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1)
2023(6237)
2022(5247)
2021(5120)
2020(4319)
2019(9504)
2018(9104)
2017(18167)
2016(10006)
2015(11058)
2014(11029)
2013(10787)
2012(10126)
2011(8701)
2010(9168)
2009(8599)
2008(8952)
2007(8029)
2006(7168)
2005(6583)
作者
(25329)
(20803)
(20674)
(20168)
(13608)
(9783)
(9574)
(7970)
(7938)
(7907)
(7024)
(6957)
(6914)
(6628)
(6542)
(6506)
(6321)
(6066)
(6043)
(5962)
(5094)
(5059)
(4972)
(4938)
(4870)
(4747)
(4646)
(4543)
(4098)
(4090)
学科
管理(35560)
(33861)
(31507)
经济(31465)
(27902)
(26965)
企业(26965)
(13790)
财务(13778)
财务管理(13727)
中国(13682)
财政(13412)
方法(13221)
企业财务(13131)
(12689)
数学(11889)
数学方法(11728)
(10945)
(10942)
保险(10851)
(10805)
银行(10805)
(10528)
(10045)
(9189)
制度(8662)
(8662)
(8406)
金融(8406)
地方(8085)
机构
学院(128828)
大学(125922)
(55898)
经济(54603)
管理(50581)
(41725)
理学(41624)
研究(41427)
理学院(41269)
管理学(40728)
管理学院(40467)
中国(40138)
财经(27442)
(25619)
(24776)
(21652)
科学(21178)
中心(20676)
(20248)
财经大学(19977)
经济学(17102)
研究所(17035)
北京(16893)
(16761)
(16297)
(15886)
银行(15655)
金融(15611)
(15576)
经济学院(15411)
基金
项目(74667)
研究(59408)
科学(58884)
基金(54170)
(44688)
国家(44251)
科学基金(38876)
社会(37615)
社会科(35639)
社会科学(35632)
(28342)
教育(27174)
基金项目(27146)
编号(25138)
资助(23864)
自然(23663)
(23456)
自然科(23086)
自然科学(23080)
自然科学基金(22693)
成果(22415)
(17678)
课题(17565)
(17324)
重点(16273)
项目编号(15976)
(15694)
教育部(15477)
人文(15256)
(15133)
期刊
(65660)
经济(65660)
研究(49647)
(37936)
中国(29738)
(25621)
金融(25621)
管理(18626)
(14021)
财经(13969)
学报(12862)
科学(12620)
教育(12584)
(11644)
经济研究(10997)
大学(10863)
学学(10313)
技术(9663)
会计(9536)
财会(9395)
业经(9307)
农业(8927)
(8829)
财政(8829)
(8746)
(7882)
问题(7637)
理论(7144)
国际(7087)
实践(6430)
共检索到219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2011年3—5月审计署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本级及所属市(地、州、盟、区)、县(市、区、旗)三级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占62.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阳  
一、引言美国财政学家阿伯特(1949)指出:"公债管理就是选择公债形式和确定不同公债类型所占比例数量,选择债务期限结构,确定不同阶层持有者所拥有的公债数量,决定到期公债偿还和以旧换新,决定公债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对不同公债持有者的利益,以及到期公债和新发行公债的政策,公债政策在政府一般财政政策中的地位等"。我国财政发展史就是一部财政政策创新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政策体系无任何先例可循,必须用发展的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程萍  
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发行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期,国债增长过于迅猛,人们担心政府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面临的债务风险问题。本文从政府的债务风险着手,研究国债风险及其防范,具体措施有:整顿财政分配秩序、提高财政收入集中度、优化国债的期限结构、强化国债资金使用管理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小亮  马啸  
在高债务和通缩并存的背景下,中国有必要采取措施应对"债务-通缩"风险。美国和日本的经验表明,单独使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单一宽松)应对"债务-通缩"所需的政策力度较大,而且容易陷入政策不可持续的困境。本文通过构建含有高债务和通缩特征的DSGE模型,并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中国化"修正,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双宽松)可以为财政政策创造空间并为货币政策节省空间,增强政策可持续性。这是因为,货币政策的"再通胀"效应有助于减轻政府实际债务负担和融资成本,为财政政策创造新空间。而且,积极财政政策同样能产生一定的"再通胀"效应,这会减轻货币政策为实现"再通胀"而需要宽松的力度,从而为货币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帅  
2015年前后,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速出现较大波动,表现在2014年下半年的大幅收缩以及2015年的逆势扩张并延续到2016年。究其原因,这是在新常态下经济面临增速下行、地方债务风险等问题下财政政策的一个被动调整,包括对地方债务的规范、地方债务置换等措施。财政政策在一年内的反复转向也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的加速下滑,同时财政收支矛盾加大。针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才能缓解财政收支不平衡、地方债务风险,解决财政政策进退两难的困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帅  
2015年前后,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速出现较大波动,表现在2014年下半年的大幅收缩以及2015年的逆势扩张并延续到2016年。究其原因,这是在新常态下经济面临增速下行、地方债务风险等问题下财政政策的一个被动调整,包括对地方债务的规范、地方债务置换等措施。财政政策在一年内的反复转向也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的加速下滑,同时财政收支矛盾加大。针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才能缓解财政收支不平衡、地方债务风险,解决财政政策进退两难的困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宗明  
