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8)
- 2023(9947)
- 2022(8739)
- 2021(8021)
- 2020(7159)
- 2019(16310)
- 2018(16408)
- 2017(31766)
- 2016(17438)
- 2015(20040)
- 2014(20313)
- 2013(20093)
- 2012(18882)
- 2011(17231)
- 2010(17343)
- 2009(16582)
- 2008(16719)
- 2007(15544)
- 2006(13658)
- 2005(12473)
- 学科
- 济(70921)
- 经济(70746)
- 管理(55184)
- 业(51167)
- 企(43649)
- 企业(43649)
- 方法(32854)
- 数学(27107)
- 数学方法(26852)
- 财(22130)
- 农(20325)
- 制(19181)
- 中国(18753)
- 业经(17346)
- 学(15127)
- 贸(14004)
- 贸易(14001)
- 易(13616)
- 务(13360)
- 财务(13327)
- 财务管理(13290)
- 和(13262)
- 地方(12789)
- 理论(12779)
- 农业(12659)
- 企业财务(12566)
- 体(12537)
- 银(12151)
- 银行(12121)
- 行(11514)
- 机构
- 大学(261125)
- 学院(258452)
- 济(105847)
- 经济(103434)
- 管理(98525)
- 研究(87230)
- 理学(84363)
- 理学院(83381)
- 管理学(81930)
- 管理学院(81434)
- 中国(66319)
- 京(55080)
- 科学(53168)
- 财(52680)
- 农(45572)
- 所(45277)
- 财经(40902)
- 江(40785)
- 中心(40678)
- 研究所(40668)
- 业大(38626)
- 经(36864)
- 农业(35792)
- 北京(34727)
- 范(33889)
- 师范(33563)
- 经济学(32519)
- 州(31802)
- 院(30636)
- 财经大学(30125)
- 基金
- 项目(167068)
- 科学(131224)
- 研究(122308)
- 基金(121320)
- 家(105312)
- 国家(104407)
- 科学基金(89027)
- 社会(78819)
- 社会科(73600)
- 社会科学(73571)
- 省(65352)
- 基金项目(64341)
- 教育(57188)
- 自然(56958)
- 自然科(55635)
- 自然科学(55618)
- 划(55084)
- 自然科学基金(54694)
- 编号(50379)
- 资助(49281)
- 成果(42752)
- 部(38130)
- 重点(37699)
- 发(35285)
- 创(34717)
- 课题(34688)
- 制(34685)
- 教育部(32717)
- 创新(32459)
- 科研(32202)
- 期刊
- 济(120524)
- 经济(120524)
- 研究(75847)
- 中国(54657)
- 财(43429)
- 学报(42423)
- 农(42129)
- 科学(37748)
- 管理(35915)
- 大学(32066)
- 学学(30031)
- 教育(28648)
- 农业(27692)
- 融(24131)
- 金融(24131)
- 技术(21558)
- 财经(21133)
- 业经(19299)
- 经济研究(18552)
- 经(18048)
- 问题(15868)
- 业(14343)
- 版(13546)
- 贸(13196)
- 图书(13059)
- 技术经济(12880)
- 理论(12755)
- 科技(11681)
- 商业(11484)
- 实践(11428)
共检索到391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唐丹 徐瑛
文章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以非留守老人作为参照,对留守老人的应对方式、社会网络及抑郁症状的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重点分析了应对方式和社会网络对抑郁症状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应对方式和朋友网络在留守与非留守老人中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老人的家庭网络和心理健康状况明显较非留守老人差;(2)积极应对可以有效缓解留守老人的抑郁症状,消极应对则有可能增加留守老人的抑郁症状;(3)家庭网络对留守老人抑郁症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朋友网络作用不明显;(4)在留守老人中,家庭网络在积极应对与抑郁症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5)在非留守老人中,家庭网络在积极应对与抑郁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应对方式 社会网络 抑郁 留守老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艳云 郑众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导致抑郁症心理疾病的原因。方法:实验采用Zung的抑郁自评量表(Zung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ZSDS)调查抑郁情绪。结果:实验结果发现,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对心理健康有显著性影响(F(1,53)=7.26,P<.01)。结论:除了工作环境可能影响心理健康以外,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笔者就此提出一些早期预防和调节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抑郁症 受教育程度 社会地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筱璐 王桢 时勘
工作场所是亚健康的高发地,当前压力管理的难点在于,对于员工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机制缺乏专门的研究,这属于组织行为学与工业精神病理学的交叉领域,过去很少涉及。本文以探索工作人员的抑郁症状问题为研究重点,系统考察从工作压力、工作倦怠到抑郁症状产生的全过程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个性化综合干预模式的理论架构。本研究将完善压力管理理论,为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组织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学义 彭敬
