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1)
- 2023(5172)
- 2022(4512)
- 2021(4241)
- 2020(3598)
- 2019(8126)
- 2018(8019)
- 2017(15896)
- 2016(8866)
- 2015(9928)
- 2014(10082)
- 2013(9897)
- 2012(9428)
- 2011(8259)
- 2010(9367)
- 2009(9076)
- 2008(8830)
- 2007(8244)
- 2006(7744)
- 2005(7433)
- 学科
- 济(32406)
- 经济(32361)
- 业(29801)
- 管理(29514)
- 企(25646)
- 企业(25646)
- 财(12407)
- 审计(12148)
- 农(11503)
- 中国(11336)
- 策(10835)
- 方法(10432)
- 制(9926)
- 业经(8204)
- 地方(7777)
- 数学(7772)
- 数学方法(7492)
- 贸(7425)
- 务(7424)
- 贸易(7413)
- 财务(7396)
- 财务管理(7324)
- 易(7252)
- 农业(7228)
- 银(7150)
- 银行(7150)
- 企业财务(6909)
- 行(6817)
- 税(6616)
- 及其(6508)
- 机构
- 学院(126136)
- 大学(123480)
- 济(53633)
- 经济(52269)
- 管理(49618)
- 研究(42688)
- 理学(41017)
- 理学院(40622)
- 管理学(40074)
- 管理学院(39801)
- 中国(36709)
- 财(30520)
- 京(27439)
- 财经(22407)
- 科学(22388)
- 江(21961)
- 所(21791)
- 中心(20168)
- 经(20000)
- 研究所(18295)
- 北京(17563)
- 州(17385)
- 农(16115)
- 财经大学(16089)
- 范(16081)
- 师范(16015)
- 院(15386)
- 省(14800)
- 经济学(14676)
- 银(13595)
- 基金
- 项目(69774)
- 研究(55811)
- 科学(55229)
- 基金(49583)
- 家(41258)
- 国家(40845)
- 科学基金(35430)
- 社会(34596)
- 社会科(32814)
- 社会科学(32803)
- 省(27273)
- 教育(25854)
- 基金项目(24735)
- 编号(24314)
- 划(22495)
- 成果(22319)
- 自然(21808)
- 资助(21741)
- 自然科(21207)
- 自然科学(21202)
- 自然科学基金(20819)
- 课题(17673)
- 性(16060)
- 部(15891)
- 重点(15628)
- 项目编号(15202)
- 发(15174)
- 年(14480)
- 创(14064)
- 教育部(14026)
共检索到217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颖斐 余玉苗
审计失败实质上是审计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众多审计失败事件,尤其是涉及大公司的事件严重打击着投资者、债权人等审计利害关系人的信心。本文区分小客户审计市场和大客户审计市场,通过博弈分析证明在大客户审计市场上注册会计师更容易丧失独立性,而作为保证注册会计师诚信审计的核心制度——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制度在小客户审计市场上具有可兑现性,是一种真实可信的威慑力量;在大客户审计市场上却可能失去价值,这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以对其补充、完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在大客户审计市场保持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博弈策略改进方案——“审计团”审计模式,并着重论述了该模式的实施要点和优点。这种针对审计大客户市场进行的独立审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谢伟
内部审计作为重要的监督与评价部门,在组织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作为"理性人"的内部审计部门也要在各种情况下考虑自身的收益与损失,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内部审计就会跟相关主体产生一定的博弈关系。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对内部审计的策略应对进行探讨。
关键词:
博弈 内部审计 策略应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启云
审计失败指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被审单位财务收支及财务报表中的虚假不实,未能在企业单位经营活动中通过系统、规范审计方法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组织经营而出具或披露了审计意见,由此引起审计争议,导致审计形象的失败。审计失败不仅会影响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和资源优化配置,严重的还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会计信息、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信心和信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笔者认为审计失败的原因主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香兵 郜家阳 陈义坤
独立董事作为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者,主动辞职行为会引起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2016-2021年发布独立董事辞职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康美药业案判决前后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引起的市场反应及审计师应对策略。