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1)
2023(5685)
2022(4723)
2021(4631)
2020(3787)
2019(8730)
2018(8465)
2017(15972)
2016(8439)
2015(9723)
2014(9331)
2013(9488)
2012(9089)
2011(8540)
2010(8384)
2009(7826)
2008(7536)
2007(6521)
2006(5822)
2005(5452)
作者
(23651)
(19727)
(19671)
(18844)
(12751)
(9477)
(8884)
(7695)
(7583)
(6954)
(6953)
(6500)
(6476)
(6439)
(6251)
(6143)
(6034)
(5643)
(5582)
(5307)
(5018)
(4813)
(4667)
(4497)
(4433)
(4427)
(4396)
(4008)
(3985)
(3849)
学科
(40943)
经济(40909)
管理(22429)
(21762)
(17391)
企业(17391)
方法(16656)
数学(15061)
数学方法(14972)
中国(14201)
(11535)
贸易(11528)
(11401)
(9683)
(7840)
(7429)
业经(7395)
关系(7125)
(6834)
银行(6821)
(6678)
(6553)
环境(6538)
(6535)
(6421)
金融(6421)
(6297)
(6100)
农业(6016)
(6001)
机构
大学(125503)
学院(123215)
(63682)
经济(62855)
研究(52321)
管理(45093)
中国(41498)
理学(38585)
理学院(38058)
管理学(37672)
管理学院(37403)
(28395)
科学(28306)
(26456)
(25715)
研究所(24228)
中心(21330)
经济学(21235)
财经(21017)
(19506)
经济学院(19115)
(19055)
北京(18972)
(17159)
科学院(16757)
(16171)
师范(16073)
(16016)
财经大学(15844)
研究中心(14491)
基金
项目(80809)
科学(65185)
基金(62557)
研究(59358)
(55512)
国家(55175)
科学基金(46416)
社会(40534)
社会科(38674)
社会科学(38667)
基金项目(31585)
自然(28560)
自然科(27958)
自然科学(27953)
自然科学基金(27515)
资助(26477)
教育(26417)
(25899)
(24283)
编号(21797)
中国(20502)
(20112)
重点(18901)
国家社会(18525)
(18375)
成果(17788)
教育部(17501)
(16403)
人文(16028)
课题(15556)
期刊
(68240)
经济(68240)
研究(41548)
中国(24939)
管理(18938)
科学(18649)
(17873)
学报(16808)
(15665)
大学(12996)
经济研究(12671)
(12576)
金融(12576)
学学(12162)
(11485)
国际(11162)
农业(11131)
财经(11016)
教育(10563)
世界(10271)
(9703)
问题(9184)
技术(9034)
业经(8464)
(7515)
资源(7275)
技术经济(6446)
现代(5682)
(5591)
论坛(5591)
共检索到192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劳承玉  张序  
为实现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约束性目标,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将进行重大调整。本文将中国碳减排目标与能源发展转型相结合,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形势,探索碳排放约束下我国能源战略调整的基本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大力推行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交易等金融市场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2005年中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11年9月6日中国再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向全世界公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不仅对全球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产生重要影响。重点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影响:(1)中国的和平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本身就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创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政治经济环境;(3)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全球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有利于提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成效;(4)中国的和平发展,提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在全面分析国情世情新趋势和世界能源新格局的基础上,提炼出应对全球变化的中国能源战略——"五指合拳",即"节能、绿色、结构、安全、改革"。五个子战略都服从国际博弈的需要,都服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本身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五指"能"合拳",可以协调。能源总战略与子战略,均是以中长期为考虑的基点,但总战略更强调通盘布局的大思路;而子战略重在以解决能源的重大实际问题为目标来设计;总体战略中含有战略目的内容,而子战略中多突出的是战略手段。总战略力求要明确对手,有"打仗"和博弈准备,要立足博斗;力求明确博弈前的关键配置,如能源战略的管理,战略科学家、战略企业家和战略管理者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建坤  
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既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也受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严峻挑战。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和减缓CO2排放,GDP的CO2强度下降速度为世界瞩目,但由于工业化阶段GDP快速增长,CO2排放仍呈增长快、总量大的趋势。我国把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相协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节能;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的含碳率,中近期以大幅度降低GDP的能源强度和CO2强度为主要目标,到2030年前后要努力使CO2排放达到峰值,到2050年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小峰  任国玉  王守荣  张政  
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核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环境外交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重视与日俱增,已经确定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原则,并初步确立了响应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战略构想。本文从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观测与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当前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思考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和国际谈判的战略部署问题,并提出初步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孝纯  
