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5)
2023(5952)
2022(4179)
2021(3152)
2020(2425)
2019(4933)
2018(4699)
2017(8813)
2016(4351)
2015(4917)
2014(4949)
2013(5108)
2012(5139)
2011(5053)
2010(5232)
2009(5088)
2008(4583)
2007(4178)
2006(4115)
2005(3931)
作者
(14874)
(12598)
(12389)
(12062)
(7999)
(5707)
(5631)
(4832)
(4706)
(4493)
(4376)
(4092)
(4007)
(3922)
(3815)
(3797)
(3654)
(3574)
(3535)
(3288)
(3114)
(2972)
(2910)
(2901)
(2887)
(2866)
(2592)
(2452)
(2432)
(2397)
学科
(51730)
经济(51709)
地方(14219)
管理(13508)
业经(11596)
地方经济(11424)
方法(10852)
数学(9723)
数学方法(9700)
中国(9493)
(9251)
产业(9097)
总论(8548)
信息(8486)
信息产业(8070)
(7153)
企业(7153)
(7153)
(6114)
金融(6114)
经济学(6072)
(6021)
环境(5641)
(5314)
(5266)
银行(5266)
(5181)
(4815)
农业(4496)
(4483)
机构
大学(80243)
学院(80009)
(47673)
经济(46939)
研究(32573)
管理(28071)
中国(24561)
理学(23422)
理学院(23137)
管理学(22897)
管理学院(22723)
(18896)
经济学(16700)
(16434)
科学(16301)
(15902)
财经(14959)
经济学院(14691)
研究所(14159)
中心(13695)
(13475)
(12014)
(11513)
财经大学(10862)
北京(10784)
科学院(10317)
社会(10224)
(10124)
师范(10076)
经济研究(9551)
基金
项目(47374)
科学(37829)
研究(36449)
基金(35102)
(29843)
国家(29610)
社会(26848)
社会科(25637)
社会科学(25630)
科学基金(25399)
(17308)
基金项目(17244)
教育(14683)
(13918)
编号(13776)
资助(13757)
自然(12855)
自然科(12528)
自然科学(12526)
国家社会(12445)
(12405)
经济(12302)
自然科学基金(12296)
(12157)
成果(11526)
发展(10729)
(10580)
重点(10548)
(10039)
课题(9456)
期刊
(61561)
经济(61561)
研究(29698)
中国(14750)
(13752)
管理(12325)
经济研究(11415)
科学(8947)
学报(8936)
(8836)
金融(8836)
财经(8671)
(7924)
(7701)
问题(7438)
技术(7428)
业经(7275)
大学(7257)
学学(6858)
技术经济(6286)
(6082)
世界(5609)
国际(5565)
统计(5340)
农业(5179)
经济问题(4854)
经济学(4741)
(4587)
经济管理(4510)
改革(4378)
共检索到134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殷晓红  
数字鸿沟使世界范围的贫富分化更趋严重。信息差距在不同地区之间呈现出一种普遍的、多层次的分布状态,它引起的贫富差距的扩大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深层次的原因。但其核心问题是发展中国家贫穷的、既有的路径被信息化革命进一步强化。我国打破贫穷的恶性循环,不仅需要依靠外生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要有相适应的制度创新和人力吸引与教育的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庞若洋  
全球数字鸿沟日益加剧,以接入鸿沟、素养鸿沟和结果鸿沟三种形态对教育公平造成威胁与挑战。面对复杂而多维的数字鸿沟,国际组织与多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出台数字化战略,为弥合数字鸿沟提供顶层设计与根本保障;缩小数字接入鸿沟,持续提升数字化设施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将数字资源视作公共产品,创建开放包容的优质数字教育内容;缩小数字使用鸿沟,加强对于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与评估;以国际组织为领导力量,推动全球数字鸿沟治理体系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数字鸿沟治理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弥合数字接入鸿沟的资金缺口较大,公共数字学习可能滋生新的数字霸权与风险,全球数字鸿沟治理面临双重结构性矛盾以及数字鸿沟的根治需与更广泛的社会鸿沟治理相联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岚  
在全球范围内,服务业成为驱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数字技术是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数字技术为服务业技能人才发展带来数字红利,包括大量的就业机会、数字技能差距缩小、工作方式更加灵活等新机遇,但也使服务业劳动者面临新数字鸿沟,其中,经济收入极化、社会阶层固化、用工模式差异化等是服务业劳动者面临的主要挑战,建议通过顶层设计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多元关系主体共治等途径弥合服务业技能人才数字鸿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收入差距鸿沟问题凸显。基尼系数呈逐年上升之势,城乡分化达到历史高潮,城乡居民收入分化严重,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凸显,城乡居民财产分化加速,城乡转移支付收入差距扩大;与此同时,城镇和农村内部居民分化严重,行业之间分化严重,财产空前集中。收入鸿沟的扩大正挑战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必须格外重视和逐步解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沐年国  杨佐平  
