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1)
- 2023(2414)
- 2022(2047)
- 2021(1920)
- 2020(1659)
- 2019(3589)
- 2018(3450)
- 2017(6814)
- 2016(3648)
- 2015(4348)
- 2014(4157)
- 2013(4160)
- 2012(4117)
- 2011(3728)
- 2010(3934)
- 2009(3643)
- 2008(3330)
- 2007(2703)
- 2006(2367)
- 2005(2240)
- 学科
- 济(13496)
- 经济(13468)
- 管理(9582)
- 业(7789)
- 企(6195)
- 企业(6195)
- 财(5728)
- 方法(5656)
- 制(5008)
- 贸(4764)
- 贸易(4763)
- 易(4696)
- 数学(4614)
- 数学方法(4585)
- 中国(4490)
- 融(4228)
- 金融(4228)
- 度(3657)
- 制度(3655)
- 农(3419)
- 国际(3294)
- 世界(3250)
- 出(3160)
- 财政(3038)
- 服务(2921)
- 银(2857)
- 银行(2857)
- 行(2787)
- 政(2650)
- 医疗(2631)
- 机构
- 大学(51850)
- 学院(49658)
- 济(23493)
- 经济(22856)
- 研究(19457)
- 管理(18970)
- 理学(15864)
- 理学院(15681)
- 管理学(15579)
- 管理学院(15458)
- 中国(14988)
- 财(12509)
- 京(11079)
- 所(9422)
- 财经(9257)
- 科学(8883)
- 中心(8655)
- 经(8601)
- 研究所(8308)
- 经济学(7730)
- 北京(7331)
- 江(7316)
- 院(7102)
- 财经大学(7101)
- 经济学院(6983)
- 范(6720)
- 师范(6683)
- 国际(5816)
- 州(5754)
- 师范大学(5663)
共检索到83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红地 王远卓 张羽萌
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此事引发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WHO认定国家或地区出现PHEIC事件的相关概念和意义,其次列举了之前已经发生的数次PHEIC事件,通过横向比较分析了疫情爆发、列入PHEIC和消除PHEIC对相关国家的宏观经济、产业发展与贸易活动的影响过程,并以墨西哥甲型流感和巴西塞卡病毒为典型进行说明。结合国际经验,本文认为,列为PHEIC本身并不是经济下滑的关键,疫情的实际扩散和恶化程度才是本源。因此,只有有效控制疫情和消除病毒,经历经济下行的短期阵痛才能有效实现经济反弹。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列入PHEIC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墨西哥 服务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仲怀公 刘舒
2021年6月,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印发了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个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以推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为目标,加强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以及国有资本监管部门的审计。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管理层面、信息层面以及基础层面取得了宝贵经验,鉴于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与国企审计的共性,文章以新冠肺炎防控为切入点,研究了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给国家审计监督国有控股公司带来的启发。研究表明,国企审计监督要以信息管理流程为基本对象,同时兼顾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人员素质对管理效果的影响,提高信息质量和审计质量;对国企审计进行持续监督,确保国企审计监督的广度,对国企改革中的特殊风险进行整合分析,加深审计监督的深度;发挥审计整改监督和审计移送的作用,提升国企审计监督的力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形成重大冲击,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济影响的相关理论在学术界一直缺乏系统研究,政府在制定专项政策时存在理论缺位的问题。本文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理论与经验研究进行全面梳理,重点关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济影响及应对经验。研究发现:经济快速发展及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是重大传染病疫情大规模传播的重要原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存在短期负面效应及长期潜在的负面效应,政府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及公共卫生体系,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进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及对外贸易均带来一定冲击,各级政府应精准施策以平抑经济波动。本文的研究重在深入挖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议题已有的理论基础,并指出可能的理论补充之处,进而为实务界今后的疫情防控及经济恢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洪燕
目的是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认知情况,以及对该类突发事件的教学需求。方法是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衡阳市三所高职院校共103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为在知识得分上,医学专业学生比非医学专业学生得分更高(P=0.009)。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高于一年级(P=0.002);发生突发事件时,非医学专业的低年级女生更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等情绪(P<0.05);学生对突发事件教学需求高。结论是高职学生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水平较以前略增高,但仍存在较大的不足,需继续加强对高职学生突发事件应对认知的教育与培训。
关键词:
高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对 教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国平
此次爆发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的一次大考。针对我们应对机制中存在的"不系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系统性组织架构)、"轻预防"(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信息管理标准)、"粗治理"(缺乏"两手都要抓"的精准协调管理机制)、"少保障"(缺乏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保障措施)等问题,要明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管理职能定位,完善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规修订机制,健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工作保障机制,实现政府—公众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共治,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区域—产业—生活"分级调控应对机制。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聂淼
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程中,公益捐赠扣除作为重要政策工具,可以起到促进疫情防控与疫后恢复所需要的公益捐赠的政策效果。我国在志愿服务支出扣除、疫后恢复公益捐赠扣除等方面仍有完善空间。本文在分析比较我国与美国相关税制的基础上,结合公益捐赠扣除的基本原理,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为契机,从近期与远期两个层面对进一步优化相关制度提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锁箭 杨涵 向凯
