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2)
- 2023(4504)
- 2022(4002)
- 2021(3712)
- 2020(3108)
- 2019(6588)
- 2018(6729)
- 2017(12583)
- 2016(6954)
- 2015(7598)
- 2014(7027)
- 2013(6576)
- 2012(5867)
- 2011(5335)
- 2010(5275)
- 2009(5079)
- 2008(4739)
- 2007(4099)
- 2006(3569)
- 2005(3209)
- 学科
- 济(21672)
- 经济(21645)
- 管理(16047)
- 业(14747)
- 企(11680)
- 企业(11680)
- 方法(8997)
- 农(7639)
- 数学(7624)
- 数学方法(7497)
- 中国(6254)
- 贸(6013)
- 贸易(6011)
- 易(5855)
- 财(5598)
- 学(5145)
- 业经(5144)
- 理论(4660)
- 农业(4564)
- 制(4346)
- 地方(4222)
- 融(3934)
- 金融(3933)
- 银(3850)
- 银行(3841)
- 教育(3835)
- 行(3698)
- 和(3617)
- 务(3351)
- 财务(3341)
- 机构
- 学院(89472)
- 大学(86774)
- 济(32401)
- 经济(31624)
- 管理(30882)
- 研究(30034)
- 理学(26498)
- 理学院(26195)
- 管理学(25530)
- 管理学院(25376)
- 中国(22076)
- 科学(19344)
- 京(18164)
- 农(16530)
- 所(15904)
- 财(15083)
- 研究所(14562)
- 中心(14157)
- 业大(14052)
- 江(13544)
- 农业(13316)
- 范(12407)
- 师范(12224)
- 财经(12015)
- 技术(11550)
- 北京(11274)
- 州(11077)
- 经(10799)
- 院(10771)
- 经济学(9764)
- 基金
- 项目(60554)
- 科学(46299)
- 研究(45466)
- 基金(41256)
- 家(36530)
- 国家(36183)
- 科学基金(29881)
- 社会(27025)
- 社会科(25474)
- 社会科学(25472)
- 省(25071)
- 教育(21677)
- 划(21265)
- 基金项目(21211)
- 编号(20049)
- 自然(18997)
- 自然科(18578)
- 自然科学(18575)
- 自然科学基金(18213)
- 资助(17418)
- 成果(16474)
- 课题(14266)
- 重点(14053)
- 发(13859)
- 创(13075)
- 部(12834)
- 年(12501)
- 项目编号(12211)
- 创新(12162)
- 性(11815)
共检索到130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珊 王立海 王洋 徐华东
为提高冬季木材缺陷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现冬季木材利用的最大化,选择来自哈尔滨林业试验基地的10个东北林区的主要树种,进行应力波在立木冻结与常温状态下传播速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冻结状态下立木的应力波纵向传播速度高于常温状态约16.50%,径向传播速度高于常温状态约22.48%,且应力波在冻结与常温状态下的立木内传播速度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冻结状态下,应力波的传播速度受含水率的影响显著(相关系数多数在0.8以上),而常温状态下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海 王洋 高珊 徐华东 杨学春
为进行冬季活立木健康检测和伐后原木内部缺陷无损检测,该文在冻结状态下,研究了应力波在长白落叶松活立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照条件对含水率及应力波在活立木中传播速度的影响。在室外温度0℃以下,利用FAKOPP Microsecond Timer等仪器测试了应力波在30棵树干通直且无缺陷的长白落叶松活立木中的纵向和径向传播速度。经过软件包SPSS统计分析,得出阴阳两面应力波的纵向传播速度分别为4 238.7和4 210.6 m/s,径向传播速度均值为1 834.5 m/s。同时,利用成对t检验法分析了光照条件对含水率及应力波在活立木中纵向传播速度的影响,并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①光照条件对含水率...