研究发现:康美案判决后,独立董事主动辞职日前后三天引起的市场反应显著下降了3.9%;在判决公布后,具有信息优势、年轻的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引起的市场反应更为显著,高、低薪酬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引起的市场反应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地,审计师会关注独立董事辞职行为及引起的市场反应,进而增加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研究表明康美案判决对独立董事及资本市场产生溢出效应,为加强独立董事履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直接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毛育晖 于雳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审计师与客户在连续审计中进行重复博弈的博弈树模型。该模型表明,在诚信缺失、低造假成本的假设前提下,审计师为不诚信客户出具不实的审计报告反而是一种理性选择。改变这一状况的关键是培育有利于审计师建立声誉机制的外部环境,以改变其未来收益预期,抑制短期行为。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中介机构及审计师个人信用披露机制、加强事后监管和市场追责。进一步地,本文提出了对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
审计师 重复博弈 声誉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运陈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审计署为确保救灾资金、物资按要求及时到位,并严格管理和合理使用,组织了对汶川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进行审计。从审计职能部门角度看,救灾款物筹集、管理和使用关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宇微
基于情势变更在工程实践中常被错误理解、不当适用的现状,本文从介绍情势变更的法理内涵及我国司法中要求其谨慎适用的背景入手,结合高校建设项目审计案例,分析情势变更问题的审计风险成因以及适用条件,着重探索实务中的审计风险防控措施。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阮哈建 刘西友
大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大数据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开发利用大数据正成为发达国家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也必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大数据对国家治理模式、企业决策、组织和业务流程以及个人生活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华夏 李怡雯 熊毅
文章选取2010—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审计风险水平增加对审计收费、非清洁审计意见和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排序Logit模型,探讨了审计师面对审计风险上升所采取的系统应对策略。研究表明:随着审计风险水平不断上升,审计收费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审计师出具非清洁审计意见和审计师发生变更的概率也随之上升,且审计师的应对策略呈现出一定的优序选择。本文的研究结论能为审计师系统的应对审计风险提供参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强 孙颖
1993年我国开征土地增值税至今,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同时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土地增值税涉及金额巨大、影响范围广泛、测度专业性强、技术复杂,攸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本文剖析了中国土地增值税征管模式当中出现的问题,相应地给出了审计应对策略,并针对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提出了审计建议。
关键词:
土地增值税 征管模式 审计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金蕊
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信誉遭受到了极大质疑,而我国市场化程度较低,暂时未建立完善的独立审计声誉机制。本文以我国独立审计声誉机制的现状为研究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该机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完善我国独立审计声誉机制的策略建议,研究结论具有很好的现实应用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奇峰
本文选取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审计委员会“形式”与“实质”独立性对企业外部审计质量、审计费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董事会权力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形式”上的独立性并不影响审计质量、审计费用,审计委员会“实质”上的独立性能显著提升企业审计质量,并且降低企业外部审计收费。随着董事会权力上升,审计委员会“实质”独立性促进审计质量和抑制审计费用的影响均受到弱化。结论表明具有“实质”独立性的审计委员会能发挥较好的监督作用,但董事会权力过大并干预审计委员会工作时,其独立性会被削弱,内审质量变差会改变外部审计师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玲
近几年来,许多大公司出现了巨大财务黑洞,为其进行审计的一些国际知名大所难辞其咎。审计的价值在于增加公司财务报表的可信性,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而相继爆发的一系列的财务丑闻,使广大的投资者顿时感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吕伶俐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碳审计作为市场中的重要监督机制,理应为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碳审计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碳市场对碳审计的需求入手,分析碳审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完善审计领域法律法规及准则、推进碳审计职业化建设、加快构建碳审计协同机制以及加大碳审计的外部监管力度等改进建议,以助推碳审计更好更快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