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4)
2023(5353)
2022(4427)
2021(4206)
2020(3647)
2019(7988)
2018(7908)
2017(15074)
2016(8420)
2015(9423)
2014(9249)
2013(9032)
2012(8661)
2011(8055)
2010(8311)
2009(7819)
2008(7904)
2007(7579)
2006(6741)
2005(6210)
作者
(24868)
(21048)
(21048)
(19874)
(13483)
(10168)
(9314)
(8254)
(8032)
(7667)
(7262)
(7140)
(6841)
(6826)
(6660)
(6392)
(6337)
(6190)
(6165)
(6135)
(5451)
(5103)
(5004)
(4854)
(4781)
(4743)
(4677)
(4558)
(4312)
(4173)
学科
(37733)
经济(37684)
管理(25413)
(22854)
(19275)
企业(19275)
方法(14431)
数学(11730)
数学方法(11529)
中国(10245)
(9233)
(9041)
(8931)
(8200)
(8102)
贸易(8095)
(7848)
业经(7808)
理论(6970)
(6943)
(6594)
金融(6593)
关系(6281)
(6183)
银行(6170)
技术(6111)
地方(6093)
农业(5950)
(5912)
教育(5353)
机构
大学(129152)
学院(125336)
(51693)
经济(50567)
研究(44624)
管理(43974)
理学(37343)
理学院(36858)
管理学(36044)
管理学院(35812)
中国(33551)
(27133)
科学(27083)
(25396)
(23223)
(21303)
研究所(20789)
(19862)
中心(19861)
财经(19857)
(18452)
师范(18283)
(17992)
业大(17486)
北京(17107)
农业(16524)
经济学(16424)
(15943)
(15675)
师范大学(14749)
基金
项目(78215)
科学(61659)
基金(57730)
研究(56994)
(50841)
国家(50412)
科学基金(42535)
社会(37020)
社会科(35069)
社会科学(35059)
基金项目(29855)
(29179)
教育(27036)
自然(26763)
自然科(26245)
自然科学(26239)
自然科学基金(25798)
(25156)
资助(23532)
编号(22440)
成果(19981)
(18001)
重点(17742)
(16300)
(15890)
国家社会(15875)
教育部(15717)
课题(15705)
创新(14915)
大学(14894)
期刊
(62089)
经济(62089)
研究(41045)
中国(27405)
学报(23246)
(20478)
(20370)
科学(19774)
大学(17994)
教育(17869)
管理(17813)
学学(16652)
农业(13481)
(12364)
金融(12364)
财经(11634)
技术(10642)
(10139)
经济研究(9397)
(9015)
业经(8777)
国际(8632)
问题(8485)
图书(7750)
(7134)
世界(7043)
(6880)
(6612)
论坛(6612)
技术经济(6392)
共检索到201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铭辉  
伴随着东亚地区经济体迅速签署大量的FTA,导致东亚地区出现所谓的"意大利面条碗"效应。特别是东盟从自身利益出发,推动建立了"东盟+1"FTA网络,试图充当轮轴国,这一做法更加恶化了"意大利面条碗"效应。为了应对"意大利面条碗"效应,有必要在东亚地区推动建立大范围的FTA,目前看来更可行的办法是先加强东盟内部贸易便利化和能力建设,以期2015年东盟自贸区建成后能开始推动东亚地区实施统一原产地规则方面的贸易便利化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浩伟  
亚太地区正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已成为该地区经济的核心驱动。而美国为了制衡中国经济的发展,极力推动TPP协定,使亚太地区的区域合作组织呈现无序的多样化发展,形成了所谓的"意大利面碗"效应。在这一背景下,中美两国针对亚太地区的发展战略将会产生作用,很值得我们关注与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兰  
目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10+3”的总体框架已基本确定,在已经基本成熟的东盟合作经验的引导下,东亚经济体内各个区域性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例如中国与东盟、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等。但是,中、日、韩三国间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由于中日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加之日本经济仍未从低迷状态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导致日本对与有中国积极参与的区域合作仍犹疑不决。在对待与东盟的合作问题上,中日两国仍存在一定的竞争与利害冲突,东盟客观上成了中日关系的协调平台。今后,东亚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中、日、韩与东盟,特别是中日两国的进一步协调与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唐世平  周小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洪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出现新地区主义发展趋势,其基本思想是在加强南北合作的基础上,在本地区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层次、有大国参与的多边自由贸易区,同时加强双边合作。在此背景下,东盟不断调整其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重视开放的、发展的地区主义,并在推动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皖南  
