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8)
- 2023(15911)
- 2022(13710)
- 2021(12647)
- 2020(10412)
- 2019(23792)
- 2018(23718)
- 2017(45402)
- 2016(24997)
- 2015(28032)
- 2014(28341)
- 2013(27999)
- 2012(26081)
- 2011(23734)
- 2010(23918)
- 2009(21941)
- 2008(21379)
- 2007(18811)
- 2006(16889)
- 2005(15347)
- 学科
- 济(101885)
- 经济(101747)
- 管理(75559)
- 业(68925)
- 企(56840)
- 企业(56840)
- 方法(39295)
- 数学(33234)
- 数学方法(32837)
- 中国(30155)
- 农(27968)
- 财(26516)
- 地方(25620)
- 业经(24433)
- 学(23120)
- 制(22958)
- 环境(20434)
- 农业(18711)
- 贸(17888)
- 贸易(17872)
- 银(17799)
- 银行(17745)
- 易(17278)
- 和(17186)
- 融(17068)
- 金融(17065)
- 行(17035)
- 技术(16199)
- 务(16125)
- 理论(16121)
- 机构
- 大学(355289)
- 学院(354158)
- 济(140172)
- 管理(137019)
- 经济(136896)
- 研究(125832)
- 理学(117041)
- 理学院(115599)
- 管理学(113715)
- 管理学院(113061)
- 中国(94663)
- 京(78453)
- 科学(77835)
- 财(67075)
- 所(64240)
- 农(58330)
- 研究所(58028)
- 中心(56007)
- 江(53978)
- 业大(52469)
- 财经(52006)
- 北京(50400)
- 范(48499)
- 师范(48043)
- 经(47067)
- 院(46321)
- 农业(45243)
- 州(43586)
- 经济学(41178)
- 师范大学(38946)
- 基金
- 项目(237418)
- 科学(186196)
- 研究(175164)
- 基金(170560)
- 家(148753)
- 国家(147483)
- 科学基金(125936)
- 社会(108704)
- 社会科(102905)
- 社会科学(102883)
- 省(93047)
- 基金项目(90608)
- 自然(81594)
- 自然科(79566)
- 自然科学(79551)
- 教育(79379)
- 划(78920)
- 自然科学基金(78080)
- 编号(72067)
- 资助(69783)
- 成果(59102)
- 发(54110)
- 重点(53647)
- 部(51800)
- 课题(50415)
- 创(49012)
- 创新(45809)
- 制(45239)
- 科研(44928)
- 国家社会(44113)
- 期刊
- 济(163581)
- 经济(163581)
- 研究(110337)
- 中国(75708)
- 学报(55786)
- 农(54007)
- 管理(52655)
- 科学(52448)
- 财(51256)
- 教育(43168)
- 大学(42137)
- 学学(39408)
- 农业(37259)
- 融(33896)
- 金融(33896)
- 技术(30580)
- 业经(27255)
- 财经(25216)
- 经济研究(24909)
- 经(21471)
- 问题(21027)
- 业(19075)
- 图书(18863)
- 科技(17647)
- 理论(17365)
- 资源(16951)
- 现代(16584)
- 技术经济(16526)
- 版(15994)
- 实践(15838)
共检索到542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长松
编制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规划,对低碳试点地区实现碳强度目标下降以及控制碳排放总量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强调规划内容要具有综合性,重点突出与区域特点相结合;要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兼顾战略性和操作性;完善规划编制程序,提高公众参与水平。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低碳发展 规划编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爱华 续维佳 孟凡丁 黄石松
随着全球老龄化问题的突出,我国对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视度也日趋明显。从老年人个人需求而言,包括衣、食、住、行、医疗、精神文化、教育、通信等生活、生理和心理需求;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角度则可分为:老年人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医疗健康、精神文化生活、权益保障等。总体而言,老龄事业涉及经济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各部门联动的老龄工作格局。“十四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期,作为开篇布局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本文基于WSR研究了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并以某地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WSR对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起指导性作用,有利于科学、高效完成规划编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玲 田稳苓 范玲玲
基于我国国情和建筑能耗现状,提出建筑节能发展规划是解决建筑能耗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并分析了目前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编制的问题,研究提出了我国新形势下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的编制模式,包括:规划流程和组织体系,为建筑节能发展规划在我国现阶段的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建筑能耗 建筑节能发展规划 规划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燕 王彬彬
作者结合国情,分析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提出低碳农业的内涵、特征和多元功能;并从农业经济视角和相关利益主体视角出发,提出低碳农业的节碳固碳机理和利益联结机制,从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探讨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途径。
关键词:
低碳农业 气候变化 多元功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允芳 Eckart Lange 石铁矛 李莉
通过分析当今国际上以英国等国为例的城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发展方法与策略,论述城市规划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专业工具,需要在规划的政策管理体系、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方法、场地规划的基础设施适应设计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适应发展战略,以提高城市系统的恢复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艳伟 王超 张江 张伟
