间,长白落叶松林生态系统NPP(以碳计算)均值为477.74 g/(m2·a),波动范围是286.60~566.27 g/(m2·a);研究区内长白落叶松林生态系统NPP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未来A2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於琍,曹明奎,李克让  
未来100年气候变暖速度将比上一世纪提高2-10倍,势必对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和服务功能产生巨大影响,威胁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评价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脆弱性是当前全球变化和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系统对其响应和适应的复杂性,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进展缓慢。本文在阐明生态系统脆弱性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及其脆弱性评价研究的现状、方法,归纳和介绍了脆弱性评价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模型模拟研究、指标评价研究以及类比研究,指出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傅崇辉  郑艳  王文军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具有交互关系,发现和挖掘具有协同关系的行动有利于低成本应对气候变化。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后发现,减缓和适应行动存在协同关系且具有成本效益优势,主要发生在区域和部门层面,但由于适应气候变化研究较为滞后,减缓和适应行动协同关系研究面临样本不足、研究工具有待开拓等问题,研究边界也有待确定。能源系统受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减缓和适应行动之间存在大量自发的协同效应和竞争关系,具备进一步挖掘协同关系的条件。建议从能源系统入手,增加能源系统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为协同关系研究补充适应行动样本;借助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对减缓和适应行动的协同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开拓适宜的定量分析工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余艳锋  王长松  彭柳林  余永琦  
采用江西省2004—2018年相关数据和耦合模型,探讨江西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周期性波动上升态势,经历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低水平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发展"等5个阶段,其中两系统在2004—2005年间处于中度协调下降状态,2006年之后处于良好协调波动上升状态,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消耗仍较大。研究结论显示,要促进江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应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践行"两山"理念,促进三产融合,适当加大财政投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促使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趋于协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郝英杰  潘杰义  龙昀光  
知识能力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动态能力。因此,根据区域知识能力内涵,结合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特征设计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能力协同度指标体系。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匹配量化模型分析产业知识基础和学研知识基础匹配程度,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评价知识创新环境与产业、学研知识基础发展协同程度。结果表明,深圳市产业知识基础与学研知识基础发展不均衡,且深圳知识创新环境和产业知识基础发展协同度高于其与学研知识基础协同度。因此,深圳市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要重视学研机构知识基础积累,加强区域知识创新环境建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瑶  李嘉艺  高娜  郑曦  
【目的】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区域脆弱性评估可以较为全面地识别区域气候风险。在城市中,浅山区具有其特有的气候调节的重要性和气候适应的脆弱性,且社会与生态系统的耦合特征更为明显。作为气候适应的重要环节,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北京浅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有助于为气候适应策略提供空间上的定量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危险性-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评估框架,构建包含44个指标的指标集,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降维筛选及权重确定,形成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评估北京市浅山区社会-生态系统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脆弱性空间分布。【结果】当前和未来的气候脆弱性均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深山区逐渐降低的趋势,脆弱性程度以中度、重度为主,未来脆弱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在行政分区上,昌平、顺义、海淀区气候脆弱性较低,房山、丰台、门头沟区较为严重。【结论】本研究通过评估北京市浅山区社会-生态系统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脆弱性空间分布,得到北京浅山区气候适应的重点区域,为浅山区气候适应决策提供依据,并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脆弱性评估提供方法及指标作为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单秀娟  陈云龙  金显仕  
本研究采用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动态生物气候分室模型预估的长江口和黄河口鱼类资源密度增量分布结果,对不同气候变化情景(RCP2.6、RCP6.0和RCP8.5)对长江口和黄河口渔业生态系统健康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分析。从生态环境、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三个层面构建了长江口和黄河口渔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2015–2050年,长江口和黄河口渔业生态系统健康水平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即RCP2.6情景下健康水平最高,RCP6.0情景次之,RCP8.5情景最低。两个河口的健康水平随时间推移在R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玲斌  董正英  
通过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基于364份创业者的问卷调查数据,结合生态学和创业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分析创业生态系统内的种间协同效应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业企业与政府""创业企业与研究机构""创业企业与风险投资"的种间协同效应均对创业企业的成长绩效有显著的正效应,但是只有后两者的种间协同效应对创业企业的盈利绩效有显著的正效应,且后两者的种间协同效应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大于对盈利绩效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薛晓芳  梁伟静  李晓智  
在"大数据"的作用下,物流生态系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运用共生和协同理论,阐述物流企业在"大数据"这一新兴生产要素的推动下,实现物流生态系统环境协同、种群协同和个体协同的进化方式,为物流企业通过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来实现协同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