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
- 2023(1454)
- 2022(1215)
- 2021(1104)
- 2020(1077)
- 2019(2266)
- 2018(2081)
- 2017(4350)
- 2016(2214)
- 2015(2616)
- 2014(2630)
- 2013(2660)
- 2012(2493)
- 2011(2349)
- 2010(2240)
- 2009(2323)
- 2008(2434)
- 2007(2242)
- 2006(2160)
- 2005(2131)
- 学科
- 银(13809)
- 银行(13664)
- 行(12478)
- 制(9894)
- 济(8593)
- 经济(8589)
- 业务(8435)
- 度(7548)
- 制度(7547)
- 银行制(7388)
- 融(6412)
- 金融(6412)
- 业(3893)
- 管理(3728)
- 方法(3696)
- 数学(3399)
- 数学方法(3395)
- 企(3383)
- 企业(3383)
- 贸(2711)
- 贸易(2706)
- 易(2683)
- 中国(2638)
- 体(2507)
- 关系(2422)
- 体制(2385)
- 对外(2382)
- 外经(1961)
- 对外经济(1910)
- 经济关系(1849)
- 机构
- 大学(30255)
- 学院(28830)
- 中国(16343)
- 银(15559)
- 济(15359)
- 经济(15008)
- 银行(14915)
- 行(13774)
- 研究(10936)
- 管理(10183)
- 财(8217)
- 理学(7681)
- 理学院(7607)
- 融(7568)
- 管理学(7551)
- 管理学院(7493)
- 金融(7480)
- 京(6772)
- 财经(6326)
- 中心(6042)
- 人民(5986)
- 经(5783)
- 经济学(5475)
- 国人(5332)
- 中国人(5320)
- 所(5308)
- 中国人民(5260)
- 江(5151)
- 分行(5017)
- 经济学院(5006)
共检索到60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杰
当前,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已经成为诸多国际银行巨头国际化战略步骤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外资银行进入力度不断加大,如何看待、分析、应对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时调整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战略,将是我国银行业监管者及商业银行经理人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基于银行国际化的一般规律,深入剖析了外资银行进入的动机、效应和策略,指出当前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主要是资源-内驱型导向,其市场战略呈现"广化、深化、强化、优化"四大趋势,对我国银行业的潜在影响日益显性化。为加快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提出当前我国银行业必须走内生性增长之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兆杰 张艳花
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在过去20年间经历了一个从沿海到内地、从外币业务到人民币业务的发展过程。最近5年内,在逐步放宽外资银行经营地域、业务范围、客户对象限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据统计,到2001年末,外资银行在华共有分行168家,当地注册外资金融机构19家(其中合资银行7家,独资银行6家,合资、独资外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良芳
该文在论述杨家才同志撰写的“入世以来我国银行业受到的冲击及发展策略”一文是一篇优秀佳作的基础上 ,对中资银行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的挑战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家庭 张俊韬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低效率和无序扩张的现实问题,对1999—200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蔓延现象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蔓延指数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多数城市表现出蔓延现象,平均蔓延指数为3.9047,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为122.67%,市区人口增长率为47%,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低密度扩张趋势;(2)我国城市蔓延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东部地区城市蔓延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关键词:
城市蔓延 蔓延指数 聚类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伟光 肖晶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放开,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会越发激烈。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抗风险能力、安全性与稳健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相关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晓艳 徐光
随着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银行业的开放度逐步增强。到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已全面开放,对外资银行运营将不存在更多的区域和顾客限制,银行业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截至2006年末,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033亿美元,占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怀宇
本文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动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方法上本文采用数学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检测中国外资银行机构数与中国GDP、FDI和外贸进出口总额之间的相关性,用来判断外资银行进入是跟随原来的跨国投资客户来到中国,还是看重中国市场机会。研究表明:外资银行1985-1996年间由于受我国外资银行进入管制,进入形式以代表处为主,进入动机属客户追随;1997-2009年间中国放开了本币业务和经营区域,外资银行进入动机发生变化,转为开拓新市场,寻找市场机会。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管制 客户追随 进入动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杰斌 赵毓婷
本文采用Claessens、Demirguc-Kunt和Huizinga(2001)计量模型,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5家银行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以往研究未曾采用的固定效应的变系数估计方法,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已初步显现,并且具有不一致的特点。外资银行的进入正逐步推动着我国银行业整体结构由寡头垄断转变为垄断竞争,"鲶鱼效应"开始发挥作用。文章最后相应给出了我国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鲶鱼效应 结构调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彩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学军
我国正式批准引进外资银行是从1982年开始的.目前,侨资、外资及中外合资的金融机构已达40多家.作为金融体系组成部分的外资银行的引进,对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提高金融服务的总体水平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也被许多金融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但由于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社会制度不一样、基础不同、工业发展程度和贸易市场、金融体系各异,所以我们在外资银行的引进中,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对外资银行的引进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表现在一是所引进的外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梁炽宝 辛荣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事业取得了长足的推进。尤其是金融竞争、外资银行的引进,对国内金融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银行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必须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勇于开拓,迎接挑战。一、要积极审慎引进外资银行引进外资银行作为中国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目前,外资银行业务机构已扩展到五个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开发区,已建立了40多个业务机构,外资银行驻华代表机构的数量也呈现迅速增加的势头,近期将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陆文安
在加入WTO 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那么,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如何?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产生了那些冲击?我国银行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影响 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熊福平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国內银行绩效影响的短期效应,并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经济金融体制上的固有特点,我国银行业绩效在面临外资竞争时,也表现出了较大的不同。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东道国 银行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