当前,全球正面临越加严重的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传统外延性增长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随着中国政府提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发展理念,低碳城市将作为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当前一定历史阶段影响着世界不同国家的未来发展。本文首先对"低碳城市"的概念深入剖析,了解其深刻内涵,并通过对影响低碳城市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详细分析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经验,探究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在促进"低碳城市"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伟 刘亮 陈超凡 戴睿 藏蕾
低碳城市建设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低碳城市发展规划还处于孕育阶段,理论与方法都亟待充实和完善。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及低碳城市发展规划重点,对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进行了展望,从碳源—碳流—碳汇角度提出了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碳汇等重点领域的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思路。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发展规划、政府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引导低碳城市科学发展。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发展规划 展望 中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庄贵阳 李红玉 朱守先
中国低碳城市在理论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实践等方面目前正处在探索前行的阶段。低碳城市建设要规划先行,通过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把握一个城市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本文就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定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等作了论述,以期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发展规划 功能定位 内容解析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庄贵阳
由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一个涵盖国际政治、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祥琬
化石能源的使用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其"领先地位"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性措施,如绿色新政、开发页岩气、继续发展核电、能源自给、再工业化,并试图以"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相结合"奠定新的低碳发展基础;发展中国家则普遍提出了"脱贫与可持续统筹平衡发展"战略。全球范围正进行着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绿色、低碳已成为世界潮流。应对气候变化为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新的战略要素,我国要敏锐地感受到这个时代的脉动,以务实的行动推动中华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道路:①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发展道路的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钱前 甄峰 王波 熊丽芳
传统的产业规划编制,多基于政府的视角展开,呈现明显的自上而下的政府意志贯穿的特点,这种静态、刚性的产业规划较少关注民众诉求、轻视企业发展规律,无法适应规划日益包容化、人本化的发展趋势。为契合规划的大潮流和大诉求,尝试引入"公众全程协同式"规划的概念,从公众视角反思传统产业规划编制,探究公众参与下创新型产业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方法,并以南京下关区中央门商贸区规划为实证,将"公众全程协同式"规划模式落实于产业规划编制过程中,以期提高规划的深入性及可操作性,为产业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一 俞雅乖
气候变暖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灾后重建如何涅磐重生、欠发达地区怎样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广元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查,从该市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出发,基于大量数据和调查案例,描述了广元市发展低碳农业的现状,总结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与成效,提出了"低碳广元"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灾后重建 农村发展 低碳农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洪亮平 华翔 蔡志磊
在综述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领域。从减缓气候变化、应对极端气候和适应地域气候三个方面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技术政策、措施和工具。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讨论了各层次城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内容,并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例,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编制技术和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华虹 王晓鸣
讨论了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概念,分析了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界定了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类型,介绍了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编制要点。
关键词:
城市 应对气候变化 规划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建坤
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既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也受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严峻挑战。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和减缓CO2排放,GDP的CO2强度下降速度为世界瞩目,但由于工业化阶段GDP快速增长,CO2排放仍呈增长快、总量大的趋势。我国把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相协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节能;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的含碳率,中近期以大幅度降低GDP的能源强度和CO2强度为主要目标,到2030年前后要努力使CO2排放达到峰值,到2050年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