全球气温升高,多数科学家认为是工业化以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结果,联合国气候大会制订了《京都协议书》及《巴厘岛路线图》,目前中国已成为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为此中国承诺2020年单位GDP能耗要下降20%,本文对中国今后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水电、核电、太阳能、风电进行了论述和预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晓西  张亮亮  
能源是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能源始终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2050年的亚洲》一书指出:亚洲当前正经历着历史性转变。2000年以来亚洲一直占据着世界能源消费的20%,2007年这一数据上升到27%。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1年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五国能源消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国浩  杨毅  郝奇彦  
基于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环境保护的视角,运用协同学理论对能源投融资的耦合协调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能源投融资对气候环境具有胁迫效应,气候环境对能源投融资具有约束效应。在不考虑气候环境的情况下,能源投融资之间的交互作用逐年减弱。在考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情况下,通过统计分组发现,能源工业温室气体排放较高地区的能源投融资耦合性相对较低,协调性相对较差;能源开发建设仅是区域性复合式大气污染的原因之一;气候与环境保护政策对能源投资的约束性不强,但对能源融资具有重要影响。对全国30个省(市)的能源投融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认为各地区能源投融资发展不均衡、耦合程度不高、协调程度较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耀宗  张勃  刘艳艳  张多勇  王东  
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国际社会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共同发展问题已经开展了积极的磋商与合作,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偏差和国家利益的博弈,目前气候谈判还没有达成各方满意一致的协议,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困难做了分析,对未来中国气候外交坚持的原则、任务、策略做了进一步有益的探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林生  唐承财  成升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旅游业是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敏感和脆弱的产业之一,科学分析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各种影响,提出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简要叙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格局与游客行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体系、旅游效益等5个方面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本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诗一  林伯强  
一、中国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发展现状近十多年来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取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备受瞩目的重要领域。这从国内经济学领域顶级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对该领域论文发表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经济研究》从2006年至今累计发表了能源环境及气候变化相关论文共计65篇。仅在2010年与2013年两年,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成果就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10篇之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莉  李锴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和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分会联合主办,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环境能源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中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能源经济与管理学术年会"于2013年10月17—18日在武汉召开。国务院参事室刘燕华、清华大学何建坤和张希良、中国社会科学院裴长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戴彦德、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王毅、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娱冰  康蓉  
气候变化必然影响能源部门,能源部门必须采取措施适应未来的气候。在此之前,需要了解目前中国能源部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故通过一个综合指数评估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7年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为建立一个综合指数,先确定了三个子指标:反应性适应指标、预测性适应指标、计划性适应指标,通过标准化处理、确定权重、指标汇总,最终得到气候变化适应指数(CCAI)。结果表明,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0年提出了反应性适应方案,其系统脆弱性较高;2010年后,出现了预期性的适应情景,即脆弱性是中等的。总体来看,中国能源部门从系统脆弱性较高的反应性适应情景到脆弱性中等的预期性适应情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且该部门正在为计划性适应情景奠定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娱冰  康蓉  
气候变化必然影响能源部门,能源部门必须采取措施适应未来的气候。在此之前,需要了解目前中国能源部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故通过一个综合指数评估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7年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为建立一个综合指数,先确定了三个子指标:反应性适应指标、预测性适应指标、计划性适应指标,通过标准化处理、确定权重、指标汇总,最终得到气候变化适应指数(CCAI)。结果表明,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0年提出了反应性适应方案,其系统脆弱性较高;2010年后,出现了预期性的适应情景,即脆弱性是中等的。总体来看,中国能源部门从系统脆弱性较高的反应性适应情景到脆弱性中等的预期性适应情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且该部门正在为计划性适应情景奠定基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陆燕  付丽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最为复杂的重大挑战之一。作为国际多边合作框架的一部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中无法置身事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