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67)
2023(20870)
2022(17294)
2021(15873)
2020(13264)
2019(29780)
2018(29550)
2017(57061)
2016(30867)
2015(34370)
2014(33900)
2013(33161)
2012(30071)
2011(26760)
2010(26475)
2009(24523)
2008(23985)
2007(21200)
2006(18503)
2005(16453)
作者
(87196)
(72563)
(71931)
(68598)
(46215)
(34716)
(32827)
(28345)
(27396)
(25756)
(24522)
(24520)
(22911)
(22895)
(22328)
(22264)
(21650)
(21445)
(20881)
(20786)
(17799)
(17738)
(17557)
(16640)
(16141)
(16134)
(16119)
(16029)
(14437)
(14337)
学科
(127442)
经济(127306)
(107424)
管理(101055)
(95696)
企业(95696)
方法(56555)
数学(46116)
数学方法(45503)
业经(38458)
(37260)
(36693)
中国(33053)
(26474)
财务(26391)
财务管理(26354)
农业(26055)
企业财务(25024)
(24305)
地方(23809)
(23667)
理论(23243)
技术(23107)
(22187)
贸易(22177)
(21911)
(21580)
(21077)
环境(20933)
(19378)
机构
学院(435737)
大学(432568)
管理(175203)
(174511)
经济(170854)
理学(151592)
理学院(149997)
管理学(147413)
管理学院(146599)
研究(140458)
中国(106036)
(91083)
科学(86475)
(80489)
(70325)
(69019)
财经(65042)
业大(64039)
(64038)
中心(63697)
研究所(62859)
(59231)
北京(56644)
(55792)
师范(55273)
农业(55032)
经济学(52255)
(51886)
(51794)
财经大学(48305)
基金
项目(297909)
科学(235928)
研究(218499)
基金(217344)
(188857)
国家(187222)
科学基金(162691)
社会(139189)
社会科(131995)
社会科学(131962)
(116338)
基金项目(114517)
自然(105511)
自然科(103105)
自然科学(103082)
自然科学基金(101226)
教育(100251)
(97212)
编号(89041)
资助(88644)
成果(71106)
重点(66340)
(65159)
(63435)
(63304)
课题(60548)
创新(58625)
国家社会(57749)
科研(56839)
教育部(56225)
期刊
(190806)
经济(190806)
研究(123759)
中国(78701)
管理(68303)
学报(66500)
(64671)
(64251)
科学(62384)
大学(51446)
学学(48538)
教育(46253)
农业(44772)
技术(39699)
(36485)
金融(36485)
业经(33564)
财经(31764)
经济研究(30002)
(27302)
(25459)
问题(25132)
技术经济(22273)
图书(22035)
现代(20722)
(20654)
科技(20470)
商业(19942)
理论(19327)
财会(19191)
共检索到631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晓雪  崔淼  
在企业外部环境日益动荡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从外部环境挑战中调整并恢复,成为当前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尽管学者们已经关注到数字韧性的新兴概念,但是对于企业数字韧性的形成过程及塑造机理尚缺乏相关解释。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构建了数字化战略更新驱动企业数字韧性形成的过程模型。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韧性的塑造经历了数字化业务提升、数字化组织赋能和数字化危机响应的发展阶段,在各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数字韧性表现;(2)数字化战略更新在企业数字韧性的塑造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主要包含环境适配性学习和数字技术嵌入两种更新活动;(3)在塑造企业数字韧性时,需要将外部环境挑战、数字化战略更新活动以及数字韧性表现进行匹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苗  张冰超  
基于赋能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利用192份企业有效问卷,采用层次回归分析、PLS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程序,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组织韧性在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环境动荡性的两阶段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韧性在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环境动荡性正向调节组织韧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在动荡环境下,企业将数字化视为提升组织动态能力的跳板,赋能组织架构,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重塑企业的管理运营模式,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惠平   姚艳虹  
如何利用数字平台实现多元主体间的价值共创以持续提升组织韧性是企业实现逆势成长的重要手段。引入数字化战略更新(包括环境适配性学习和数字技术嵌入)和数字氛围,深入探索数字平台内价值共创影响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搜集247份中小制造企业的样本数据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价值共创对组织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在价值共创与组织韧性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存在“价值共创—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组织韧性”的链式中介路径;(3)数字氛围对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适配性学习与数字技术嵌入的链式中介作用呈现增强效果。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组织韧性形成机制的理论研究,也从价值共创视角为培育组织韧性提供一定实践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峦  凌宇鹏  张吉昌  鲁竞夫  
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韧性形成并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通过以广东省、江苏省等地区的339家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数字化转型分别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双元创新对企业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地,企业通过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分别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从双元创新视角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作用机制,验证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韧性的关系,也为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通过双元创新来提升企业韧性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永霞  孙新波  张明超  张媛  马慧敏  
高度动态变化的复杂环境迫使企业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潮流,借助数据资源形成并不断提升组织韧性,然而现有研究中对于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韧性形成机理缺乏深入探讨。引入数据赋能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韩都衣舍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挖掘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韧性形成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韧性形成整体上遵循“内外部情境刺激—数据资源行动—数据能力激活—韧性构建/提升”的过程,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企业可利用的数据从企业数据依次拓展至行业数据、生态数据。研究结果打开了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实现韧性的过程“黑箱”,对于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组织韧性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许滨鸿   姜奇平   刘宇洋   端利涛  
文章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和构型理论,以161家数字化转型上市公司为主要样本,以96家非数字化转型上市公司作为对照组,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识别了人力资本、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股权集中度和公司规模7个要素推动组织韧性形成的路径机制,并对此进行了验证性案例研究分析。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企业高组织韧性的形成机制可归纳为被动防御型和主动成长型两类。其中,创新能力和股权集中作为高组织韧性形成组态中的核心条件发挥普适性作用。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当企业处于技术瓶颈期时,人力资本可替代高技术水平和偿债能力,在高组织韧性的形成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戴翔  曾令涵  徐海峰  