关键词:
应力波 冻结状态 活立木 无损检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华东 王立海 游祥飞 刘铁男 杨学春
为进行立木无损健康检测,采用Arbotom应力波成像系统、Resistograph针式阻抗仪和RSM-SY5超声仪对4个树种共计120株树分断面进行测试,研究超声波和应力波在立木108个无缺陷断面传播速度变化规律,并对比分析二者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表明:1)采用8个测点对立木测试时,超声波和应力波在立木无缺陷断面具有类似的传播规律,即沿Path A(相邻两传感器)传播时速度最低,沿Path D(径向传播)传播时速度最高,从Path A到Path D传播速度呈递增的变化趋势;2)对于小叶杨、榆树、旱柳、水曲柳4种立木,Arbotom测得的无缺陷断面应力波径向传播速度平均值分别为788.46,1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翁翔 李光辉 冯海林 杜晓晨 陈方翔
【目的】研究应力波在不同树木径切面内传播速度的变化情况,建立传播速度模型,以期进一步认识应力波在树木径切面内的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树木内部缺陷的三维成像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建立应力波在树木径切面内的传播速度模型;然后以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内8类有代表性的树种(香樟、枫香、乐昌含笑、鹅掌楸、响叶杨、悬铃木、松树、白杨)为试验材料,在样本径切面上,采用Arbotom应力波木材无损检测仪测量与径向成不同角度方向的应力波传播时间,计算不同角度方向上的应力波传播速度,并对健康样本径切面内沿方向角θ的应力波速度vθ和径向应力波速度v0的比值vθ/v0与方向角θ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
关键词:
应力波 径切面 传播速度 无损检测 树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学春 罗菊英
通过应力波测试仪对健康的杨树和落叶松原木试件进行检测试验,研究应力波在这2种原木试件中径向、弦向和纵向(原木心材和边材)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径向传播速度和直径、弦向传播速度和检测角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这2种树种中,应力波径向传播速度和原木直径呈正相关,原木纵向边材传播速度比相应心材中的要大,弦向传播速度与检测角呈现二次函数关系。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应力波在原木纵向心材和边材传播速度与径向传播速度比的域值。
关键词:
杨树 落叶松 原木 应力波 传播速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光林 李光辉 孙晔 方益明
为了提高应力波技术在活立木无损检测应用领域的可行性,分析了应力波在健康树木中的传播规律,并建立了应力波传播速度数学模型。针对银杏Ginkgo biloba等不同树种的健康树木进行了多组实验,并利用树木断层成像技术对提出的应力波传播速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健康树木中,方向角θ与传播方向速度vT和径向速度vR比值之间的关系为vT/vR≈-0.2θ2+1,与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吻合,方向角θ与应力波传播速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度较高,决定系数高于0.95。提出的应力波传播速度模型不受树种变化影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晓 冯海林 李光辉 王燕凤 杜晓晨
研究应力波在立木内部纵截面上的传播规律及影响因素,建立传播速度模型。以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内4个树种共计40株树木作为实验样本,采用Arbor Sonic 3D应力波成像系统测量应力波在不同角度纵截面上各点间的传播速度。结果表明:同一截面上任意2点间的传播速度随方向角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纵截面上任意2点间的传播速度与所在纵截面与径切面的夹角相关。对健康样本试验数据的拟合结果为v(θ,α)/v0≈kx2+1(0≤k≤1),k值取决于被测树木的物理力学参数;所有建立的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3,表明具有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喜雯 孙丽萍 许述正 杨扬 杜春晓
【目的】研究应力波在原木上传播速度变化情况,建立不同方向角和纵截面夹角的应力波传播速度模型,以期进一步认识应力波在原木不同方向角度纵截面内的传播规律,为树木内部缺陷的二维成像技术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建立应力波在原木不同方向角度纵截面的传播速度模型;然后以东北地区4种具有代表性的树种为样本,采用Arbotom应力波木材无损检测仪测量应力波在不同方向角、不同截面夹角和不同方向角度纵截面上的传播速度,对健康原木样本的应力波传播速度v (α)与方向角α,应力波传播速度v (β)与截面夹角β,以及应力波传播速度v (α,β)与α和β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在同一纵截面上,应力波传播速度随方向角的增大而增大,水平方向速度最小;在同一方向角度的不同纵截面上,应力波传播速度随截面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径向传播速度最大。健康样本实验数据的拟合结果与理论数学模型非常吻合,决定系数均大于0.87,显著性P都小于0.01,模型都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针对落叶松原木试样,人工设计了直径为7.5 cm的空洞缺陷,利用相关系数0.97,均方根误差17.81的健康多元回归模型v (α,β)=109.2α~2-182.1β~2+36.78α~2β~2-34.76α~2β~4+1 627进行二维成像。当应力波传播路径位于原木的健康区域时,传播速度随方向角和截面夹角的变化趋势满足该模型;但当应力波经过原木的缺陷区域时,传播速度明显降低,不再符合正常情况下的传播速度模型。基于二维成像结果,图像的拟合度高达92.06%,测量缺陷空洞的误差率为8.63%。【结论】应力波在健康原木不同角度纵截面上传播的多元回归模型对树木内部缺陷检测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利用该模型结合二维成像技术,能准确地检测出原木内部缺陷位置和大小,为三维成像技术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立海 王洋 徐华东
为了研究应力波在原木横截面上传播时应力波波速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选择柞木、红松、臭冷杉和大青杨4个树种的原木为试验材料,在原木的横截面上,测试不同弦向角所对应的应力波波速,并用MATLAB软件对弦向角和应力波波速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1)随着弦向角的增加,应力波在柞木、红松、臭冷杉和大青杨原木横截面上的传播速度均呈3次曲线趋势增加;2)当弦向角大于36°时,应力波在大青杨原木横截面上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柞木原木横截面上的传播速度最慢;3)应力波在柞木、红松、臭冷杉和大青杨原木横截面上的径向最大传播速度分别为1109.0,1220.4,1245.8和1618.3m·s-1。
关键词:
应力波 无损检测 弦向角 传播速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昊 高建民
为了用应力波检测木材含水率,采用ARBOTOM应力波测试仪测量了木材径向不同位置上的试件在不同含水率(0~65%范围内)条件下的应力波纵向传播速度。结果表明:木材中应力波传播速度随含水率的下降而增加;当含水率低于纤维饱和点时,传播速度随含水率下降增加较大,其中山毛榉的增幅为17.4%~19.5%,落叶松的增幅为18.2%~20.8%;当含水率高于纤维饱和点时,传播速度随含水率下降增加较小,其中山毛榉的增幅为6.0%~7.9%,落叶松的增幅为8.0%~10.6%。当含水率相同时,应力波在同一树种木材不同位置上的传播速度不同,这与木材不同位置的基本密度差异有关。应力波传播速度随木材基本密度的增大而...