基于主体-伴侣相互依赖模型(APIM),探讨中国老年夫妻的婚姻满意度对抑郁症状影响的主体效应和伴侣效应,以及相关变量对主体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老年夫妻的婚姻满意度对自身的抑郁症状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婚姻满意度越低,自身患抑郁的风险越高,即主体效应存在;老年夫妻的婚姻满意度对配偶的抑郁症状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伴侣效应存在;亲子关系满意度可以有效缓解夫妻自身因婚姻不满意导致的抑郁风险;社会交往活动在婚姻满意度和抑郁症状之间的调节效应存在性别差异;将亲子关系满意度、社会交往活动同时置于基础模型中,社会交往活动的调节效应发生明显变化。此外,在“婚姻满意度→抑郁症状”路径中各种效应呈现出差异化的人口学特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巧 郭成 张大均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选取一名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个案,进行了为期12周共9次的以音乐审美欣赏为核心的心理辅导活动。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设计的音乐审美欣赏心理辅导活动能显著改善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的症状水平,培养和训练其调适抑郁症状的能力及技巧,并使这些能力和技巧最终泛化和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关键词:
音乐审美欣赏 抑郁症状 大学生 心理干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唐丹
抑郁症状是衡量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指标。本研究采用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追踪调查10%数据,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考察中国老年人的总体抑郁水平,比较抑郁水平的城乡及年龄差异,并对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状较轻,心理健康处于良好水平。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较城镇老年人明显。健康水平、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可有效地预测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城乡在影响因素模型中起调节效应,健康水平和经济状况对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作用受城乡因素的影响,对于农村老年人,经济状况的影响作用大于健康水平;在城镇老年人中表现出完全相反的模式。对于不同的老年人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方能有效减缓老年人抑郁症状,促进心理健康。
关键词:
老年人 抑郁 城乡差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健 刘书梅 张沛超 吴海艳 迟新丽
为了探讨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对抑郁症状大学生的影响,将64名自愿参加研究的抑郁症状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将实验组分配到不同单位实施"利他行为"的活动。干预前后对两组进行抑郁量表(BDI)和主观幸福感等级量表(SHS)测试,并进行专家访谈,评定实验组的情绪及身心状况。结果发现,干预后两组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干预前后差异显著;专家访谈评定变量中,除身体健康状况外均有极其显著改变。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可以作为提升抑郁症状大学生的幸福感、抑郁情绪降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积极心理干预 幸福感 抑郁症状 大学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苏志强 张大均
采用儿童版心理素质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抑郁量表对1438名8~12岁儿童进行调查,考察心理素质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比分析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儿童心理素质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女生在认知、个性、适应性心理素质,以及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男生,在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2)控制性别因素后,心理素质各成分、应对方式和抑郁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3)相对于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在心理素质三成分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更为全面。
关键词:
心理素质 应对方式 抑郁 儿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宫梅玲 李启明 高倩云 徐海军 苏文婧
重度抑郁症患者李兰妮在《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一书中详细记录对自己抗击抑郁有疗愈作用的书籍30余部。按内容将其分为心理学书籍、抑郁症患者撰写的书籍及宗教书籍,结合阅读感悟,对疗效显著的书籍进行阅读疗法作用分析及配伍,验证了配伍书方成分多样、功效互补、疗愈作用优于单方的观点。
关键词:
李兰妮 抑郁症 阅读疗法 配伍书方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哲 范蕾 段佩 蔡文翔 叶顺杰
为探讨坚果(核桃与甜杏仁)在抑郁症中的预防作用和机制.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测应激(CMS)大鼠模型模拟抑郁症,对大鼠进行强迫游泳(FST)、糖水消耗的抑郁症行为学测试,并运用ELISA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浆皮质酮(CORT)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部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蛋白激酶A(PKA)和蛋白激酶C(PKC)的蛋白表达.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FST、糖水消耗的行为学成绩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提示,坚果产生延缓抑郁发生的机制可能与作用CORT途径无关联.对大鼠海马部的BDNF、PKA和PKC蛋白表达测定显示,模型组BDNF、PKA和PKC的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经预先给与坚果的各剂量坚果组,则拮抗了模型组BDNF、PKA和PKC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P<0.05).提示,坚果在预防抑郁症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KA、PKC激酶和增强BDNF蛋白水平的信号通路有关.因此,本实验结果初步明确,预先食用坚果可有助于延缓抑郁症的产生.这将为后续食用坚果类食物在预防抑郁症中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关键词:
坚果 慢性应激 抑郁症 大鼠 行为学表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海军 宫梅玲 高倩云
《我的抑郁症》是美国著名作曲家、剧作家、导演伊丽莎白·斯瓦多用画笔完成的自传体抑郁症绘本。她从自己的抑郁症症状、病程、痛苦程度、产生的原因及抗击抑郁方法等多个方面直观形象地告诉人们抑郁症的基本知识。文章结合阅疗效果好的典型案例,分析了该书的阅读疗法的作用,得出了该书是一部助人摆脱抑郁的杰作的结论。
关键词:
抑郁症 伊丽莎白·斯瓦多 阅读疗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鹃娟 蒋炜康
客观认识并积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给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以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为基础,采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对我国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社会网络和应对方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28%的中国老年人在被调查时点的过去一年中至少经历过一项负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网络、朋友网络及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增益作用,消极应对则会削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应综合发挥老年人内在应对方式与外在网源的作用,尤其是要注重家庭支持,缓和负性事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裴蓓 邓丽芳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的抑郁发生率呈升高态势,对其发挥创造力和生产力产生了不利影响。阈下抑郁作为抑郁症的前兆,对抑郁症有重要预警作用,但聚焦于科研人员阈下抑郁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研究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扎根理论范式的质性编码程序,对我国科研人员阈下抑郁的表征和环境影响因素的特点及其年代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科研人员阈下抑郁环境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科研人员阈下抑郁表征中行为和认知表现突出,主要表现为“任务逃避”、“驱动力锐减”和“犹豫多虑”;(2)科研人员阈下抑郁的环境影响因素中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表现为“工作条件”、“制度文化”和“社会信息”的影响突出;(3)各环境影响因素在2011年至2016年间的分布虽存在波动,但无显著规律;到2017年至2022年期间,均表现为工作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大,且“社会舆论”、“信息超载”和“岗位胜任”的影响随年代变化呈上升趋势。对科研人员阈下抑郁的研究可为理解和改善高压力工作人群的心理亚健康提供新的视角,对我国科研人员心理健康环境的塑造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科研人员 阈下抑郁 表征 环境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褚朋朋 高峰强 王鹏 田雨 张利会 韩丕国
为探讨大学新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的因果关系,采用交叉滞后设计,对361名大学新生施测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测量分为三次,每次时间间隔为1个月。结果表明:(1)网络成瘾和消极应对方式有上升的趋势,而积极应对方式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2)网络成瘾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前测的网络成瘾均可以显著预测后测的消极应对方式。这说明,网络成瘾可导致消极应对方式。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应对方式 大学新生 交叉滞后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婷 谢笑春 范志光 王苏
为探讨童年期虐待对听障大学生抑郁的作用机制以及反刍思维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并比较听障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在作用机制上的差异,本研究采用童年期虐待问卷、反刍思维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对71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听障大学生的童年期虐待、反刍思维、消极应对和抑郁水平高于普通大学生,积极应对不存在差异。(2)童年期虐待对大学生抑郁有正向预测作用;反刍思维、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在童年期虐待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反刍思维和积极应对、反刍思维和消极应对在童年期虐待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3)听障大学生群体中,消极应对的中介效应以及反刍思维和消极应对的链式中介效应均小于普通大学生;反刍思维和积极应对的链式中介作用在听障大学生中不成立,但在普通大学生中成立。即童年期虐待是大学生抑郁的风险因素,其在听障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中的作用机制不同。因此,应重视童年期虐待对听障大学生抑郁的影响,通过改善反刍思维、培养积极应对、减少消极应对来缓解听障大学生抑郁的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