本文分析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动因及其缺陷,同时讨论现代经济的环境对于新经济增长理论成立条件之间的鸿沟,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挑战,最后简要分析和展望了新增长理论模型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京文  
新经济是指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新规律的反映。新经济不是对未来的预测 ,而知识经济是指未来的社会经济特征。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为经济高增长与低失业、低通胀并存 ,新经济的出现对世界经济、城市发展、企业组织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应在继续完成工业化的同时 ,努力发展新经济 ,以使中国的企业愈来愈多地具有“新经济”企业的特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黎诣远  
就全球范围来说,新经济远未成形,但是必然趋势,且初露端倪。可以预料,新经济对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将超过工业革命。现在,新经济已经向传统经济学提出全面挑战,数量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模型构造、统计检验、预测决策也面临一场变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宋勃  
本文运用传统的经济理论从菲利浦斯曲线、经济周期理论、信息经济学、经济增长原 因等四个方面解释了由于“新经济”出现而带来的新现象、新问题,说明传统的经济 规律依然有效,“新经济”的理论革命并没有到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德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农业经济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一种“阶段性或结构性过剩”现象强烈地冲击着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难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如何避免这种阶段性过剩现象的影响,缩短农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一个急需我们研究、解决的重大的现实课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许宪春  
近年来,新经济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新经济在基本概念、统计调查方法、GDP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等方面给政府统计工作带来挑战。目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统计局等国际组织,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政府统计机构已对新经济统计做了一定研究与探索。国家统计局也已在新经济统计方面开展工作,包括建立"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型商业模式)经济专项统计制度,研究建立"三新"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建立健全与新经济相关的统计分类标准,研究建立新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宪春  张钟文  关会娟  
在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新经济正在中国迅速成长,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阐述了新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及其在减缓传统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变人们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根据对全国9省市的29家新经济企业的调研情况,从微观角度对新经济企业的发展状况和重要特征,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了研究。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新经济给政府统计带来的挑战,并就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若干思考。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利媛  景建学  
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代表的新经济正改变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 ,尤其对传统行业的企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面对新经济的挑战 ,中国企业必须树立现代市场意识 ,创新经营思路 ;改革管理制度 ,解决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改变原有的多层组织架构 ,对全新的环境作出快速反应 ;改革落后的管理手段 ,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香菊   付昭煜  
近年来,全球经济数字化进入快速发展期。数字经济有利于培育拓展新税源,但同时也模糊了地域和国家的界限,给税制设计、税收收入分配、税收征管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同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针对经济数字化税收征管进行了探索研究,中国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劳动关系变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等视角分析数字经济税收治理的逻辑起点,以此为基石聚焦税收征管制度的全面重构和改革,并提出应对数字经济税收治理的前瞻性思考,即以法律法规保障、技术赋能布局、体制机制优化等为抓手,完善数字税收制度设计;以数字技术赋能税收征管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协同治税的“以数治税”模式;提升数字税收治理效能,实现税收治理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的全方位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