理论分析表明,依托数字化转型,企业不仅可以提高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或者说“扎根”国际分工体系,而且有助于推动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从而有助于提升出口韧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利用2008—2014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上述3个方面的主要作用渠道,推动企业在出口风险抵御能力、冲击后出口恢复程度以及出口恢复速度3个维度上实现韧性提升。研究发现不仅有助于深化认识影响企业出口韧性的因素,而且对于如何依托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出口韧性,也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稳华   陆岷峰   朱震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下驱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但囿于自身内部资源和转型能力不足,企业数字化转型容易陷入转型难的困境,基于合作关系的战略联盟能否助力企业突破这一困境,值得深入研究。为此,本文基于战略联盟视角,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如何利用战略联盟来驱动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企业参与战略联盟能够显著驱动数字化转型,并且高级人力资本结构会强化这一驱动效果。作用路径检验发现,战略联盟有助于企业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增强数字化投资和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进而驱动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检验发现,股权联盟合作模式、联盟合作对象为企业和政府部门、联盟合作内容涵盖数字技术,均有利于增强战略联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与其他企业相比,战略联盟更有助于推动高科技企业和地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最后,战略联盟通过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不仅丰富战略联盟和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也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娟茹   任轩华   刘欣妍  
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探讨数字化战略导向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并分析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数字化战略导向对前瞻性韧性有倒U型影响,对响应性韧性有正向影响;外部知识获取对前瞻性和响应性韧性有正向影响,且在数字化战略导向与前瞻性和响应性韧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吸收能力正向调节外部知识获取与前瞻性和响应性韧性间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惠平   姚艳虹   昝傲  
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平台内多元主体间价值共创是中小制造企业实现流程数字化的有效手段。引入数字化战略更新(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和数字平台韧性(数字平台连通韧性、数字平台恢复反弹韧性),深入探索数字平台内价值共创对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搜集247份中小制造企业样本数据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价值共创对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在价值共创与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存在“价值共创—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流程数字化”的链式中介路径;数字平台连通韧性强化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的中介作用,数字平台恢复反弹韧性强化数字技术嵌入的中介作用。结论不仅能够拓展价值共创赋能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的理论研究,而且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背景下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媛媛  陈守明  仇方君  
探讨企业数字化战略如何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组织韧性。在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背景下,考察在疫情爆发前数字化战略如何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在疫情危机之后如何影响组织韧性。利用2010—202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PSM、固定效应模型、OLS和生存分析法分别进行3项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战略导向与企业市场竞争力正相关,其中企业数字化战略导向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正向关系在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更敏感;企业数字化战略导向能够缓冲企业短期内经历的亏损,并可以快速的从全球新冠疫情危机中复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辽辽   张亚莉   杨朝君  
研究从双元学习视角出发,将组织韧性作为短期生存目标,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发展目标,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转型经济企业的双重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管理层中收集有效问卷314份,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ping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双元学习在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探索式学习和组织韧性在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但利用式学习对组织韧性无显著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依旧证实上述结论。拓展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探索式学习有助于促进经济绩效,利用式学习则有助于促进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国红   林欢   黄昊  
资源编排理论为探索数字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培育提供了新思路。聚焦资源编排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的影响,揭示两者间的作用机理与边界条件,以334家中小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构建、资源协调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具有正向影响;数字运营能力、数字协同能力中介资源编排与组织韧性的关系,而数字感知能力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未得到证实;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数字运营能力、数字协同能力对组织韧性的影响。结论可打开数字化视角下组织韧性培育过程的“黑箱”,为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实施资源编排行为以强化组织韧性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琳   缪言  
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增强韧性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企业韧性刻画为稳健性和敏捷性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参与全球价值链和数字化能力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参与对企业韧性有双重影响。GVC企业受冲击后保持运营的概率更小,销售额下降更大,稳健性越弱,但更有能力调整其生产或服务,创新业务模式,敏捷性较高。国家工业实力强可减轻对GVC企业的冲击,增强其稳健性。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企业受冲击后稳健性强,数字化对商业模式调整影响显著,但对生产服务转变影响不明显。在高收入国家和低技术制造业中,数字化对企业韧性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琳   缪言  
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增强韧性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企业韧性刻画为稳健性和敏捷性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参与全球价值链和数字化能力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参与对企业韧性有双重影响。GVC企业受冲击后保持运营的概率更小,销售额下降更大,稳健性越弱,但更有能力调整其生产或服务,创新业务模式,敏捷性较高。国家工业实力强可减轻对GVC企业的冲击,增强其稳健性。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企业受冲击后稳健性强,数字化对商业模式调整影响显著,但对生产服务转变影响不明显。在高收入国家和低技术制造业中,数字化对企业韧性的影响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