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24)
- 2023(6532)
- 2022(5432)
- 2021(4750)
- 2020(3958)
- 2019(8760)
- 2018(8443)
- 2017(16759)
- 2016(8831)
- 2015(9785)
- 2014(9983)
- 2013(9996)
- 2012(9802)
- 2011(9245)
- 2010(10095)
- 2009(9870)
- 2008(8755)
- 2007(7930)
- 2006(7514)
- 2005(6994)
- 学科
- 济(61475)
- 经济(61438)
- 管理(26692)
- 业(22387)
- 企(17382)
- 企业(17382)
- 地方(17098)
- 方法(16207)
- 数学(14530)
- 数学方法(14382)
- 中国(13243)
- 地方经济(12445)
- 农(11920)
- 业经(10546)
- 财(9949)
- 学(9447)
- 策(9358)
- 制(9070)
- 融(8761)
- 金融(8761)
- 贸(8173)
- 贸易(8168)
- 银(7938)
- 银行(7938)
- 农业(7918)
- 易(7866)
- 行(7754)
- 环境(7718)
- 及其(7575)
- 经济学(7112)
- 机构
- 学院(137887)
- 大学(135406)
- 济(72952)
- 经济(71583)
- 研究(52515)
- 管理(50785)
- 理学(42321)
- 理学院(41886)
- 管理学(41350)
- 管理学院(41077)
- 中国(40991)
- 财(32645)
- 京(27704)
- 科学(26976)
- 所(26148)
- 财经(24848)
- 经济学(23690)
- 研究所(23077)
- 中心(22900)
- 经(22395)
- 江(22051)
- 经济学院(20867)
- 院(18464)
- 北京(18138)
- 财经大学(17958)
- 范(17537)
- 师范(17457)
- 农(17390)
- 州(16950)
- 科学院(15543)
- 基金
- 项目(79386)
- 科学(63183)
- 研究(62034)
- 基金(57616)
- 家(48284)
- 国家(47859)
- 社会(41764)
- 科学基金(41205)
- 社会科(39689)
- 社会科学(39682)
- 省(30061)
- 基金项目(28554)
- 教育(27589)
- 编号(24907)
- 划(24693)
- 资助(24675)
- 自然(23480)
- 自然科(22893)
- 自然科学(22887)
- 自然科学基金(22474)
- 成果(21567)
- 发(19233)
- 部(18066)
- 课题(18058)
- 重点(17746)
- 国家社会(17463)
- 发展(16683)
- 性(16445)
- 展(16434)
- 济(16077)
共检索到229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帕布罗·埃尔南德斯·德·科斯 赵天奕 林薛栋
根据IMF的测算,在过去三年里,贸易保护使世界GDP损失接近1%,中国GDP损失1.5%,美国GDP损失1%,欧元区损失不到0.5%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十年,为我们在经济政策管理方面提供了大量经验教训。本文回顾了十年来国内外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以及改革措施,有助于提升避免新危机出现或者降低其影响力的能力。本文首先讨论国际变革,全球金融架构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会对世界经济中期增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其次分析欧元治理的变化,以及货币政策的作用;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西班牙 脆弱性 欧元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
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职业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表现在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受到考验以及校企人才供需产生偏差等方面。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危机过后提升就业质量的经验,我国应当从培养产业升级所需的新型人才出发,建立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以及提高学生就业素质等方面寻找突破。
关键词:
经济危机 中职学生 就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华而诚 刘都生 李昊
当前,全球正密切关注次贷危机是否会使美国经济在2008年衰退,并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冲击。本文旨在测算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索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以确保中国经济达到调控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永臻
大的经济危机往往会激发经济学理论的创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形成了新挑战。本文对深度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之难、"国家道德风险"的制约、价格稳定目标是否应当包括资产价格的稳定、央行如何有效监控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市场自由和政府干预的边界如何界定、收入和财富分配问题是否应该纳入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视野等几个方面的挑战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提出问题,推动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深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彬
次贷金融危机发生后,学术界分析了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不足,政策操作方面也进行了调整。中国经济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同发达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相比较,具有二元经济加转轨经济的特点,又处于高速发展逐渐放缓的过程。在借鉴和比较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次贷金融危机应对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重视本国制度背景和发展阶段,更多考虑总供给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伯平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结构长期严重失衡的结果,全球化大大增加了世界经济的复杂性和信息的不透明,导致了危机不断蔓延扩大。这场危机使世界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危机的蔓延和影响大大超出人们的预计,至今还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解决危机途径,如何构建新的国际经济体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场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既是严峻挑战,也是新的发展机遇,把中国彻底推到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十字路口。
关键词:
美国次贷危机 全球经济 挑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晓晶
文章通过分析次贷危机爆发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现代经济学带来的巨大挑战,指出未来经济学首先应抛却经济学的自负,并侧重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努力把握经济中的不确定性、推动抽象模型与直接经验的对话、注重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平衡以及探索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制。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不确定性 符号经济 现代经济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进 付惠
自两德统一以来,德国面临的人口发展问题主要是持续性的出生人口赤字,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和移民人口比例偏高,这给德国带来了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加重和移民社会融入等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德国在教育领域采取的政策包括:通过全面提升教育体系质量整体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开发国民人力资源潜力;通过国际化政策吸引和引进国际人才;促进移民教育与社会融入;为父母提供更多的福利保障与支持,降低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提高其生育意愿。这些政策表现出三方面特点:系统性,即系统地开发和利用国内与国际人力资源,双向合力应对劳动力短缺问题;针对性,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各类群体的特定需求,分别出台针对性政策;科学性,即注重科学规划和循证决策。
关键词:
人口 老龄化 教育政策 德国教育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恒山
自2006年中央作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以来,中部各省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自主性明显增强,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城市群集聚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奥尔加·斯坦科娃 谢华军
恢复和维护信任是沟通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这就不仅需要健全的经济政策,还需要遵守良好的沟通原则,如透明度、清晰度、一致性、精确性、及时性等近年来,经济政策沟通环境变化迅速,新挑战不断涌现。随着人们对沟通原因和方式理解得更为深入,一些理论在经济政策沟通领域不断得到应用。同时,技术变革也从根本
关键词:
政策沟通 央行独立性 面临的挑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洪波 刘欣欣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实施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揽子计划可以概括为:全方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来应对金融危机。具体的应对措施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梅波 熊爱宗
东亚经济已经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在实体领域,美国经济减速,造成东亚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同时也为东亚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带来了调整的压力。在金融领域,东亚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面临着损失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加剧,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难度加大。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说明了东亚加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 东亚经济合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在对抗经济衰退方面,财政政策远比货币政策要更为有效。随着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以及新一届政府和国会的就任,美国的财政政策将逐渐走向前台,并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宝仁,韩笑
韩国金融危机后 ,金大中政府开始对韩国经济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调整 ,已表现出健康发展的新契机。但同时也应注意到 ,此次经济改革过程中韩国取得的成绩仅是阶段性的 ,在韩国经济体系中至今仍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 ,影响经济发展 ;而政府在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尤其是联合债权银行对产业结构和大企业结构进行调整时 ,许多做法也似乎有悖于经济市场化的根本主张 ,使人感到有重蹈越权覆辙之虞。
关键词:
韩国经济政策 调整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