丰富的合作经验,独特的大国平衡战略,使得东盟在当今的东亚经济合作中占据着主导和核心地位。但是,这种中心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其持续维持还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的论述,分析了东盟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及其制约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大年  李保云  梁荣奇  刘广田  
研究了 4 1个小麦品种面粉的快速粘度仪参数及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几项面粉粘度性状如高峰粘度、低谷粘度和最后粘度等分别与面条评分间呈 0 .0 0 1水平显著正相关 ;建立了面条评分依高峰粘度的回归方程 ;讨论了小麦品种面条品质的预测指标等问题。为小麦杂交育种早期世代根据高峰粘度等若干粘度性状对面条品质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恬  
本文通过分析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以及东亚区域中的“轮轴一辐条”效应,探讨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道路,并得出了中国应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结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多友  
近10余年来由于受到“全球化”大潮的冲击,在东亚也出现了“地域化”思潮。面对同样的挑战,东亚各国已经意识到采取共同的经济文化防卫机制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其中,东盟各国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性。从亚洲主义的角度分析东亚地域所产生的“地域化”、“本土化”趋势的实质,可以确证东盟对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文化共创进而对东亚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将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欢子  
东盟作为东亚的一个区域合作组织,自加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加快自身一体化进程的同时,积极发展与东亚的多边经济合作,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本文主要是在分析阐述东盟与东亚多边经济合作、东盟在东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对东盟参与东亚多边经济合作的背景、问题,以及东盟参与东亚多边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等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毕世鸿  
进入21世纪以来,东盟巧施大国平衡战略,通过签署5个东盟+1自由贸易协定取得了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领导地位。但美国力推的TPP使东盟的主导地位面临挑战,东盟推出RCEP予以应对,试图重构以东盟为轴心的东亚经济合作网络,制衡大国势力,维护东盟在本地区的话语权。虽然RCEP谈判将会面临诸多困难,但其实现也是可预期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珏  
国家形象特别是大国形象,对东亚国家间各种政治经济关系、包括金融合作,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本文从分析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国家形象入手,归纳了中国在东亚地区国家形象的三个矛盾性特点,进而探讨中国国家形象与东亚金融合作的关系,从认同的角度剖析东亚金融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程  
在经历了从"奇迹"到"神话"的沧桑变迁后,技术供给和销售市场过分受制于美国的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在结构转型的挑战下多少显得有些迷茫。作为一个群体的东亚经济,依靠市场力量自发调整的转型过程漫长且痛苦。由相关大国带动的合作模式是东亚诸国更为现实的选择。鉴于自身战略重点的转移和相对实力的下降,美国于心于力,都越来越难以担当东亚经济坚强"后盾"的角色。而在东亚群体内部,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力量对比也正在发生心照不宣的变化。庞大的市场规模,相对稳健、坚挺的货币,更具可比性的发展模式,使中国在未来的东亚经济合作中可以有所作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海刚  闫芳芳  
作为美国“印太战略”重要一环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除在政治、经济、气候变化等领域提出合作倡议外,也特别强调要深化和拓展美国与东盟在教育人文交流、科技创新和青年人才交流领域的合作。美国印太战略及诱拉东盟的举动,中长期会影响中国与东盟教育人文合作的空间。为此,中国须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契机,深化双方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巩固已有合作成果,进一步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依托我国的科技和教育优势,精准回应东盟的科技教育合作需求;积极推进教育领域的制度型开放,以“多边共赢”应对“双边对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