关键词:
木材含水率 基本密度 应力波传播速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继猛
宋代文学传播在城市生活状态下,呈现出了新的传播途径,表现为轰动效应、品牌效应、旅游广告效应、宫廷文学消费以及城市谋生等息息相关的城市化特征。这些不同于题壁传播、纸媒传播的文学传播新特点,是文学传播近世化的开始。研究这些传播途径,可以更深入认识影响宋代文学的生成发展机制,解读宋代一些特殊文学样式。
关键词:
宋代 文学传播 城市生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华东 王立海
为分析应力波在木材中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应力波传播规律,在实验室内,采用Arbotom应力波测试仪测试60个红松无疵小试件在不同含水率(从绝干到饱湿)和不同温度(-30,-20,-10,-5,0,5和20℃)下的应力波传播速度。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应力波传播速度随含水率或温度变化的规律,探讨导致应力波传播速度变化的原因,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含水率和温度是影响木材中应力波传播速度的2个重要因素。应力波传播速度随含水率增加或温度升高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在含水率32%(纤维饱和点附近)以下,传播速度随含水率增加下降幅度较大,反之则较小;当含水率低于50%时,传播速度随温度升高呈线性下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华东 王立海
为对立木在冬季冻结时内部水分存在状态及含量进行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204)分别对红松和大青杨湿木材试样进行降温(20℃到-60℃)和升温(-60℃到20℃)扫描测试,通过DSC曲线观察木材中水分冻结和融化所产生的放热峰和吸热峰位置,并采用积分法计算吸热峰面积,估计木材中水分存在状态及含量。结果表明:1)采用DSC能够对冻结木材中水分存在状态、含量进行比较清晰的判定,从DSC曲线可知,冻结湿木材中含有冻结自由水、冻结结合水和非冻结水3种类型水分;2)温度降低时,红松和大青杨中自由水冻结产生的放热峰位置约为-13℃和-18℃;温度升高时,冻结结合水和自由水融化所产生的吸热峰位置分别约为...
关键词:
冻结木材 自由水 结合水 差示扫描量热仪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旺 林慧 郭建钢 李林 刘丹丹
针对山区公路弯道多事故的特点,以福州宦溪镇至鼓岭景区山区公路为研究对象,使用无人机航拍记录小型汽车以自然行驶状态通过弯道路段的运行情况,并使用AE和Autocad软件获取车辆连续轨迹和速度变化资料,分别用平均行驶速度和85%位速度与弯道半径及纵坡等进行多项式关系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车辆入弯至接近曲中阶段,小型车减速情况与某速度临界值相关,接近曲中至出弯阶段车辆运行状态随半径、坡度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运行状态;弯道坡度较小时,上坡平均速度和85%位速度均略高于下坡时的值;半径较大弯道,平均速度、85%位速度明显高于半径较小弯道;平均速度和85%位速度与半径及纵坡均满足多项式关系,且使用平均速度拟合相关性更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炜 史红
文章借助需求函数对供应链内协作活动的重要性,及其对供应链整体收益和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供应链成员的相互协作最终会导致双赢。并通过对非整合和整合状态下供应链的总收益和利润分配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由于协作导致了供应链及其成员利润同时增加,消费者也从中获得价格上的优惠。
关键词:
供应链整合 供应链非整合 利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