【目的/意义】截至2020年4月6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已超过126万例,中国累计确诊病例8万余例,探索全球高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刻不容缓。【设计/方法】通过对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多维度时间性比较研究,深刻剖析制度建设、机构搭建、联防联控机制优化等内容,进而揭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取得的重大进步。在借鉴国际典型应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议。【结论/发现】目前,我国逐步实现由分散协调、临时响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向综合应急管理体系演化的颠覆式变革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衍生的经济性质危机未被纳入应急法律处置范围等一系列问题亟待优化。未来应当注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并从顶层设计、数据库搭建、志愿队伍常态化建设等方面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佳 程实
以the public health为检索词,对1980-2015年的外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构建,借助citespace软件强大的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功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彦芳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中,医疗卫生机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所涉及到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在预算编制以及预算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处理效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预算管理工作,有助于对医疗机构现有的预算管理内容进行优化与完善,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实现对资金方面的合理利用,同时促进资金管理能力以及预算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文章主要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预算 绩效管理 解决策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焦明丽 吴群红 郝艳华 李斌 任延禄
目的:了解卫生行政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指挥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定性访谈与定量调查结合。结果: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初步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信息支持两因素对应急指挥能力产生影响。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反应 指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立根 成军
[期刊] 改革
[作者]
渠慎宁 杨丹辉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传统以人工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方式提出了巨大挑战,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智能化的应对措施。近年来,人工智能、服务型机器人、无人配送、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促进医疗技术攻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公共安全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在这些智能化技术积累和应用方面已有一定基础,应对初步具备可行性,下一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医疗系统乃至整个应急管理体系中推广应用这些智能化技术和设备。要鼓励医疗机构、各类企业在应对类似新冠肺炎的疫情中积极应用智能化技术和无人设备,全面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智能化应对水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成珍 梁循 王军礼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冲击社会经济运行,特别是具备传染性时这种冲击的程度和范围会更深更广,而通过建立模型来模拟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为传染病评估和应对提供积极有效的依据。故以SEIR模型为基准,针对SEIR模型存在的不足,将重大传染病事件分为三个阶段发展三阶段模型,将相关参数由静态参数改进为动态参数,分类模拟"封城"以及传染病存在复发可能性的情形,并利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数据进行动态模拟。对经典SEIR模型以及改进的三阶段模型分别进行参数估计和系统仿真发现,在无人为干预的自然传播情况下,传染病感染数量峰值会出现在1~2个月后;加强隔离、加大医疗资源投入能显著减小传播规模;改进的三阶段模型能对传染病类事件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可为未来传染病评估和应对提供有效依据。由此,为有效应对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从加强隔离、加大医疗资源投入、疫情后期持续关注等角度着手完善我国传染病应急防控体系,在传染病发生时能够对相关人员做到尽早隔离,提高治愈率,减少传染数量,从源头上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洪雷 张亮
在应对传染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披露信息并非仅指公布疫情,发布预警也是信息披露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基于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3条的体系性考察及其与《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关系的梳理,可知发布预警与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在法律上分属应急管理中的不同环节;《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3条与《传染病防治法》第19条在形式上存在不一致,但通过运用法律适用规则,可以确定应当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3条的规定,不存在需要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的法律冲突;虽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中欠缺地方政府发布预警的权限和程序依据,但这不影响政府履行发布预警的职责,地方立法、行政立法或者各级政府依法制定的应急预案都可以作为发布预警的实施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玉栋 王强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财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的实践内嵌于财政改革发展逻辑框架下进行考察,在对比SARS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分析财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机制,并判断疫情对财政收支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短期影响和中长期影响。在此基础上,剖析财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大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强化资金监管、加强信息交流和公开等近期应急性财税对策,以及健全筹资体制、优化事权划分、调整支出结构、加强绩效管理等中长期制度性财税措施。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