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25)
2023(4278)
2022(3521)
2021(2938)
2019(5370)
2018(5244)
2017(10203)
2016(5209)
2015(5881)
2014(5902)
2013(6241)
2012(6108)
2011(5971)
2010(6181)
2009(5935)
2008(5423)
2007(4868)
2006(4707)
2005(4532)
2004(4141)
作者
(15612)
(13124)
(13017)
(12816)
(8534)
(6035)
(6009)
(5021)
(4986)
(4794)
(4647)
(4360)
(4313)
(4186)
(4157)
(4082)
(3848)
(3833)
(3831)
(3587)
(3238)
(3177)
(3147)
(3081)
(3073)
(3062)
(2742)
(2651)
(2560)
(2558)
学科
(51099)
经济(51074)
地方(14232)
方法(13800)
管理(13193)
数学(12677)
数学方法(12633)
地方经济(11439)
(8896)
中国(8633)
业经(7427)
(7203)
(6879)
企业(6879)
经济学(6118)
(6031)
金融(6031)
环境(5388)
(5284)
(5232)
(5206)
(5096)
银行(5095)
产业(5052)
(4943)
(4768)
(4732)
贸易(4727)
(4518)
(4495)
机构
大学(85583)
学院(84888)
(52138)
经济(51291)
研究(34756)
管理(28811)
中国(28713)
理学(23782)
理学院(23513)
管理学(23215)
管理学院(23050)
(21757)
经济学(18485)
(17436)
(17279)
财经(17192)
科学(16702)
经济学院(16340)
(15572)
研究所(15446)
中心(15221)
财经大学(12667)
(12652)
(11730)
北京(11434)
社会(10687)
科学院(10670)
人民(10560)
(10538)
金融(10435)
基金
项目(47564)
科学(37627)
研究(35921)
基金(35682)
(30027)
国家(29826)
社会(26270)
科学基金(25404)
社会科(25100)
社会科学(25094)
基金项目(17781)
(16897)
资助(15560)
教育(15306)
(13748)
自然(13521)
自然科(13176)
自然科学(13174)
自然科学基金(12948)
编号(12853)
(12786)
经济(12680)
国家社会(11840)
(11698)
成果(11058)
(11022)
重点(10722)
发展(10379)
(10255)
教育部(10039)
期刊
(65622)
经济(65622)
研究(34163)
(16309)
中国(15741)
(14434)
金融(14434)
管理(12694)
经济研究(12456)
财经(10056)
科学(9225)
学报(8927)
(8879)
(8190)
问题(8089)
大学(7421)
技术(7346)
学学(7158)
国际(7157)
世界(7016)
(6939)
业经(6892)
技术经济(6329)
统计(5997)
农业(5350)
经济问题(5130)
经济学(5124)
(4944)
经济管理(4772)
决策(4696)
共检索到146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文宗瑜  
我国自2001年正式加入WTO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带有很大的被动性,近一段时期的人民币被动性升值似乎有无形力量或无形之手在推动,如果人民币的被动性升值持续,将为国际资本伺机"做空"人民币积蓄能量。因此,要尽快摆脱人民币持续升值的乐观情绪,允许人民币回归当下中国经济、美元区等发达体经济运行的真实轨迹,采取措施主动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引导人民币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雪  
我国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现象,是多个因素和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人民币是否升值完全取决于资本项目盈余状况、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货币政策干预程度和美元走势。本文针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利弊,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炳才  
不能贬值原因 根据东南亚、韩国的货币贬值情况,2000年中国人民币如果贬值,需要20%—30%的幅度,才能达到同等价格竞争的条件,这在国内无法接受,在国际上也会产生意外风险。如果说1997年人民币不贬值是由于道义和大国责任,那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玉珍  
本文指出,汇率变动是由一国经济状况、国际收支状况、利率差异、物价水平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各国的经济情况不同,汇率变动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我国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储备充足,这是人民币不贬值的经济基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武标  杜富  
自去年春天以来,中国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比价不断上升,人民币贬值似乎是必然趋势了。笔者希望对此能提出一些初步分析,供广大读者参考、讨论。一、人民币贬值的积极作用 1.深化改革开放的方向是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参与国际分工。所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中很主要的一个步骤是让外汇资源的分配从计划分配为主逐步转到使市场对配置外汇资源起基础作用的轨道上来。理论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根庆  王国瑞  
文章阐述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理解,分析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原因,认为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内部和外部失衡所导致的一个阶段性表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很好的认识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综合权衡利弊,制定相应的政策方案。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白钦先  戴世宏  
2003年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大幅下跌不能从经济基本面上,但或许可以从利率差异、资金流向改变、外汇投机、各国央行调整外汇储备、美国政府的政策取向等方面找到原因。对于仍处于制度和机制转轨过程中的中国来说,面对动荡的外部环境,力求稳定、加紧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保持货币、汇率机制的相对稳定是恰当的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帆  
“人民币贬值论”的理论误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人民币汇率,从1978年的1美元等于1.7元人民币,贬值到1994年初的1:8.7,改革16年来,贬值了500%以上,超过国内物价上升幅度的1倍。到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人民币汇率发生了全面的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福光  
本文立足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 ,从协调国内政策、改善出口、减轻债务负担、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等方面对人民币贬值进行了必要性分析 ,从央行可操作性、周边地区经济状况、对美贸易关系等方面进行人民币贬值可行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反对观点进行了简洁的反驳 ,得出结论 :人民币贬值是目前较优的政策选择 ,是理性的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立柱  
近期以来,美国以我国保持较长时期的国际收支顺差为由,强烈要求人民币汇率(RMB/$,下同)升值。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只会使得投机者加剧对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形成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性投机。长期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不能刺激用来防范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和相关的金融市场的形成,妨碍人民币汇率的决定走向市场化,只有适度贬值现期人民币汇率,才能实现人民币汇率的适度浮动,这也是人民币汇率的决定走向市场化的第一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蕴华  
人民币贬值将会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而对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有限 ,因此人民币不应贬值。并且 ,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外汇供求状况以及政府干预的分析也表明 ,人民币不仅没有必要贬值 ,而且也不存在大的贬值压力。在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中 ,绝大部分仍将继续支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所以在近期内 ,人民币汇率在总体上将保持稳中趋升的态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文成  
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和地区货币的大幅贬值,我国党和政府领导人多次公开表明,人民币不会贬值。那么,支持中国人民币不会贬值的因素及其表现如何,本文将作一综合分析。一、影响一国汇率的最直接或最具体的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