伴随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大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政府和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愈加显著。在政府进行广泛财政干预的经济环境下,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研究“政府—企业”双重债务违约风险对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通过构建包含政府和企业两部门债务违约风险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发现:财政刺激政策在带来经济扩张的同时,会增加政府违约风险并降低企业违约风险,但税收和支出政策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后者在中长期内会显著推高企业违约风险。反事实模拟发现,政府违约风险的存在或增强会削弱财政政策有效性,而企业违约风险在短期内抑制财政政策效果的同时,会通过道德风险机制增强中长期财政干预效果,这说明企业违约风险通过扭曲企业偿债预期产生经济扩张的逆效应。进一步研究显示,政府违约风险会带来社会福利净损失,而企业违约风险的出现或增强会通过改善企业福利状态带来社会福利改善,却给居民带来社会福利损失,这种以损害居民利益而获得的福利改善值得警惕和防范。最后,风险对冲机制模拟发现,银行部门的信贷风险利率加成机制和调整粘性机制对管控企业逆向激励产生显著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十四五”时期积极管控“政府—企业”双重债务违约风险、增强宏观调控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庞晓波  李丹  
文章在梳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经济-财政-金融"一体的框架探究了两者的具体作用机制,并通过敏感度分析与财政反应函数分析了这一机制与财政政策调整间的联动性。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主要通过"筹资能力"1影响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无论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动态调整均表现出改善政府融资环境的积极效应,且不易受财政政策冲击,可缓解经济景气变化所引起的政府债务风险长期均衡波动,实现对周期性风险波动的主动防控。同时,结合我国初现"财政疲劳"的现实,金融市场发展有助于实现财政调整的良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庞晓波  李丹  
文章在梳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经济-财政-金融"一体的框架探究了两者的具体作用机制,并通过敏感度分析与财政反应函数分析了这一机制与财政政策调整间的联动性。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主要通过"筹资能力"1影响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无论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动态调整均表现出改善政府融资环境的积极效应,且不易受财政政策冲击,可缓解经济景气变化所引起的政府债务风险长期均衡波动,实现对周期性风险波动的主动防控。同时,结合我国初现"财政疲劳"的现实,金融市场发展有助于实现财政调整的良性循环,扩大政策回旋空间,缓解潜在风险波动。此外,历史上较大危机后,我国不同财政防范措施造成了政府债务风险短期波动的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穷志  岳明阳  李晓淳  
财政政策工具实际操作偏离最初设计将会降低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导致宏观经济波动加剧。针对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逆周期性调控目标,本文关注财政分权深化和政府债务增发的逆周期性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政策总体呈现顺周期特征。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放大了地方财政政策的顺周期性。地方政府债务增发使地方财政政策呈现逆周期特征。地方政府财政政策及其收入面、支出面均呈现顺周期性,由"顺"转"逆"的债务平衡点分别为0.137,0.113,0.209。当前绝大部分地区的债务规模都在债务平衡点之下。驱动地方政府债务逆周期调控的内在因素是官员晋升激励。晋升激励的程度越高,地方债务逆周期调控的力度就越大。但外部市场融资环境的波动削弱了地方政府债务逆周期调控的力度。本文的政策主张是,不宜过度财政分权,应该扩大地方债发行规模,促使地方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淑莲  刘潋滟  
在国家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文章旨在从提升财政透明度的视角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问题。首先,文章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进行"内因"的研究,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财政透明度对不同政府间关系引致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其次构建了一个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模型,分析这种影响的"外在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提升财政透明度是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力辅助手段,随着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地方政府会迫于压力从多个角度规范地方债的风险管理,削减违规举债规模,优化债务结构和强化发债过程管控,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地方财政的运行步入更加健康的轨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东  
今天,我们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首开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启动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管理之先河,特别是最近增发国债支持公共投资的扩张,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此,我们能否从中外更长的历史时期就有关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呢?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杰弗里·米隆  刘悦  
虽然最近美国国会已经达成协议,避免"财政悬崖",但美国仍然面临着两大经济挑战:低增长和不断上升的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由于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采取相反的政策,因此许多决策者感到进退维谷——按照凯恩斯理论,想要解决低增长,就需要实施减税或增加开支的财政剌激政策,但这会加剧长期财政失衡;同样,降低债务的政策又有可能进一步放缓经济恢复的速度,甚至引发新一轮衰退。想要首先采取财政刺激措施恢复经济增长,然后再通过财政紧缩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捷  王虹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主要从"财政体制论"、"债务管理机制论"和"土地财政依赖论"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解决措施只是从制度约束方面改善债务现状,并没有得出化解债务风险的根本措施。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进行评价,将其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进行相关分析,得出财政支出效率比较低下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高的一大根源,必须从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角度采取措施,以从根本上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孟凡臣   陈文虎   赵梦丹  
<正>我国地方债务所对应的资产主要为城市经营所必需的各类要素及职能,如何寻找稳定的核心资产、提升核心资产的价值、促进价值链的正向循环是化债的重要选择。文章在分析化债历史及借鉴他国化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缓解短期债务压力、规范中期平台经营、建立长效机制三个维度上提出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